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是医学科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生命活动本质、状态和质量的一种反映,也是护理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护理的宗旨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使每个人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只有明确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和理论,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一、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一个复杂、多维、综合性,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意义相当广泛,并涵盖不同的层面。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护理人员的天职,因此对健康的认识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行为。南丁格尔指出健康是护理学所关注的中心。对健康的理解可包括以下内容。
(一)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定义把健康与人类充实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联系了起来,强调了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人和环境的协调与和谐。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道德健康”的概念,并提出“四维健康观”。强调“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四维健康观”与以往的健康定义相比,其优点:一是改变了健康定义的导向,冲破了一直把健康的着眼点局限在有无疾病的传统健康观的范畴,直接指向健康本身,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二是对健康的解释从过去局限在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使医学真正把人作为整体看待,改变了医学、护理学的着眼点,为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前景;三是将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且是国家和社会乃至个人的责任,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
(二)健康的模式
1.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
(1)定义:健康-疾病连续相是指健康与疾病为一种连续的过程,处于一条连线上,其活动范围可以从濒临死亡至最佳的健康状态。这个观点将人的健康比作一根轴,轴的一端是极佳的健康状态即健康的完好状态,轴的另一端是死亡(图6-1)。在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中,健康是指人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所维持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疾病则指人的某方面功能较之于以前的状况处于失常的状态。
(2)特点:①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在这一连续相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时刻都在动态变化之中。②连续相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个体身体、心理、社会诸方面功能的综合表现,而非单纯的生理健康。③护士的职责:帮助服务对象明确其在健康-疾病连续相上所占的位置,并协助其采取措施从而尽可能达到健康的良好状态。
图6-1 健康-疾病连续相
2.最佳健康模式
最佳健康模式由邓恩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健康仅仅是“一种没有病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和环境协调一致,表现出相对的恒定现象”。而人应设法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即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使人各方面的功能得以最佳发挥,并发展其最大的潜能。
最佳健康模式更多地强调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保健活动,而非单纯的治疗活动。因此,护士应帮助其服务对象进行有利于发挥机体最大功能和发展潜能的活动,从而帮助其实现最佳健康。如对于有生理残障者,护士在计划护理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在生理方面发挥其残余功能,还要帮助其在社会、情感、认知等方面适应这种残疾,将其生理残疾融入新的生活方式中,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其健康自然要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健康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或信念,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等直接影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并进一步影响其在维持和促进健康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及所采用的生活方式。护士的职责应包括帮助人们转变不正确或不完全的健康观念,建立现代健康概念,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科学的促进健康的行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三种,即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致病因素,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另一类是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此外,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学因素还有年龄、性别、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1)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尽管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一些控制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还相当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表明,艾滋病、结核、淋巴鼠疫和黄热病等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在上升,而且病毒、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常规感染,有时也很难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
(2)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人类的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产生与亲代的相似性。人类的染色体还带有各种各样的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可造成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血友病。某些疾病有较大的家族遗传倾向,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遗传因素会增加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如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病和癌症等。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生物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对人类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威胁,因此,大力提倡“预防为主”,鼓励“适龄婚配、避免近亲结婚”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和获得健康美好生活的有效措施之一。
2.环境因素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总和。人类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通常情况下,人类依赖环境而生存,但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几乎所有的疾病,或者说人类的健康问题都或多或少地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1)物理环境(自然环境):影响物理环境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候(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气压的变化)、水污染、土壤污染、辐射、噪声等。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职业、社交、婚姻、家庭及福利等多个方面。社会因素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社会环境将促进人的健康,而消极的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人体患病。消极的社会环境可以直接对人造成伤害,如战争给人带来伤残,甚至死亡。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消极的社会环境是通过一些中介因素而导致疾病的。一般来说,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下。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包括立法和社会支持系统、全社会资源分配、就业和劳动制度、劳动强度等。在众多社会因素中,经济因素对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经济因素通过与健康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如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营养条件和卫生保健服务设施等)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②社会文化系统:包括教育制度、人们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家庭和邻里的影响,也包括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影视等大众媒介,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及各种社会潮流的影响。③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这些都会影响个人的健康状态。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吸毒、药物依赖、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过少、生活工作紧张、娱乐活动安排不当、家庭结构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诸如营养不良、过度肥胖、酗酒、药物成瘾、自杀、高血压、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3.心理因素 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消极的情绪可以损害健康,导致疾病。即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人的情绪不稳定甚至紊乱可能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不良的情绪使人体对几乎所有的躯体疾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例如,焦虑、恐惧、忧郁、怨恨等情绪因素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的机能失调,从而导致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食欲下降和月经失调等症状,并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起重要作用。
二、疾病的概述
(一)疾病的定义
何谓疾病?疾病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同对健康的认识一样,对疾病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渐趋全面而且日渐深入,现代医学将疾病定义为: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部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从护理的角度讲,疾病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感情受损的综合表现,疾病不是一种原因的简单结果,而是人的无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
(二)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现代疾病观对疾病的认识,不仅局限于身体器官的机能与组织结构的损害,还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人的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的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纵观各种现代疾病观,可归纳为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1)疾病是人生命活动中与健康相对应的一种特殊现象,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人体是一个包括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在内的多层次的统一体。在各层次之间都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人体疾病常常是整体反应的过程。但疾病的整体反应又常常表现在一定的部位,脱离局部的整体反应是不存在的,不受整体支配的局部也是不存在的。疾病影响的是整体和各个层次,而不是某一层次。所以,认识疾病必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不能只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反应。
(2)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失调与破坏,正常活动的偏离,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障碍。
人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疾病既然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它就必然给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三者带来异常的变化,使之偏离正常。这就是疾病过程的实质。
(3)疾病不仅是人体内的一种疾病过程,而且也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是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一种损伤性的客观过程。人体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引起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内环境稳态的破坏,而且表现为人体与内外环境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正是人患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4)疾病不仅仅是躯体上生病,也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整个疾病过程常常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现代医学的成就证明,仅仅针对生理、生化异常的所谓“合理治疗”,不一定能使患者完全康复,全面有效的治疗还必须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的措施。
(三)疾病的影响
疾病绝非是独立的事件,每个患者及其家人都必须面对疾病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由于每个患者对疾病的反应都有其独特的个体性,因此,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应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特征。通常疾病可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如下影响。
1.个人行为与情绪方面的影响 一般来说,疾病所造成的个体行为与情绪改变可因疾病的性质、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短期的、无生命危险的疾病不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严重而持久的行为改变,而威胁生命的疾病则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强烈的行为与情绪反应,诸如焦虑不安、震惊、否认、愤怒等。这些反应也可视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应激反应。
2.个人自主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疾病常可降低个人的自主性,而出现更多的依从或遵医行为。如许多患者为了疾病的康复,愿意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在饮食、作息、卫生等方面采纳医护人员的建议。
3.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 疾病给家庭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使家庭成员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
4.对身体心像所产生的影响 一些疾病可引起患者身体外观的改变,从而导致患者与家属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反应的程度取决于:①外表改变的类型(如截肢,丧失某一器官);②患者与家人的适应能力;③外表改变的突然性;④支持系统是否健全。反应的过程一般包括震惊、否认、逐步承认与接受、配合康复四个阶段。因此,护士应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
5.家庭角色的改变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然而当家庭成员患病之后,他被允许免于承担一些角色,因此疾病过程中,家庭中角色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如病情不重,这种角色改变只是暂时的,随着疾病的恢复,他又可很快重拾原有的角色。
6.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疾病可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概念,特别是一些久治不愈的疾病以及一些社会舆论存有一定偏见的疾病(如精神病、性传播疾病)等。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依赖性增强,疾病常影响患者的自尊心或使其不再可能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角色。
7.对社会的影响 患者会由于不再承担原有的社会角色而降低社会生产力,消耗社会医疗资源,某些传染病还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之间存在过渡形式,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会处于疾病-健康这一动态过程的某一位置,而这个位置又随时都在变化,它不是静止不动的。健康和疾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当人成功地保持内外环境的和谐稳定时,人就处于健康完好状态;当人的健康完整性受到破坏,应对失败时,人的健康就受损而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护理的工作范围包括从维护最佳的健康状态到帮助濒临死亡的患者平静、安宁、有尊严地死去的全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