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亚急性及慢性传染病
【病例】宝宝李XX,男孩,10岁。因高热5天,气促2天住院。
宝宝症状
宝宝于入院前5天开始发热,体温为38℃~39℃,最高时达40℃。同时轻咳,右侧胸痛。近两天来气促,活动时喘。发病第1天在医院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按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治疗,仍高热不退。
医院检查
宝宝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精神尚可。眼球结膜未见疱疹。咽充血。颈部淋巴结轻度增大,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右肺下呼吸音减低,叩诊为实音,语颤减弱。左肺正常。心音尚可,心前区最大搏动点左移至腋前线。腹软,不胀,无移动性浊音,肝脾未及。四肢关节无红肿。胫前可见数个黯红色斑,突出皮肤,有压痛。
观察治疗
观察:宝宝肺部检查,发现右侧有病变,似为液体,应考虑胸腔积液。因有发热等感染表现,渗出液可能性大。虽然高热已5天,全身中毒症状不重,脓胸的可能性不大。
立即作胸部X线透视,证实右侧胸膜腔有中等量积液,纵隔和心脏向左移位。作胸腔穿刺,抽出草绿色液,经检查肯定为渗出液。
治疗:因宝宝基本上可肯定为结核性胸膜炎,故采用抗痨治疗。肌注链霉素,口服异烟肼。加用泼尼松口服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减少胸膜肥厚和粘连。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年长的孩子,说明宝宝对结核菌高度敏感,可见有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等过敏反应的表现。为了诊断,可作胸腔穿刺,为治疗目的则无须穿刺放液。用激素后吸收良好,但有时停用激素后胸腔积液可再现,仍可再加激素。
中医预防及保健
此病例提醒家长,要增强“未病先防”的意识,平时注意宝宝的饮食结构,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是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