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影响言语语言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语言发育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生活环境以及教育学习条件密切相关,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育的特征。儿童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一、言语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言语语言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听觉障碍
听觉是语言感受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如果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存在声音语言的输入障碍,则语言信息的接受和表达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程度不等的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听力损失的程度、发生听力损失的年龄、补偿或重建听力的年龄以及效果等。
2.自闭症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特征。自闭症儿童可表现为没有语言,他们的听力正常,但就是不开口说话,对父母的指令“听而不闻”。自闭症儿童不能正常地发挥其用语言和用非语言交流的技能,表现为语言的感知理解差、对语言的模仿能力差和有错用代词等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常有“模仿语言”行为。自闭症儿童模仿语言和正常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有意地”学习语言的模仿行为不同,它是一种频繁出现、无缘无故的模仿行为,是不具有交流性质的“模仿”行为,往往是一些重复的语言,是鹦鹉学舌的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是根本就无人能懂的“外星人语言”,极少具有交流性质的主动语言。
3.智力低下
智力与语言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智力低下可影响语言能力的发育。智力低下的患儿不能注意别人对他说什么,精神不能集中,模仿能力也差,不能表达和理解词的意义。有时虽然也能说清楚某个词,但不久就忘掉了。例如,不经过特殊训练或学习,年龄越大的智障儿童,越不像正常幼儿那样具有通过经验积累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智障儿童获得应用语言的能力和年龄因素有关。例如,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有程度不等的语言障碍。
4.不适当的语言环境
在儿童发育的早期不适当的语言环境也可能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父母由于工作较忙,缺乏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没有创造适当的语言刺激环境,或是过多地批评、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语调,很少搭理孩子的问话,都会影响孩子语言的进步。另外,父母的过度保护或严重忽略,以及婴儿期母子语言关系不足等,也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5.脑损伤
脑损伤儿童的感觉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破坏。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造成的,都会引起显著的语言发育迟缓。例如,脑瘫儿童在语言的表达和获得方面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除以上主要常见的因素外,家族遗传、视觉障碍、个体差异等因素也会造成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
二、言语语言的异常发育
儿童临床上常见的言语语言异常发育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缄默不语
缄默不语是指原先具有正常的言语能力,由于精神障碍而表现沉默不语,对任何人的询问均不回答,不与别人交往、谈话,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癔症性缄默。癔症性缄默往往是失声,多为一过性缄默,在学龄前期儿童中较为少见。部分儿童可能是由于与家庭成员不和及有对立情绪,虽生活并相处,但闭口不与对方交谈,这种情况其本质不属于缄默症。
2.持续言语
持续言语是指患儿持久地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
3.模仿言语
模仿言语是指像回声一样,患儿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或抽动-秽语综合征。
4.语音、语调特异性变化
语音、语调特异性变化是指患儿原先言语正常,起病后语音、语调或节律发生特异性变化,令人难以听懂,持续反复出现,并非调皮开玩笑的表现,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
5.言语不连贯
一般5~6岁儿童可以连贯地表述言语,连贯性言语的发展是思维逻辑发展的重要环节。言语不连贯、患儿说话词句之间互不相关,缺乏意义上的联系,所说的内容别人无法理解,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器质性脑病。
6.其他言语障碍
在儿童期还有语音不清、口吃、言语延迟、选择性缄默等常见的言语异常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