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1、执行心血管疾病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为病人做操作时,尽量集中并且避开污染、空气污浊的环境。
3、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做好记录。发热时及时行物理降温,按高热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改为每天测体温1次。
4、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协助病人在床上活动肢体,勤翻身,预防压疮及保持肢体功能。加强病房巡视,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注意有无神志改变、头疼、肢体活动障碍、呼吸困难等可能发生栓塞的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争取时间。
5、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按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进行。必要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6、做好口腔护理,经常观察患者的口腔粘膜是否有白色斑块存在,以及早发现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带来的真菌感染。
7、配合医生做好实验室检查,留取合格的血标本,取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时和用抗生素前抽血,每次抽血应在10毫升以上,并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股动脉穿刺采血可提高检查阳性率。为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尽快明确病原体,为医生正确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8、遵医嘱按时输入抗生素,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要现配现用,避免药物效价降低,注意控制好输液的速度,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观察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长期静脉输液,注意保护血管。
9、病情稳定时,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鸡蛋、牛奶、酸奶、肉类、水果、蔬菜等,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应严格限制水分,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控制输液的总量及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10、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感。认真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教会患者自测体温;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呼吸道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