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社会功能的发育规律

婴幼儿社会功能的发育规律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当父母亲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时,父母亲与婴儿之间眼神、声调和微笑的交流,也是对婴儿的听觉刺激、视觉刺激,从而使婴儿变得敏捷,提高婴儿对人的面容和声音的辨别能力。通过双亲对婴儿的早期教育,还发展了婴幼儿知觉的辨别能力、交流能力、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能力,以及好奇心和自信心。

第一节 婴幼儿社会功能的发育规律

一、婴儿期社会功能的发育

0~3岁为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从出生时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之中,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学习、适应、交流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一)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其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而平时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依恋对象,接近母亲的可能性要大于接近任何其他人。

心理学家鲍尔比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之前)

对所有的人作出相同的反应,无区分、无差别,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

婴儿形成分辨与他们接触的成人的能力。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性,对母亲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反应,对陌生人反应较少,不怯生。这时期的婴儿并不拒绝熟悉的人离开。

3.特定依恋期(6个月之后~2、3岁)

婴儿开始主动地接触父母,表现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4.目标调整的参与期(2、3岁以后)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主动地进行各种接触,开始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定,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多的灵活性。他们也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善于与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艾斯沃斯(M.Ainsworth)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

(1)安全依恋(占65%~70%):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2)躲避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他们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用回避和忽视的态度。

(3)矛盾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其中,安全依恋是积极依恋,躲避依恋和矛盾依恋均属于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早期的抚养质量是影响婴儿依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可以从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是指对儿童发出的信号积极的应答;情绪性是指经常通过笑、说、爱抚积极地表达情感;社会性刺激是指多进行诸如通过相互模仿行为、丰富环境、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婴儿的行为节律,而不是将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婴儿。

(二)婴儿的社会交往发展

1.同伴交往

虽然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主要是与父母交往,但大约5个月时,婴儿对其他儿童的兴趣增加,大约6个月就开始出现真正的同伴交往。

早期的同伴交往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交往阶段。

婴儿的交往注意力集中于玩具或物品,而不是同伴。

(2)简单交往阶段。

婴儿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去控制同伴的行为。即是指向同伴通过微笑、相互给取玩具、发声和说话、身体接触以及较大的运动等,以引起同伴注意,寻求同伴的反应。

(3)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儿相互影响的时间更长,内容和形式更复杂,出现了合作游戏、互惠的行为,如一起玩游戏、相互跑追、搭积木等。

2.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与母亲的交往。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因此她是婴儿生存、发展的第一重要人物。母亲也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母亲的要求、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参与、进入交往,可以主动发起、邀请交往,并学会了如何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使交往顺利进行,学习了最初的社交技能,积累了初步的交往经验。许多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整个人际关系的形成。

(2)与父亲的交往。父婴交往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母婴交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是婴儿积极情感满足、社会性、人格发展和性别角色正常发展以及社交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

有的研究者探讨了早期社会行为,认为婴儿与成人的交往、成人给婴儿提供的榜样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婴儿随时看到和亲身经历成人是如何满足他的需要,给他以安慰、援助等。这个过程包括了大量的学习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当婴儿以后碰到类似的情景时,一旦表现出类似的亲社会行为,成人便给他强化、鼓励,所以,婴儿的良好社会行为逐渐得以巩固,从而养成习惯。

知识链接

抚触对婴儿身心发育的影响

早期教育的内容包括抚触、按摩、婴儿主被动操(0~6个月做被动操,6~12个月做婴儿主被动操)。根据婴儿神经生理发育规律,以游戏的形式,在运动、感知觉、语言等方面给予提前训练及刺激。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加入早期教育训练后的孩子表现多是积极乐观的,易于加入到同伴中,不害怕接触新事物,因此更有机会去认识事物,其独立能力不仅能令自信心增强,更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他的适应行为更趋良好。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当父母亲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时,父母亲与婴儿之间眼神、声调和微笑的交流,也是对婴儿的听觉刺激、视觉刺激,从而使婴儿变得敏捷,提高婴儿对人的面容和声音的辨别能力。通过双亲对婴儿的早期教育,还发展了婴幼儿知觉的辨别能力、交流能力、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能力,以及好奇心和自信心。训练婴儿的方法由早期教育医生教给家长,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会给家长增加很多负担,同时还通过家长对孩子的训练增加了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亲子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依恋,促进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亦减少了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

二、幼儿期社会功能的发育

学龄前期(或学前期)(preschool period)是指儿童3~6、7岁这个阶段,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一个时期。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又称为幼儿(或学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时期。

在幼儿阶段,儿童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幼儿自身的发展促使他们需要参与社会生活,并且成为一名积极的实践者。

(一)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

人是个性和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个性使人各具特色。

心理学上,所谓个性即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等方面。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在这个时期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幼儿个性倾向性初步表现

学前期儿童稍稳定的个性倾向首先表现在兴趣方面。例如,有的儿童爱听故事,不喜欢唱歌;有的爱好图画,而不喜欢跳舞。现在,许多儿童由于受到成人教育的影响,出现了掌握书面语言的兴趣、计算的兴趣。这种个性倾向的出现,为儿童入学做了准备。

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倾向,也在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在正确的教育下,在集体生活中,儿童逐渐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表现了明显的爱憎态度,这些都将影响着他们的行动。特别是学前晚期儿童,在良好个性倾向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克制一些行为或愿望。

此期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出现对异性父母的偏爱,即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以至于我和自我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儿童去模仿同性父母,并使之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男孩将来形成男子气的人格,女孩形成女子气的人格。并在与成人或同伴的交往中,开始对自己形成一定看法,一直受到周围人积极评价的儿童往往会形成自信感和良好的自尊,而经常受到否定评价的儿童则易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

但是,学前儿童的个性倾向还不够稳定,易于改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和形象化的教育,促使儿童逐渐形成稳定的个性倾向。

2.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是自我意识。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韩进之等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1)幼儿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发展的特点。幼儿的自我评价首先是依从性的评价,然后发展到对自己的个别方面进行评价,进而发展到对多方面进行评价;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明显地停留在对别人或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但也同时表现出他们的自我评价有从外部行为向内心品质转化的倾向。总的来说,在整个幼儿期,儿童对自我的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将对他们的自我评价,以致对整个人格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是有害的。

(2)自我情绪体验(self-feeling)发展的特点。从初级向高级发展,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幼儿的愉快和愤怒往往是生理需要的表现,而委屈、自尊和羞怯则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性体验。此外,幼儿的自我体验还表现出易变性、易暗示性。

(3)自我控制(self-control)能力发展的特点。幼儿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3~4岁儿童的坚持性、自制力很差,只有到了5~6岁才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较弱的。

3.道德的发展

幼儿道德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

(1)从他性。从他性道德占主导地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外在的权威,不能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来自成人。同时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幼儿晚期的道德开始向自律性转化,一些自律道德开始萌芽,即主要是按外在行为的原则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内在自觉的调节还刚刚开始。

(2)情境性。幼儿道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情境性,3~6、7岁是情境性道德发展的主要时期。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表面性,并易受情境暗示,它总是和一定的、直接的道德经验、情境及成人的评价相联系。幼儿的道德动机非常具体、直接、外在,往往受当前具体刺激(即情境)的制约,道德行为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因而也缺乏稳定性。

(二)学龄前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幼儿期随着儿童活动能力和认知、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日益广泛,他们越来越多地与父母及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在整个幼儿期,父母仍然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重要他人”,但同时,生活范围的扩大使得同伴、教师逐渐成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交往对象。

1.与父母的交往

父母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因素,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期望,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和观念文化,在与子女交往中传递着有关的社会性知识,影响儿童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幼儿时期,儿童与父母的交往内容和方式对其情绪、态度、行为,乃至成年以后的兴趣、信仰、行为方式、自我概念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如果缺乏与父母的直接交往,儿童的心理发展将会出现一些不利的结果。

父母对幼儿行为、态度的影响主要通过二者之间的人际交往实现。在交往过程中,父母一方面以其自身行为、言语、态度等的特征,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模仿的典范;另一方面还通过对儿童行为的不同反应对儿童行为做出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强化,以此改变或巩固儿童的某些具体行为。此外,父母还常根据一定的社会准则、规范向幼儿直接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其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2.与同伴的交往

幼儿期随着儿童入园进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也日益增多,同伴间的社会性联系日渐成为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练习着有关社交技能,逐渐学会与他人以平等的方式合作、协商;同伴对幼儿行为的不同反应,对幼儿的社会行为也产生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强化,使其亲社会行为得以增多,侵犯性行为得以控制、减少;此外同伴对幼儿的各种评价也为幼儿提供了社会性比较,从而形成自我意识的依据。

游戏是幼儿时期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方法。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合作能力就得以锻炼;游戏中玩具、物品要求共同分享;还要面对如何解决游戏活动中的冲突等问题,这些均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并体现在幼儿于游戏活动中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幼儿进行着实际交往,交往的目的也从获取玩具、物品而转向更多地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合作和交流行为。

3.与教师的交往

随着儿童入园进班,幼儿与教师的接触也日益增多,与教师的相互交往成为幼儿社会生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通过直接教导、言行榜样等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使幼儿学习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集体生活要求、文化知识,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规范等;同时幼儿根据教师的不同奖惩、强化而调整着自己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