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的正常发育规律

情绪的正常发育规律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命的头两年里,各种情绪陆续出现和不断发展。下面重点介绍人的情绪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女婴自发性微笑的次数比男婴多。大约4个月时,微笑中加入大笑,通常发生在当婴幼儿体验到强烈的身体刺激时。兴趣和快乐的相互作用,支持着活动的重复出现,并可能支持着智力地发育。自我意识情绪出现在18~24个月,这时婴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分离的、独特的个体。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

第二节 情绪的正常发育规律

在生命的头两年里,各种情绪陆续出现和不断发展。根据伊扎德及其他人的研究,新生儿一出生就会表现出满足、兴趣和痛苦,在6个月内,其他的具体情绪都会从这三种情绪中衍生出来。下面重点介绍人的情绪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一、新生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一)哭

新生儿在出生后表现出的第一个情绪就是哭,而且会明显增加。当饥饿、喂奶中断、温度的变化、疼痛、想睡觉、睡眠受到打扰、烦躁、不舒服等时,他们就会哭。这会吸引周围的人接近、关心、照顾他,哭给小儿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二)笑

新生儿的笑处于笑发展的第一阶段——自发性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或反射性微笑,此阶段将持续到第5周左右。微笑主要是用嘴做怪相,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有关,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作“嘴的微笑”。这种微笑可以在没有外源性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有些外源性刺激出现的情况下引出,如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吃饱了就会笑,在睡眠中会笑,面对轻轻的抚摸和温柔的声音时会笑。由于这种微笑可为各种广泛的刺激所引起,因而称不上真正的社会性微笑。女婴自发性微笑的次数比男婴多。

(三)感兴趣

第一个月末,新生儿看到有趣的事物会笑,但必须是动态的、吸引注意力的事物。此时兴趣发展处于第一阶段——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此阶段将持续3个月。这一阶段是最初的感情与感知相结合的形式,该形式指导着儿童的感知运动,是儿童参与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开始。

二、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一)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婴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①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②婴儿情绪发展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2.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①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③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逐渐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相联系。

(二)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1.哭

哭在6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减少。婴幼儿的哭有时带有同情的色彩,即当别的婴幼儿在哭的时候,他也会跟着一起哭。这种哭的现象将会在婴幼儿6个月大的时候消失。

2.笑

约到5周时,看到人脸,婴幼儿会咧开嘴笑,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进入了笑发展的第二阶段——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婴幼儿会逐渐区分不同的个体,开始对不同的人的微笑有所选择,进入笑发展的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大约4个月时,微笑中加入大笑,通常发生在当婴幼儿体验到强烈的身体刺激时。1岁末,当熟悉的物体变换新异角度时,婴幼儿经常大笑。如当他的母亲假装从儿童的奶瓶喝水时,一个1岁的儿童会大笑。此时的笑既是对身体刺激的反应,也是对心理刺激的反应。

3.感兴趣

4个月左右进入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4~9个月),适宜的光、声刺激的重复出现会引起婴幼儿的兴趣。这时婴幼儿开始有意做出活动,使有趣的情景得以保持,产生了对自己活动的快乐感。兴趣和快乐的相互作用,支持着活动的重复出现,并可能支持着智力地发育。9个月以后婴幼儿兴趣发展到第三阶段——新异性探索阶段,开始对新异物体感兴趣,主动做出重复性动作去认识新异物体。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的新异性兴趣激发模仿行为,并从模仿中得到快乐,从而延长了活动时间。

4.愤怒

愤怒表现最早出现在4个月时。如果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被拿走,或者目标指向行为受挫,或者养育者离开了一段时间,就会愤怒,此时婴幼儿对自己的四肢有了一定的控制,可以把令人不快的刺激推开。

5.恐惧

5~7个月或刚会走路时婴幼儿会出现恐惧的表现。在陌生的成人面前,婴幼儿会变得警觉,当陌生人逼近时,会躲开目光、变得慌乱。这具有适应意义,因为此时婴幼儿开始爬了,这种警觉可以让他避免爬得离熟悉的养育者太远。但当陌生人静坐不动,婴幼儿却来回走动而父母就在身旁时,婴幼儿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和好奇,虽然他们很少主动与陌生人身体接触。陌生人和婴幼儿的交流方式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如递给他一个有趣的玩具、和他一起玩一个熟悉的游戏、慢慢走近他,都会降低婴幼儿的恐惧程度。

当婴幼儿意识行为能力开始发育后,会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控制和评估。

(三)婴幼儿复杂情绪的出现

随着认知的发展,在15~18个月之间,婴幼儿复杂情绪出现了,开始表现出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如骄傲、窘迫、内疚、羞耻、嫉妒等,因为这些自我意识情绪都涉及我们对自己的感受。自我意识情绪出现在18~24个月,这时婴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分离的、独特的个体。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婴幼儿会感到骄傲。在做了自己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之后,婴幼儿会感到窘迫或内疚,会低下眉、垂下头、用手捂住自己的脸。嫉妒出现在快到3岁时。

(四)婴幼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6、7个月左右时,婴幼儿开始辨认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如能区分高兴、微笑的脸和悲伤、皱眉的脸。有研究表明,6个月的婴儿也能开始识别自己的情绪,最佳证据是能经常表现自己的情绪来对应他人的情绪,如母亲微笑,并用欢快的声音说话时,婴儿自己表达出欢快;母亲生气或悲伤,婴儿也变得沮丧。

通常母亲都会察觉到自己1岁的婴幼儿已能“察言观色”:当别人表示温情或亲密时,他会表现深情的行为或妒忌;当别人发怒时,他会感到不安,并想离开。

1岁半时儿童开始用词语来指称内在的情绪。谈话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快乐和疼痛。最常见的功能只不过是谈论一下自己的感受。随着语汇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加,到了2、3岁时,儿童也谈论别人的情绪,与父母之间的对话频率不断增加,其中谈论情绪原因的次数已有了显著增加,同样增加的还有母亲与儿童谈论情绪的次数。

(五)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儿童情绪调节从婴儿期开始。最初完全依靠成人来应付烦恼,他的哭声是要提醒养育者给予安慰。但从很早的时候起,儿童就开始使用自我管理的技巧,最开始这可能是偶然的,如把拇指不小心放到嘴里,产生了欢喜的安慰效果,之后就当做行为的常用节目的一部分来使用。4~6个月时,儿童会使用简单策略调节情绪。当被某种事物吓着或对某种事物迷惑不解时,他会转移视线,往往会向旁边看,受惊儿童也会向父母更靠近。大一些的儿童可能会采用遮住眼睛或捂住耳朵的方式,开始的时候这完全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但后来演化成了相当自觉的动作。

幼儿期儿童会走路了,从而获得了其他的策略,如自己可以从不想呆的情境中离开,还可以寻找依恋对象,主动从他们那里获得安慰。18~24个月时,儿童会尝试控制让他们烦恼的人或物体的活动,也能通过玩玩具、分心来应对因等候食物和礼物而受到的挫折,甚至会皱起眉头或抿住嘴唇以压抑自己的愤怒或悲伤。到2岁,儿童拥有了较为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把假装游戏当做表达情绪的途径,谈论自己的体验。最重要的是他们形成了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自主的、是可以控制事情的。同时,养育者还是很重要的,要帮助儿童应对所有的压力刺激源。到3岁,儿童开始表现出一点点掩饰自己真实情感的能力。如撒谎后可以把自己的苦恼掩饰得几乎不露出一点点蛛丝马迹。

情绪对婴幼儿来说有重要的生存价值或社会适应意义。婴幼儿在一个陌生的或不确定的环境里能够利用他人的情绪指导自己的行为,被称为“社会性参照”,这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过程。当母亲与陌生人热情交谈时,婴幼儿就不太怯生;而当母亲持中性或消极态度时,婴幼儿也会作出类似的反应。

知识链接

情绪自我调节策略

img82

三、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许多学前儿童怕黑,怕想象中的鬼怪。

这一时期情绪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上。3岁左右,儿童使用情绪词的数量和范围迅速扩大。儿童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基本与成人一致的表情。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开始知道该情绪由什么事情诱发,尽量使其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并理解他们的情绪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他人。如儿童知道不愉快的事情经常使一个人感到生气或悲伤,甚至知道当他们想着不愉快的事情或造成不愉快事情的人会使他更经常地感到生气或悲伤。同样的,通过与别人讨论,儿童能够分享自己的情绪,倾听他人的解释。在游戏中模仿情绪的能力也在增长,越来越能够掩饰或者减弱自己的情绪。随着成长,儿童开始学习情绪流露的规则,即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或针对特定的人恰当地表达情绪的文化特殊性标准。如儿童被他喜欢的同伴激怒时比被他不喜欢的同伴激怒时,更能控制愤怒。到了6岁,大多数儿童已经习惯说高兴、兴奋、轻松、快活、不高兴、愤怒、烦人、失望、着急、不安等词。有研究发现,母女之间的交谈比母子之间的交谈更多地涉及情绪问题。还发现,与较少参与情绪交谈的儿童相比,更多参与情绪问题交谈的儿童在理解情绪的各方面都将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此外,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也在稳步提升。3岁儿童能够依据他人的表情察觉他人的情绪,也能预测玩伴表达了某种情绪后接下来可能干什么。4岁儿童知道,愤怒的儿童可能会打人,高兴的儿童更可能分享他们的东西。他们也会使用有效的方法来缓和他人的消极情绪,如通过拥抱来减轻悲伤。5岁儿童知道一个情境能引起人们体验到两种不同的情绪,如儿童可能对最好朋友的搬走既感到悲伤又感到生气。6.5岁儿童知道一个情境能引起人们体验到两种强度不同的情绪,如儿童可能对最好朋友的搬走既感到非常悲伤又有点生气。

四、学龄儿童情绪的发展

这一时期,儿童的情绪体验更为深刻,主要表现在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以及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一)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得到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自尊心的发展上。随着认知的发展,此时怕黑、怕想象中的鬼怪等恐惧情绪通常会减弱。取而代之的恐惧涉及学校、健康和个人伤害。这些担心是普遍的,不会让大多数儿童引起忧愁。但一些儿童担忧过度,以致压垮了自己。

(二)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此阶段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得益于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能够调和矛盾的面部线索和情景线索来确认他人的情绪,也会知道情绪体验与情绪表达之间是有区别的,知道情绪可以压抑,但并没有消失。随着成长,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使得他们的共情反应变得更强,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即时的悲痛,也会对一般的生活条件作出反应。如当儿童想象到生病的人或饥饿的人的感受时,就能有共情反应。他们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大约8岁,儿童也开始能够理解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体验到多种情绪,积极的和消极的,并且强度也大相径庭。如他们会因为过生日收到很多礼物而感到很高兴,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又有点不开心。

(三)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此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儿童能够更抽象地思考情绪,用更客观的方式来反思情绪,自我意识情绪更紧密地与其内化的“对”的标准或“有能力”的标准相联系,其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快速提高,情绪调节策略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到9岁以后,儿童开始强调要顾及他人的情绪。此阶段儿童更愿意向父母而不是向同伴表达愤怒和悲伤。到10岁时,大多数儿童能恰当地轮换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问题中心策略(指他们认为情境是可变的,搞清楚问题所在之后,会决定怎么做)和情绪中心策略(指无能为力时,自己在内心中控制悲痛)。如努力解决问题时结果失控,则会告诉自己思考一下不愉快事情的积极方面或提醒自己忽略一些恼人的事情,同时较少公开地通过哭或攻击性行为来缓解紧张感受。此时,儿童还学会了调节其他人情绪的方法。情绪调节策略的范围扩大了,儿童使用这些策略的差别和成败也越来越明显。

不会很好调节情绪的儿童在与同伴互动时常出现问题,如当争论做什么游戏时,儿童难以控制的愤怒会妨碍寻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因此,情绪调节无效导致与同伴更多冲突,从而导致较少满意的互动和相互关系。

五、青春期情绪的发展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生理上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谋求独立的过程中在情绪情感上要逐渐地脱离父母,追求一种情绪自主(还是更愿意向父母而不是向同伴表达愤怒和悲伤),更经常从认识上调节情绪,但知识和经验不足,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遇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情绪偏激,常因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顺心而冲动,心理活动也常常处于矛盾状态。如焦虑、忧伤和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都增加了,这些主要与友谊联系在一起;厌烦在青春期较常见,与愤怒、挫折感及缺乏精力或动机相联系。

通常初中生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比学龄儿童更为突出,到了高中阶段又有稍许下降,但是女孩沉浸在消极情绪状态中的时间似乎比男孩更长。此阶段个体极端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都比他们的父母多,但是中立的或温和的情绪状态则不及他们的父母多。

六、成年人情绪的发展

青年人的社会接触增多,包括友谊、爱情、婚姻关系的发展和大学生活、职业的适应等,面对诸多颇具挑战性的事情,充满压力,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内心体验,使得他们的情绪情感不断分化,并表现出敏感而不稳定的特点,对事物的反应带有明显的双向性,时而热情奔放,时而郁闷消沉。

人到中年,成为家庭的支柱、社会的中坚,此阶段应该是一个金秋收获的季节,有许多喜悦和令人振奋的事情,但也会遇到许多麻烦和棘手的问题,从而产生许多紧张的压力,体验到烦恼和焦虑等情绪与情感。积极的中年人尽管生活中会有各种矛盾、问题的出现,但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调适能力,对各种不同的观点更加开放,从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感超过薪水本身的价值,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好,也更关心家庭、社会和事业的发展,焦虑、忧郁度低,自我接受和生活满意度高,情绪较为稳定。因此,心态常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而消极的中年人一旦某些目标无法实现,就可能变得自我中心、自我放纵,更关心自己的舒适和安全,表现形式多样,如关心从他人那里可以得到什么而不关心能给予他人什么,对年轻人缺乏兴趣,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毫无兴趣。

老年人由于各方面原因,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情绪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易兴奋、激惹,喜欢唠叨、常与人争论,但很少会使用破坏性策略,如大喊大叫、争得面红耳赤;易产生消极情绪,“丧失”是老年人消极情绪体验的最重要原因;老年人多在清晨情绪最佳;老年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仍是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