任务1 心身疾病概述
康复的对象是人,但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还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具有特定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模式、特定的健康观、特定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现在的康复体系在面对疾病时,不仅要从躯体的角度,还要从心理特征、心理倾向,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工作态度、应对方式、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的健康观、社会关系、社会支持水平等多角度、多因素来分析易发因素和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制订康复原则和措施,进行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等。
一、心身医学发展简史
(一)心身医学的概念
广义上心身医学是指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因素的相互关系。Weiss和English认为,心身这一术语是表达与一般医学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提法。Alexander也认可广义的概念,他认为,心身这一术语的提出,是要求在医学研究和诊断治疗中,既要使用生理学的,也要使用心理学的方法。Weiner在他的《心理生理学与人类疾病》一书中曾经指出:人不只是细胞和器官的总和,疾病不只是细胞或器官的病理过程,应将有疾病的人作为整体的患者。心身医学研究的内涵,就在于了解遗传因素、社会环境、文化教育背景、营养状况、毒物及病原体、生理反应、心理因素等如何交互影响而导致心身不平衡。可见心身医学的广义概念是指医学领域中接触、治疗患者的一种方式。研究心身医学是涉及整个医学的问题,心身医学并不是像心理治疗或心身疾病那样作为医学的一个专门分科。对所有的患者都应该从心身医学的观点加以研究。这样看待心身医学实际上就是要求完整地看待患者,就是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看待患者。
狭义上心身医学是指研究心身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所谓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疾病。但在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过,习惯上把由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而引起的躯体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它已成为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二)心身医学发展史
“心身”这个术语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海因洛茨在有关睡眠障碍的论文中首次提出。1818年,海因洛茨和德雷珀首先使用了“心身医学”这一术语。1822年,Jacobi将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偏头痛、支气管炎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纳入心身疾病。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形成、发展较早,但没有被当时的欧洲采纳,在传入美国后才发展起来,成为心身医学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
1935年,美国精神科医生F.Dunbar在《情绪与身体变化》一书中关于患者性格与疾病关系指出某类人格特征特别容易得某些疾病,并创造了一个术语“心脏病易患型人格倾向”,主张某些心身疾病患者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并于1939年,创刊《心身医学》杂志,1944年,他又创建了“美国心身医学会”。由此,心身医学在美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20世纪50—60年代,Weiss(1950)和Alexander(1960)先后发表了心身医学的经典著作,Alexander也强调人格因素对罹患心身疾病的影响,并且认为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
同时,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描述了“全身性适应综合征”的过程,提出了应激学说,为心身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心理生理学理论的支持。Wolf通过实验室和临床观察,确定了心理应激与胃肠分泌和运动之间的联系。他在对一个患者进行手术时,在其胃部安置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窗,可观察到患者胃部的运动和分泌情况。他发现,在患者愤怒、仇恨时,胃部的血流和分泌功能亢进,而在抑郁、孤独时,其胃部运动和分泌功能则被抑制。他认为,这些生理和病理变化,是心身疾病结构性改变的前驱,因此,他支持不同的心理刺激能激发全身性应激反应,认为应激是非特异的反应。他的工作采用了精细的实验设计,实验造成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严密地观察和比较,研究对象是可以观察到的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为心身医学开创了心理生理学研究的方向。Miller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和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指导下,用动物实验证明,内脏反应也能进行操作训练,表明有些心身症状也是可以习得的。
二、心身疾病概述
广义上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一切躯体疾病。它既包括心理生理障碍,即由心理因素导致、转换、影响的躯体疾病(如生气引起牙疼),又包括生理心理障碍,即躯体疾病的各个时期伴随的心理改变(如感冒的不适感伴随的短期的情绪低落),还包括一部分正常的生理活动伴随的心理活动(如雌激素、孕激素调整时的情绪改变,月经期、产褥期、更年期的情绪变化)。这里所指的躯体疾病既包括躯体器质性疾病,又包括躯体功能性疾病。狭义上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生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但在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美国A.I.Kaplan(1983)主编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把心身疾病称为“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认为心身疾病由以下条件来界定:①患者具有环境刺激导致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在时间上与其躯体疾病的发生或加剧有联系;②患者躯体上可以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呕吐、偏头痛等;③疾病的开始不是由躯体的病变引起的,但是其症状往往以某种躯体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的。
加拿大Wittkower.E认为与心身疾病有关的情绪因素可视为发病因素。情绪因素可直接参与发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等;情绪因素也可间接参与发病,如肥胖症等。
日本池见酋次郎为心身疾病下的定义是:心身疾病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在诊断与治疗上,关于心理因素的考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那些疾病。此定义为日本心身医学会所接受。
日本石川中在其所著的《心身医学入门》一书中把心身疾病从狭义和广义上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石川中(1978)认为:所谓心身疾病首先从狭义上来说,即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再从广义上来说,心身疾病虽是由于躯体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但心理因素作为第二位的因素也起作用,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精神疾病,也表现为躯体症状。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理论
心身疾病的发病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个体以父母身上先天生物遗传的很多生理特点作为其生理基础,又在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身上学习了饮食、工作、作息习惯及生活态度等,在逐渐成长过程中又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应对方式等。当生活事件发生时,个体调动现有资源,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如亲人、朋友,激发潜力,伴随情绪波动及心跳、脉搏、血压、呼吸、激素等生理基础代偿改变。在心理应对过程中心理应对失效、压力宣泄失效,在生理代偿过程中生理代偿次数增多、生理代偿失效,都会产生心身疾病。
这些生活事件不仅包括外在客观因素,如国家政策的改变等社会事件,地震、噪声、亲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事件,还包括主观内在因素,如年龄的改变、生理激素的调整、躯体疾病等生理方面,自我成长中遇到困难、自我意识转变、角色调整以及人际沟通不良等心理方面。
(二)心理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生理素质理论
也有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和个体的心理、生理素质是导致心身疾病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心理社会因素是指个体生活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应激,如亲人亡故、离婚、工作调动等。一般而言,能引起人们丧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心理社会应激最易致病。丧失感对健康危害最大,常见的如天灾人祸等,其中重要的有配偶、子女、父母的亡故等。
1.一般性应激
无论是来自自身还是外界,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只要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情境,都会给个体带来挑战。在T.Huolmes和R.Rahe编制的社会再适应量表中,列举了43项可能破坏一般人的生活或引起应激反应的生活事件,并根据其不同影响程度赋予不同量值,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配偶亡故、离婚、分居等。如果某一个体在一年内累计的生活事件量值超过200,则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个体在身处逆境时的态度与个体是否患心身疾病或患病后是否容易康复有关,如持乐观态度者不仅不容易患心身疾病,即使患病,也容易康复。
2.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应激
除了一般性应激(如离婚或配偶亡故)之外,一些研究者还认为,某些特定的人格特点以及冲突方式与特定类型的心身疾病有关联。还有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由任何一种冲突所引发的泛发性焦虑是若干种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谓特异性应激,是指可造成内稳态失衡的特定人格或无意识的冲突,这种人格或冲突会导致特定的心身疾病。人们最早对特定人格类型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提示,攻击性强、好胜心切的人容易出现心肌梗死。上述性格特点就是M.Friedman和R.Rosenman所描述的A型人格。
除了特定的人格之外,特定的无意识冲突类型也与特定的心身疾病类型有关。比如,Alexander认为无意识的依赖冲突可使个体容易患溃疡病。Alexander提出的多因素理论后来得到了A.Mirsky和H.Weiner的证实。另外,有学者认为,通常与焦虑相互混杂存在的慢性非特异性应激,与遗传素质因素相互结合,可能构成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具有情感认知障碍的个体,由于他们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他们往往充满幻想,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心冲突。因而心身疾病往往可以作为他们宣泄情绪紧张的渠道之一。此外,以下的实验证据也支持非特异性应激学说:让动物长期处在应激环境中,动物可以出现心身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显然,动物不具有特定的人格特点,而且也不会像人一样具有潜意识的内心冲突,因而只能是非特异性应激在起作用。
3.生理因素
应激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很可能是通过体内激素的中介。这在全身适应综合征模型中已经有所涉及,该模型的中介是氢化可的松。此外,应激与疾病的中介也可能是垂体-下丘脑-肾上腺功能改变,同时累及自主神经系统,造成肾上腺肥大及淋巴组织萎缩。在激素方面,从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到了垂体前部,垂体前部分泌的营养类激素与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发生直接作用,或者从其他腺体分泌激素。Alexander指出,自主神经系统可能是慢性应激与心身疾病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例如,消化性溃疡与副交感神经有关,而交感神经与高血压有关。另一个中介因素可能是免疫系统中的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可与大脑内的神经肽(脑细胞之间的信使)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免疫系统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及情绪状态。Benson认为,放松疗法对不少心身疾病之所以有效,可能就是因为放松可以降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其他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物质的活性导致的。
(三)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病有三个要素: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②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③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心理冲突多出现于童年时期,常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在个体成长的生活过程中,受到许多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刺激,这些心理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这些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的途径疏泄,就会通过过度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造成所支配的脆弱器官的损伤。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的。例如,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在交感神经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而,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
(四)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生理学的研究侧重于说明发病机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Cannon用“应急反应”描述“战或逃”状态时所出现的一系列内脏生理变化。被誉为“医学爱因斯坦”的加拿大学者Selye提出的“应激”学说,带动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心理不适在生理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对心理影响极为敏感,一切有效的应激源都伴有心理成分(认知评价),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也能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应。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在免疫方面,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免疫系统与躯体健康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涉及以下三条途径。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造成暂时性皮质醇水平升高,后者损伤细胞免疫作用,但持久应激与短期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时可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②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递质: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与淋巴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影响淋巴细胞功能。③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的直接联系:免疫抑制可形成条件反射,改变免疫功能。由免疫后的大鼠下丘脑内侧核电活动增加,可推测抗原刺激与下丘脑功能之间存在着传入联系,实验性破坏下丘脑可以阻止变态反应。心理生理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劳动和抑郁情绪,可能产生不同的心身反应,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遗传素质个体上的致病性的差异。
(五)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关于经典条件反射的著名实验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一种独立的生理反应。心理神经免疫学奠基人之一阿德勒通过厌恶性味觉实验证明免疫系统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他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致呕吐剂环磷酰胺作为非条件刺激物,用大剂量糖精作为条件刺激物制作条件反射动物模型,消退期只给糖水,不给予环磷酰胺强化,动物死亡率反而上升,说明经过学习,糖水具有了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为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例如,先把动物置于一个封闭箱内给予反复电刺激,然后进行逃避学习训练,会发现动物不逃避电击,即使示意逃避过程,动物训练成绩依然不好,说明它仍固守无效的应对方法而不做新的尝试,这是一种类似临床抑郁症的情绪状态,会导致动物实验的死亡,这就是习得。心身障碍有一部分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发作会获得父母的额外照顾而使这一过程被强化,也有通过观察或认知而习得的,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关于“植物性反应的操作条件反射性控制”的实验,说明人类的某些具有方向性改变的疾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肌肉的舒张或收缩等。基于此原理提出的生物反馈疗法和其他行为治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无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都将强化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说明,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也可以形成人类心身障碍症状。
四、心身疾病的分类
(一)经典的分类方式
Alexander提出了七种心身疾病,即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皮炎、毒性甲状腺肿大和溃疡病,并认为特殊的情绪矛盾可引起特殊类型的躯体疾病。他的这些观念在1930—1960年间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现有的分类方式
人类自古就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对躯体的影响从未停止过,躯体活动对心理的影响也从未间断过,大多数的疾病都从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世界各国对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不同,包括的疾病种类很不一致,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研究标准。结合临床,可将心身疾病分为以下几类。
1.内科心身疾病
(1)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过缓、期外收缩、雷诺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2)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胆道功能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嗳气(吞气症),神经性呕吐,异食癖,心因性多食症,习惯性便秘,气体潴留症,腹饱胀感,返酸等。
(3)呼吸系统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等。
(4)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5)内分泌代谢系统心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阿迪森病、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尿道综合征等。
2.外科心身疾病
外科心身疾病包括肩臂综合征、乳房肿瘤、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书写痉挛症、外伤性神经症、阳痿、过敏性膀胱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妇科心身疾病
妇科心身疾病包括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阴道痉挛、产后抑郁情绪等。
4.小儿科心身疾病
小儿科心身疾病包括心因性发烧、站立性调节障碍、继发性脐绞痛、异食癖、尿床症、紧张性尿频、夜惊症、口吃、睡眠障碍、心因性咳嗽等。
5.眼科心身疾病
眼科心身疾病包括近视、弱视、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挛等。
6.口腔科心身疾病
口腔科心身疾病包括复发性慢性口腔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等。
7.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耳鼻喉科心身疾病包括美尼尔综合征、咽喉部异物感、耳鸣、晕车、口吃等。
8.皮肤科心身疾病
皮肤科心身疾病包括脂溢性脱发、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圆形脱发、多汗症、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
9.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
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包括睡眠障碍、癌症、肥胖症、急性应激反应等。
五、心身疾病的国内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国内现状
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它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约有1/3患有心身疾病,人群的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在10%~60%之间。心身疾病主要分布在内科,如内分泌科的比例为75.49%,心血管科的比例为60.3%,呼吸科的比例为55.6%,普通内科的比例为30.8%,皮肤科的比例为26.6%。部分城市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都可归为心身疾病,这三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合计死亡率为62.3%。2003年上半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与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身疾病。
(二)研究特点与未来展望
1.以往心身疾病的研究特点
(1)心理动力学途径 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Alexander和Dunbar强调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因此,只要根据一个人心理冲突的性质,就可以预言他将会患何种心身疾病。
(2)心理生理学途径 以Cannon的生理学(主要是躯体内稳态理论)、selye的应激学说及巴甫洛夫、贝柯夫与谢切诺夫的条件反射研究、皮质-内脏相关学说为基础,通过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来探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身体的生理生化变化间的关系,揭示心理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机制。沃尔夫通过胃瘘观察情绪对胃的运动、张力、黏膜血管舒缩和胃液分泌的影响,发现在情绪愉快时,黏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在愤怒时,黏膜充血,运动能力大大增强,而在忧郁、自责时,黏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能力也受到抑制,这些生理变化若持续下去就会发生病理变化,最后导致器质性改变。
(3)行为途径 米勒等心理学家提出了关于“内脏学习”的理论,认为人类的某些生理机能性(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肌肉的舒张或收缩等)疾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从而对心身疾病的产生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并为心身疾病的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生物反馈疗法,该疗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当前心身疾病的研究特点与未来展望
(1)当前心身疾病的研究特点 当前心身疾病的研究特点有:①心身疾病的研究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的,疾病的单因素模式让位于多因素模式,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同时还具有生物和理化环境改变的基础;②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更深入地探讨心理应激所引发的心理生化改变,以及进一步引起病理变化的方式和途径;③大量使用各种心理测验工具,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家庭和社会背景。进一步研究个性心理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发现在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下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习惯、对各种刺激物的认知与评价、情绪与生理反应、对外界挑战的适应和应对方式、所能得到和利用的社会性支持等,都会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2)心身疾病在心理障碍分类体系中已消失 目前ICD-10将传统的心身疾病分别纳入不同分类,归为“神经症性、与应激相关的躯体形式障碍”(F4),还有一些内容分散在“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5)及其他分类中。我国1958年的精神疾病分类中还没有心身疾病。《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1981》将“心身疾病”列为第十三类;1995年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2版修订版)(CCMD-2-R)把相关内容列入“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和“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中,另有一些列入“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3版修订版)(CCMD-3)。德国及日本等国对心身疾病很重视,日本心身医学会经过修订,把心身疾病定义为躯体疾病,其发病及经过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是有器质或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但有神经症(如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障碍伴随的躯体症状除外。
(3)因心身疾病患者分布在临床各科室中,心身疾病的治疗渗透在医护、康复等各个领域 大型综合医院对心理、精神服务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需要精神科专业更多的参与。各研究学派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携手康复治疗师和营养师,从多角度、多机制应对大众对心身疾病的迫切需求。
六、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心身疾病的诊断
因心身疾病概念在目前的权威性心理障碍分类体系中已逐渐消失,被其他概念取代,心身疾病的范畴日益扩大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对心身疾病的研究由关注诊断向关注治疗与康复的方向发展。
(二)心身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诊断心身疾病时必须首先排除以下诊断。
(1)一些本身包括躯体症状的传统精神障碍,如转换型障碍,其躯体症状是由于心理冲突所致。
(2)躯体化障碍:这种躯体症状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
(3)疑病症:患者对自己的健康过度关注。
(4)经常与精神障碍相关联的躯体主诉,如在情绪恶劣障碍中,患者常有肌肉无力、虚弱、疲劳等。
(5)与物质滥用障碍有关的躯体不适,如与吸烟有关的咳嗽。
七、心身疾病的心理康复原则
心身疾病的心理康复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制定心理康复方案前注意病史采集 在采集临床病史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收集患者心理方面的信息、社会工作中的信息,有必要时进行心理测验,如霍尔姆斯生活事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明尼苏达人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觉困难调查表等,以获取个体心理发展情况、兴趣、爱好、性格、压力宣泄方式、行为特点、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或社会支持资源、个体的认知评价模式、人格特点、行为模式、心理社会因素等。
(2)从接触患者起就注意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意识状态清醒;观察患者言语和行为是否主动、配合;观察患者衣着是否整洁或怪异;观察患者的眼神是否有回避现象;观察患者的非言语项目及情绪表达等;观察患者康复进入到了哪一阶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3)注意问诊 询问患者现实工作中的工作状态,是否能完成任务,是否力不从心,是否按时上下班,工作时伴随什么样的情绪,关注其社会功能。
(4)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康复过程中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迅速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使患者达到较高的依从性。
(5)注意运用心理学技巧 如联觉现象,语调高、嗓音尖细、语速快、光线明亮可能会加重患者痛觉。培养患者适合的、积极的、有效的压力宣泄习惯,以替代其重复那些错误的、消极的、无效的应对。
(6)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不可忽视 真正和患者朝夕相处的是患者的家属,患者出院后也主要是和家属沟通地最多,患者的情绪、未来、回归社会的动力都源于家属的态度,所以,在康复方案的制订、实施(如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矫正,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以及健康宣教时均需家属的参与。
(7)实施时要注意的事项 从开始接触患者,患者的心理康复就被启动了,生活事件等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引导患者接受现实,改善患者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生理状态是首要的,如截肢的患者首先用放松训练缓解其阉割性焦虑引发的幻肢痛、失眠等状况。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旧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这就要求康复治疗师针对变化,重新评估和采取新的干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