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宝其他感染性疾病

宝宝其他感染性疾病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宝宝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宝宝诊断为川崎病。川崎病为宝宝的常见病,5岁以内的宝宝多见,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近期内无感染病史。宝宝营养发育中等。宝宝诊断为小儿肌阵挛性脑病,支气管肺炎。宝宝小儿肌阵挛性脑病发病率较低。神志清楚,无其他脑征及病理反射。宝宝诊断为脊髓外囊肿并发感染。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易发生继发感染,以及脑膜炎。

宝宝其他感染性疾病

【病例1】宝宝杨XX,男孩,两岁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3天。

宝宝症状

宝宝于近3天来发热,体温最高达39℃,同时伴咳嗽,呼吸气促,两眼上翻,两手抽动。立流涕、流泪。全身出现斑丘疹,家长未注意疹出顺序。宝宝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医院检查

宝宝营养发育中等。体温38.5℃,呼吸38次/分钟,脉搏130次/分钟。面色正常。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角及口腔黏膜有少许浅表溃疡,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舌质明显充血,颈部可及黄豆至蚕豆大小淋巴结3~4个,两肺呼吸音清。心音尚可,心率130次/分钟,律齐,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四肢未见异常,关节无红肿、活动良好。指(趾)端无红肿。全身可见散在斑丘疹。

观察治疗

观察:宝宝有发热、咳嗽、皮疹,可能为病毒感染、感染伴药物疹、细菌感染败血症、儿童类风湿全身型等。有待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同时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

治疗:先用口服抗生素,中药治疗。入院后4天体温仍波动在38℃~39℃。宝宝一般情况尚可。血培养阴性。皮疹未见增加,原来皮疹减消,但指(趾)端出现红肿,无疼痛,考虑为川崎病和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停用抗生素,用阿司匹林治疗。住院一周时,体温降至正常。一周后啊司匹林减量,体温无反复。

img35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川崎病。该病为宝宝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和淋巴结病变同时存在,但有些体征在发病初期不一定出现,而是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步显现。另外,冠状动脉改变也常见于该病。

中医预防及保健

川崎病为宝宝的常见病,5岁以内的宝宝多见,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建议多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鸡蛋糕、果汁饮料、豆浆等。避免食用生、硬、过热、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明显。

【病例2】宝宝郝XX,女孩,3岁。发热、咳嗽3天,颜面及四肢持续性阵挛两天。

宝宝症状

宝宝于近3天来发热、咳嗽,体温高度超过39℃,无寒战。同时伴咳嗽,无呕吐、头痛等表现。第2天颜面和四肢出现持续性阵阵痉挛,站立不稳,有恐惧表现。宝宝无外伤史,既往无高热惊厥史。近期内无感染病史。

医院检查

宝宝营养发育中等。神志尚清楚。体温39.5℃,呼吸32次/分钟,脉搏130次/分钟。双眼持续性、快速水平震颤,颜面和四肢多发性、游走性肌阵挛。全身肌力低下,站立不稳,向两侧倾倒。不能手握东西,指鼻试验差。膝腱反射减弱。肺可闻湿性啰音,指鼻试验差。膝腱反射减弱。肺可闻湿性啰音。心音尚可,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肋间肌和膈肌无麻痹现象。咽充血,吞咽反射存在。

观察治疗

观察:宝宝因发热、肺部有啰音,呼吸道感染可肯定存在,但有关肌无力的病因有待进一步检查。

治疗:用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胸部X线检查,心脏未见异常,两肺内带可见片影。入院后3天体温仍高,改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和氢化可的松。治疗3天体温正常,一周后肌力相继恢复,两周时行走正常,一切症状和体征消失。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小儿肌阵挛性脑病,支气管肺炎。宝宝小儿肌阵挛性脑病发病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用激素治疗有效。该病主要表现为眼球持续不自主运动,全身不规则肌阵挛,尤以四肢最为明显。神志清楚,无其他脑征及病理反射。部分宝宝的脑电图检查有异常。

中医预防及保健

小儿肌阵挛性脑病是一种罕见综合征,系指眼球持续性不自主运动和全身(特别是四肢)迅速而不规则的肌阵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建议结合中医药、针灸、按摩治疗。

【病例3】宝宝董XX,女孩,1岁。发热,咳嗽20天。

宝宝症状

宝宝于20天来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39℃之间。不伴寒战。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咳嗽,病初无痰,近一周来痰多。病后无呕吐,未抽搐,但精神差、不爱动、肢体无力。

医院检查

宝宝体温38.5℃。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时有烦躁。前囟未闭,略紧张。呼吸平稳32次/分钟。面色正常。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清。心音尚可,心率130次/分钟,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肌力低下,两侧减低程度不等,上肢肌力尚可。

观察治疗

观察:宝宝主要表现为下肢软瘫,且两侧程度不对称,考虑可能为肠道病毒感染,埃可或柯萨奇病毒感染。查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无特殊异常。作腰穿检查脑脊液,脑脊液不易流出,用空针抽出稠厚脓液少许,镜检脓细胞满视野,培养为变形杆菌。

治疗:按化脓性脑膜炎用菌必治、氨苄西林治疗,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经半月治疗,体温降为正常,但下肢瘫痪无好转。疑为椎管内脓肿。作核磁共振,于胸11至腰5可见肿物。手术证实为脊髓外表皮样囊肿合并感染。

img36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脊髓外囊肿并发感染。脊髓肿瘤分为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等。上皮样囊肿多发于腰部,也可见于颈段和腰段。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障碍,尚有疼痛,属于肿瘤所在部位水平的神经根损伤及此水平以下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易发生继发感染,以及脑膜炎。既往确诊,主要依靠脊柱X线平片和脊髓碘油造影。目前核磁共振检查。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

中医预防及保健

脊髓外囊肿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术后可结合中药康复治疗。

img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