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感的正常发育规律
情感的种类主要包括道德感、友谊感、美感、理智感等。
一、道德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敬佩、赞赏、憎恨、厌恶等。
1岁的婴儿已经产生了一种对人的最简单的同情感。看到别的儿童哭,他也会跟着哭;看到别的儿童笑,他也会跟着笑。心理学上把它称为“情感共鸣”,这是高级情感产生的基础。
2、3岁的儿童已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儿童在做事情时,总伴随着成人这样、那样的评价以及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表现。在成人的教育下,2、3岁的儿童已出现了最初的爱与憎。他愿意把食物分给成人和别的小朋友吃,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看到大灰狼的图片会用拳去打它,看到小朋友跌倒了会叫老师来扶他。这时的儿童虽然还不了解为什么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应该做,但是成人的评价和情绪表现已使他产生了相应的情感。此时,道德情绪表现是极为肤浅的,因为他的行动或者出于纯粹的模仿,或者是受成人指使,所产生的情绪表现也会因成人的态度而转移,而且表现十分短暂,有时也很不明显。所以只能说道德感开始萌芽。但正是这个萌芽,为以后的集体主义感、友谊感和爱国主义感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各种行为规则的掌握,道德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小班儿童由于刚入园,道德感往往仍是由老师对行为的直接评价所引起。到了中班,儿童渐渐地在形象水平上懂得了一些道理,开始把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规则和作为规则体现的榜样相比较,产生相应的体验。如告状,实际上反映了儿童正在把别的儿童的行为与老师经常教导他们的行为准则作比较,并且已主动地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5、6岁的儿童不仅开始能把行为与道德准则相比较,而且已经开始能够体验到经比较而产生的相应的情绪状态,以后这种状态可以成为儿童行为的动机。
学龄儿童的道德感从内容上来说已大大超过学前儿童,已经有了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自尊感、爱国主义感。已能区分一些真假、美丑、善恶,但区分还十分粗浅,相当绝对,不是好便是坏,不是正确便是错误。他们的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直接的、经验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思想高度上。此时,光辉的道德形象最能引起学龄儿童的情绪共鸣,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青春期到成人期个体道德感不断发展,最高阶段是对他人的责任,与他人的联系、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都是重要的,一些人有可能永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二、友谊感的发展
从18个月起,儿童就开始与其他儿童产生友谊。20个月左右互相模仿,并能与同伴合作以达到某个目标。2岁左右有了自己偏爱的同伴,并能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到了2.5岁左右,可以在游戏中做配角,也知道假装,如假装疼痛、饥饿。
3岁左右儿童把每个玩伴都当做朋友,有点三心二意,与朋友打了好,好了打。还有些儿童可能有想象中的朋友。
到了4岁非常明确自己的朋友是谁,想象丰富,能够扮演在游戏中,包括书中或电影、电视中的角色,并不断变化游戏的方式(如追逐、跳跃、踢足球等)。玩耍中能表现强烈的情绪,如勇敢、恐惧、失落等。
5岁的儿童更加理解朋友的需求,能够妥协和和好,能够说出为什么和某人成为朋友。
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朋友间能相互肯定和接受,以及在有压力时提供支持,以提升个体自尊。
学龄儿童友谊更加深入与稳定,也更具选择性,大多数朋友都是年龄相仿、性别相同、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虽然儿童会说自己有很多朋友,但到8、9岁时,儿童能报出的朋友名字屈指可数,还会根据亲密度和在一起时间的多寡,来区分最好的朋友、好朋友和临时朋友。他们通常有3~5个最好的朋友,他们会在一起度过大部分的自由时间,但通常每次只是和其中一两个在一起。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友谊时,很少涉及自我表白或相互理解等方面。此阶段女孩对亲密度要求更高,所以友谊中排他性也更强,她们不太关心朋友的数量,更在意的是有几个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男孩朋友数量多,但往往不太亲密、感情浅。不过男孩、女孩在友谊中的反应性、主动性或合作能力上并无差异。
青春期个体对朋友的选择是很挑剔的,选择因素一般都是相似或相同的,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观念和其他很多因素,否则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减弱他们的友谊,结果可能会以分道扬镳收场。友谊随着彼此之间的交往的加深而产生,有一个重要特征——亲密,即个人秘密思想的表白与分享,其程度对13~16岁的个体来说比10~13岁时更重要。个体也把忠诚或信任看成是友谊中更重要的东西,认为当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朋友支持的是自己。就亲密朋友而言,女孩比男孩更加强调亲密的交谈和信任感。
青年期,个体结交的朋友比以后任何时期都多。随着朋友的聚散离合,朋友之间的承诺没有那么突出。友谊持续年限长短不一。友谊的持续性对女性而言更为重要,她们会经常看望朋友,进而使得关系得以延续。
中年人,虽然他们也需要友谊,在忙中偷闲、苦中作乐的日子里,自有一种温热愉悦的情绪通达全身。但他们更需要独立,建立他们自己的空间。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但他们的心灵空间很小。有时候他们怕朋友,宁愿孤独,也经历过被朋友出卖的情况。尽管中年人身边有许多人,很多时候也被前呼后拥,但彼此的彬彬有礼会隔开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老年人随着家庭责任和职业压力的减退,友谊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趋近令人愉快的关系,回避令人不快的关系。老年人与朋友共享的时光和愉快体验往往超过与家人在一起。朋友能带来即刻的快乐,而家人则能提供更多的情绪安全感和支持。所以,友谊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重大的积极影响,而如果家庭关系差或没有家人,其消极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
一般来说,在紧急情况下是远亲不如近邻,而亲戚提供的是一种长期的承诺,但朋友只能是偶尔为之。尽管朋友无法替代配偶或伴侣,但在没有配偶或伴侣的情况下,朋友可能起到补偿作用。
长期的友谊通常会持续到人们非常老的时候。但是,如果两家由于一方搬家了、老年人生病了或瘫痪了,则可能使得与朋友保持联系变得困难。
另外,老年人的异性友谊比较少。
三、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体验,与人的知觉、思维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2~3岁儿童还不会分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真实的对象,往往把二者视为统一。
学前儿童开始能把二者区分开来,以后还会把它们加以比较,作出评价。他的美感往往与道德感联系在一起,并以道德感代替美感,不管艺术水平如何,凡是与他的道德感一致的艺术作品或艺术表演,总是美的,喜欢的;凡是与他的道德感相冲突的艺术作品或艺术表演,总是丑的,不喜欢的。另外,学前儿童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东西容易产生美感。在教育的影响下,学前儿童到了中班,能够从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歌舞、美术活动、朗诵等艺术表演中产生美感,并能理解天然景色的美。到了大班对美的标准的理解和美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不满足于颜色鲜艳,还要求颜色配备协调。
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二是真实感。艺术作品凡是与实物十分相像的就是好的,不相像的就不是好的。他们对美的体验仅与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还不会欣赏抽象的、概括化的艺术作品。
经过学校专门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课、美术课、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等,青少年的美感得到很大发展,不仅形成了与理解并评价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现实有关的情绪体验,还产生了与理解并评价艺术作品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段的技术水平和它的表现力等有关的情绪体验。青年已具有敏锐的审美力。
四、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如人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新奇感;对认识活动初步成就的欣慰、高兴的体验;对矛盾事物的怀疑与惊讶感;对知识的热爱、真理的追求;对错失良机的惋惜。
儿童一出世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探索,用眼追寻视野中的事物,用手触及衣被;哭泣的婴儿听到音乐或别的声音会自然止住哭,看到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就会用眼睛加以辨别;7、8个月的儿童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就要设法用手去抓;刚学会走路的儿童,总想挣脱父母自己走路;拿到东西就喜欢东敲西敲发出声音,等等。这些都是儿童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的情绪反应——好奇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提高、认知活动的扩大,儿童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认识的喜悦。3、4岁的儿童当他在成人的指导下用积木搭出一个小房子时,会高兴得拍起手来;5、6岁的儿童会长时间地迷恋于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用泥沙堆成高山、挖出地道,用积木搭出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这些认识活动不仅使儿童产生由活动成果带来的积极情感,如愉快、自豪、独立感,而且这种认识性情感又成为促使儿童进一步去完成新的、更为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强化物。
儿童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认识事物的强烈兴趣,不仅使儿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理智感的发展。儿童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崭新的玩具有时一转眼就被儿童拆得四分五裂。
儿童被好奇所驱使,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但自己的思索并不多,常常轻信成人的回答,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些极为表面的现象。进入学校后,由于知识面扩大、学习责任感的产生,儿童的理智感也相应的变化。儿童从对游戏活动和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入到从积极的思维中寻找乐趣。高年级小学生已不喜欢解太容易的或“炒冷饭”的题目,而喜欢有一定难度的、须动脑筋的题目。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所以他们的理智感较多地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联系,产生了认识事实、认识具体事件的兴趣。
小学生对不同课程已产生不同的兴趣,但这种分化尚不明显,也极不稳定。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对这门课掌握得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其对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青少年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及对自己能力的意识,对课程的兴趣越来越分化、稳定,而且已与以后的职业选择、志向确定联系起来。他们的理智感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产生了那些与稳定的、深刻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与探求这样那样论点的论证或根据有关的情绪体验,以及与智力活动的一般发展有关的情绪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