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感觉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影响感觉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刚在妈妈眼中是个粗线条的孩子,手中拿的东西经常掉落在地上,饭桌上常常打翻杯子。妈妈帮他洗澡时,更是常常在他身上发现碰撞的伤痕,可是小刚从不喊疼。尤其是妈妈帮她洗头、洗澡时,常常哭叫不休,文文给亲人的感觉就像小刺猬一样,让人难以亲近。胎儿早在母体子宫内时,触觉系统即已开始发育。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缺乏适度的

第三节 影响感觉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触觉功能失调

案例引导

小刚在妈妈眼中是个粗线条的孩子,手中拿的东西经常掉落在地上,饭桌上常常打翻杯子。妈妈帮他洗澡时,更是常常在他身上发现碰撞的伤痕,可是小刚从不喊疼。

文文是个外表清秀可人的孩子,亲友都喜欢抱她、亲她,但是她对这些爱抚的动作都十分排斥。尤其是妈妈帮她洗头、洗澡时,常常哭叫不休,文文给亲人的感觉就像小刺猬一样,让人难以亲近。

1.影响触觉发育的因素

触觉系统较其他感觉神经系统发育得早。胎儿早在母体子宫内时,触觉系统即已开始发育。由于负责接收物体质感、温度、湿度和痛痒等触觉刺激的皮肤中分布着人体中最大的感觉系统,即触觉系统,所以它对个体的操作能力、情绪状态,甚至人际关系,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大部分的动物都需要凭借触觉、嗅觉、听觉来侦测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各个感觉系统传递来的危险信息时,就会立即出现肌肉张力增强、全神贯注等神经生理反应,做好迎战或者逃命的准备。所以,经过动物身旁时,都要轻手轻脚、保持距离,以免触犯或惊吓了它们。然而人类被他人或他物碰触时,由于进化的关系,人脑会暂时抑制迎战或逃命的原始神经反应而先对该项刺激的性质加以辨别,等了解其意义后再作出反应。所以人类对触觉刺激的反应有如下两种。①防御性反应。这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单纯的自然反应。②识别性反应。这是大脑进行的精密触觉辨识反应。

正常人均能适当地应用上述这两种反应,以应付各种情况的需要。比如说,手在碰触到炙热的火炉时,会立即出现缩手的防御性反射动作来保护自己,以免被烫伤。但是,如果要伸手在口袋中辨识糖果或花生时,就会出现辨识性的反应,以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2.触觉功能失调的类型与原因

(1)触觉防御过当型 这类孩子多半是因为在出生前后发生缺氧情况,如难产、脐带绕颈等,致使触觉神经核受到损害;或是因为婴儿时期很少被抱,少有被触摸的机会,以致触觉神经系统不够成熟,对触觉刺激无法加以适当的处理,久而久之,养成以排斥的方法来应付外来刺激的习惯。这种儿童由于经常像惊弓之鸟,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所以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较不稳定,容易与人起冲突,人际关系也很差。

触觉防御过当型的可能表现:①对别人的触摸具有强烈的抵触(对突然的,哪怕是轻微的触摸特别的敏感)。如擦拭别人碰过的部位或有人试图接触自己,就会把他推开。②对无害的接触行为,立刻进行激烈地攻击或是逃开。③不喜欢做复杂一点儿的活动,如烹饪、绘画、使用粉笔或是使用胶带。④讨厌某些类型的衣服,对袜子的连接部位、鞋、还有衣服上的标签特别敏感。⑤哪怕是在夏天,也喜欢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腿的裤子;或者即使是在冬天,也喜欢穿得很少。⑥在大风天或者类似的坏天气的时候,容易产生不安和攻击性的情绪。⑦挑食,因为一些食物的口感,而不喜欢吃(如米饭、花生油、土豆块、蔬菜等)。⑧不喜欢洗澡、游泳、刷牙和理发。⑨人际关系很差。

(2)触觉迟钝型 婴儿出生前后缺氧,伤及触觉神经核时,可能造成触觉防御过当,也可能导致其触觉迟钝。如果婴儿时期经常生病,或父母过于保护,很少给其以手的触觉去探索环境的机会,也会影响其触觉辨识能力的发展。由于触觉较为迟钝,他们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认识不足,利用手的触觉来辨识环境的能力也差,学习新动作的效果不理想,显得笨手笨脚。

触觉迟钝型的可能表现:①喜欢长时间地触摸别人或是物品。②除非是被用力地碰触,否则没有感觉;对疼痛没有反应即使是受伤了也没有意识到。③自己的东西掉了,也没有觉察到。④对自我身体的意识很差,只有在受到很强的压迫时才有感觉。⑤衣服穿在身上没有感觉,也不知道是否穿得整齐。⑥对室内的温度没有感觉。⑦喜欢吃流食,对弄在脸上、嘴里和鼻子上的脏东西没有感觉。⑧喜欢咀嚼非食用的东西(如手指甲、头发、衣袖、衣领、玩具还有铅笔等)。⑨攻击别人或是小动物,而不理解别人会有疼痛感。⑩喜欢侵占别人的空间(如在别人谈话时,把他人推到一边,或是站在中间)。

(3)触觉依赖型 有些孩子因出生前后缺氧或其他因素使脑部的感觉发育不良,触觉运作无法顺畅;或是在婴儿时期,触觉需求(包括口欲期)未获得适当的满足,以致其到幼儿期后长期对特定的触觉刺激产生过分的情感依附。这类孩子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吸吮奶嘴、手指等习惯。

3.促进触觉发育的方法

(1)触觉防御过当型 这类孩子被碰触后,可能会用手猛揉或猛抓该处,企图抹去不舒服的感觉,或用痛来取代痒的感觉。为了逃避那些曾令他们不舒服的触觉刺激,经常陷于痛苦的戒备状态。所以,父母不要斥责他们,可以在他们洗头或洗澡时,用手或柔软的毛巾轻柔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头、手、脚或背部,这些刺激可以减轻孩子痛苦的感觉,帮助他们快速地安静下来。

(2)触觉迟钝型 这类儿童对于触觉反应较为迟钝,有的被割伤了,要等数分钟才感觉疼痛;有的对惩罚反而觉得舒服,所以喜欢讨打。所以,父母一方面可以用软毛刷来刷孩子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触摸玩具,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其触觉辨识能力。

(3)触觉依赖型 父母想要纠正他们的这些习惯,应该先适度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同时加强亲子关系,并给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年龄、能力的玩具。适时的帮助他们将口腔的触觉需要提升到手掌心的触觉需要,进而推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协调发育。

二、前庭功能失调

案例引导

东东是个不安分的孩子,在他幼儿时期,睡觉时间就非常少,醒来总是动个不停,爬上跳下地令家人心惊肉跳。他最喜欢去儿童乐园玩旋转类的游戏,并乐此不疲不肯回家。相反,明明却是个胆小的孩子,婴儿期时爸爸将他举高,他会惊恐地大哭,旋转类的游戏就更不敢玩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两个孩子有如此大的不同?

1.影响前庭发育的因素

前庭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之一,它本身具有调节功能,也就是当外界的前庭刺激太多时,前庭系统会发挥抑制作用,自动过滤过多的刺激;如果是外界的前庭刺激太少,它又会发挥促进作用,主动扩大神经传导的通道。因此,如果神经的抑制与促进的调节功能失调,就可能发生上述两个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差别。

2.前庭功能失调的原因

(1)前庭刺激传导不顺畅 有些孩子在进行爬高、跳跃、旋转、摇晃等活动时,无法像一般孩子那样吸收适量的前庭刺激,这是因为他们的前庭系统对刺激的传导不顺畅所导致的。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缺乏适度的活动或者因为婴儿早产,使其发育时间较一般婴儿短,致使前庭系统发育不足;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不敢让他们自由的攀爬、跳跃、奔跑、滑滑梯或荡秋千,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前庭刺激所导致的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①特别喜欢强烈、刺激的运动(如转椅、跳蹦床、坐过山车等)而且不会眩晕。②胆子非常大,什么危险都不怕,喜欢从高处往下跳或是快速地冲撞。③刻板的重复行为,如摇晃、转圈、跳跃、晃头、摆手等。④喜欢头朝下的感觉。⑤平衡感很差,总是摔倒。⑥快速地冲撞家具或是物品,而且明显是故意地。

(2)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前庭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胎儿期就开始发育了。因此,怀孕时胎教不足,或出生时缺氧、出生后头部受伤、婴儿期缺少睡摇篮或被抱着轻轻摇晃等经验,都可能影响孩子前庭抑制功能的发育。

主要临床表现为:①不能忍受运动,因此总是避免做运动。②对普通的运动强烈地拒绝。③不喜欢体育活动,如跑、跳、滑雪或是跳舞等。④不喜欢玩秋千、滑梯等。⑤行动缓慢,做事迟缓。⑥不喜欢头向下,如在洗头的时候。⑦固执地保持头部的位置。⑧讨厌爬楼梯,喜欢贴着墙壁或是楼梯扶手走。⑨坐车、船、飞机、电梯和电动扶梯时感到眩晕。⑩容易失重,总是跌倒。〇1做事时总是要求自己信赖的伙伴或是成年人辅助自己。

3.促进前庭功能发育的方法

(1)针对前庭刺激传导不良 对前庭刺激传导不良的孩子,家长应多引导孩子进行骑木马、坐电动玩具车、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前庭刺激,帮助孩子脑部前庭系统传导正常化。

(2)前庭抑制功能不佳 婴幼儿的前庭抑制功能不佳时,家长仍应让他们多从事具有前庭刺激的活动,但是必须给孩子充分的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并且依孩子可接受前庭刺激的多寡,由少量、缓慢开始逐渐增加刺激量,切勿操之过急。如此,必可逐渐提高其前庭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适应前庭刺激的程度。

三、视知觉功能失调

案例引导

小帆5岁上幼儿园以后,经常走错教室或坐错座位,更拒绝学习阿拉伯数字。妈妈发现小帆一方面对环境的认识有困难;另一方面又拒绝辨认图形及文字。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她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1.影响视知觉发育的因素

视知觉判断是属于高层次的脑功能之一,个体必须具备这项能力,才能够顺利地适应环境及学习新事物。

想要看清外界的事物,除了要通过眼球,还需要其他神经功能相配合,因为视觉信息来自四面八方,而想要看的目标并非都是静止不动的,所以眼睛若要顺利地看清楚周围的环境,正确地接受视觉信息,必须依靠眼外肌及颈部肌群的灵活运转。而眼外肌及颈部肌群的运转,要凭借前庭系统提供物体方位和动向的信息,带动眼球、头颈稳定地随着目标的移动调适,才能达到注视的目的。

2.视知觉功能失调的原因

(1)前庭功能失调 当物体在眼前移动或倾斜时,如果要判定究竟是物体还是自己在移动或倾斜,并不是单靠眼睛就可以办到的。因为眼睛只负责记录它所看到的物体影像,却无法告知该物体与注视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判定究竟是物体在动还是自己在动,需要凭借前庭系统来了解自己的头与身体的方位,然后,大脑才能判断眼睛所看到物体的方位与动向。所以,如果孩子的前庭系统功能失调,那么正确判断周围物体的方位与动向的能力便会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撞到周围的人或物,传球时方向会弄错。

(2)眼球运转不灵活 作视知觉判断时,要先通过前庭觉、肌肉关节的运动觉以及视觉来获取充分而均衡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送至大脑视觉区作视知觉的判断。而眼球如果无法灵活运转,会使视觉在追踪物体时不容易对焦及阅读发生困难,学习速度因而迟缓。

(3)视觉判断不佳 婴幼儿需要不断的尝试错误,从环境给他的回馈中,学习处理自己与空间的关系,以及认识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靠着这些知觉运动的认识与视觉信息的组合,才逐渐具备视觉空间和形象上的知觉。因此,婴幼儿的大脑皮质视觉区如果曾经受伤,或因为生活中缺少尝试错误的机会,未能收到环境给予的回馈,对空间以及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缺乏认识,那么,他要辨别形状的异同或是区分相似的字形时会比较困难,同时视觉记忆也会比较短暂。

3.促进视知觉发育的方法

(1)丰富婴儿期的视觉刺激 在婴儿的小床周围悬挂一些色彩鲜艳、会发出声音或者会旋转的玩具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让他的眼睛有充分的活动机会,并接受丰富的视觉刺激。等到婴儿颈部肌群较为有力时,可以让孩子俯趴在地板上,观看周围多变的环境,使前庭觉、视觉及颈部肌群和眼外肌的运动觉有获得发展的机会。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 在儿童5岁前,初期的视知觉已经发育完成。所以儿童在入学以前,应该已经具备判断简单空间关系和辨识物体大小、长短和形状,以及认识简易图形及字形的能力。因此,父母及幼教老师在儿童的学前阶段,应多多提供有助于视知觉发展的玩具及游戏,使儿童从游戏中获得良好的视知觉发育的机会。

四、听知觉功能失调

案例引导

某患儿在父母眼里是个不专心、不听话的孩子。跟他说话时,他常常是该听的话没有听进去,周围一些无关的声响他却表现得十分敏感。即使其母想尽办法让他专心听讲,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忘得一干二净。该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弱,经常词不达意。

1.影响听知觉发育的因素

一般听知觉正常的人对于环境中的声音会加以选择,并解析它的意义,立即作出反应;或存入脑部听觉记忆区内,以备以后的运用。听知觉差的儿童,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有的会用“啊?”来要求对方再说一次,才能弄清楚对方的意思。听知觉轻度失调的儿童,有时会自己发挥录音机的功能,在对方话说完后,重复说一遍对方的话,让自己更确定内容后,才能做出回答;听知觉失调较严重的儿童,有时干脆消极地不反应。如果父母不追究儿童没反应的原因,时间长了,儿童容易养成消极、逃避的习惯。

2.听知觉功能失调的原因

(1)前庭功能失调 听觉系统与前庭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两者的神经接收器都在内耳。许多听知觉功能失调的孩子,研究发现他们的前庭系统也发育不良,需要感觉统合治疗。

(2)听知觉辨别能力差 有些早产儿听觉神经的髓鞘形成较慢,听知觉比较迟钝,不容易辨别声音的异同,或者是不容易区分出拼音的四声。

(3)听知觉过滤能力差 婴儿出生时,如果曾经因为脑部缺氧而引起感觉统合功能发育不良,听觉的辨别力常会受到影响,使婴儿无法适当地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所以,这类婴儿时常会因为不重要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而分心。

(4)听觉记忆能力不佳 如果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不良,他的听觉记忆能力通常也会比较差,无法恰当地将环境中重要的声音信息记录在脑中,所以常常给人心不在焉的印象。

3.促进听知觉发育的方法

(1)前庭功能失调 可以常常带儿童到儿童游乐场玩滑滑梯、荡秋千、跷跷板、旋转地球等,让其内耳获得充分的前庭刺激,以活跃内耳的听觉接收器,使听觉逐渐敏锐。

(2)听知觉辨别能力差 要求儿童少看电视,多训练他们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锐度。

(3)听知觉过滤能力差 当此类问题很严重时,先以消极的方式在儿童学习的地方控制不必要的噪音。当问题慢慢好转时,应运用积极的方法帮助儿童:在有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其注意倾听的能力,并辨别主题声音。

(4)听觉记忆能力不佳 可以带此类患儿多做做“听指令做动作”、“听指示画画”、“复述数列或语句”等游戏,让他们学习将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海中,然后再将这些知觉印象有条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