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按风湿及结缔组织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心理护理,体贴患者,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和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向患者普及狼疮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4、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5、发热时,按发热患者常规护理,避免受凉,积极预防并治疗感冒。
6、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禁用紫外线等光性疗法或服用感光药物和食品,如中药补骨脂和蔬菜中的芹菜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外出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长袖上衣和长裙、长裤。
7、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副作用的出现,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病毒、细菌感染。
8、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和正常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9、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饮食。忌食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二)特殊护理常规
1、狼疮性肾损害
(1)出现肾功能减退时,应减少活动量,尤其在血尿和蛋白尿期间,应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蛋白入量,补充体内蛋白应给予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忌食豆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低糖饮食。
(3)严重水肿及少尿者,注意营养补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
(4)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水肿严重者每周称两次体重,腹水者每三天量一次腹围。
(5)监测血压,注意观察是否有心肺负荷过重(液体积留体内)和高血压等症状。
(6)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7)肾功能衰竭者,按肾衰护理常规护理。
2、狼疮性心脏损害
(1)一般患者可适当活动,大量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患者应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时,宜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2)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
(3)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有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4)对心率失常者应做好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准备抢救。
(5)使用抗心衰药物时,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和心律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有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及视物不清、黄视、绿视等改变,如有反应,应暂时停药并通知医师。
3、狼疮性肺炎
(1)严重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2)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给予吸氧。
(3)伴发热者按发热护理常规护理。
(4)咳嗽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镇咳剂。
(5)注意口腔清洁,预防合并感染。
4、狼疮性神经系统损害
(1)安静卧床,若有精神分裂症状或躁动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有抽搐者,注意患者安全,观察发作规律,可按癫痫护理常规护理。
(3)患者脑出血或有颅压增高时,要立即给予脱水剂治疗。
(4)肢体瘫痪者加床挡以防坠床,加强康复护理。
(5)长期卧床或昏迷者,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活动肢体,预防压疮及肺炎发生。
(6)病情平稳,肢体能活动者,鼓励患者多活动肢体,以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5、狼疮性血液系统损害
(1)单纯贫血患者,适当休息,尽量减少机体耗氧量,严重者给予吸氧。
(2)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一定要让患者保持镇静,针对不同出血部位,采取积极止血措施。若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烦躁不安,应怀疑颅内出血,立即通知医生,作好各种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
(三)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特别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注意预防。
(2)避免日光曝晒与紫外线照射,尽量不要使用化妆品.
(3)慎用药物 目前已知有20余种药物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故应慎重或避免使用肼苯达嗪、普鲁卡因酰胺、青霉胺、磺胺药、苯妥英钠等,以免发生SLE。
(4)免除各种预防接种。
(5)遵医嘱用药,不可随便停药、换药或增减用量.
(6)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
(7)定期复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