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巧摘间盘治腰痛
腰腿痛在临床上很常见,与运动系统有直接关系者以损伤和退行性变为多见,其中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具代表。腰椎间盘突出是腰部慢性累积性损伤,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由于急性腰部扭伤、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临床表现有下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胀,感觉减退,跛行或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及肢温低。体检发现腰部及坐骨神经干压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少数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可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功能受损表现。除体格检查外,还要借助特殊检查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常用的方法有腰椎X线拍片,此法对间盘突出确诊率低,主要起筛选作用。进一步检查是脊髓腔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由于CT、MR的出现,此方法已逐步被淘汰,目前用CT或MR检查便可明确诊断。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许多种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非手术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或保守疗法,即物理治疗:包括卧硬板床、红外线治疗、牵引、按摩推拿和药物疗法。治疗后可使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约50%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有效。另外则是手术治疗,有椎板单开门或双开门减压术,或椎板切除加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可满意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症状,80%~90%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而10%~20%的病例仍感腰腿部有牵扯性疼痛或麻木;另外50%左右的患者术后诉腰无力或酸痛现象。因此,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更简单更有效更方便且创伤小、痛苦少的治疗方法。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入间盘溶解髓核,收到一定疗效,由于此物为蛋白质,注入人体后可在极少数患者中引起过敏反应、剧烈腰痛、腰肌痉挛,还可能引起横断性脊髓炎,造成截瘫,尽管极为罕见,已足以让人闻而生畏。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用胶原酶溶解髓核,即用一根细针将溶解酶注入间盘或间盘突出的硬膜外部,使突出间盘溶解退化,以达到减压目的,但胶原酶溶解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后腰痛加重,其原因是注射药后间盘内压增高,加重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所致,此外,与药物引起组织炎性刺激也有关系,有时亦可造成神经根的损伤。
20世纪80年代初,介入放射学与微创伤治疗的发展,国外学者采用经皮肤穿刺摘除椎间盘(简称PLD),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末亦成功地开展这一微创手术,疗效稳定可靠。其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20~40分钟),操作方便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无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因此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高(有效率达85%~98%),费用低,易接受。
PLD的手术设备要求:带电视的X线透视机一台,特制的椎间盘切割器一套,负压吸引器以及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医生。手术时,手术者在电视透视的引导下,确定穿刺间盘平面,进行局部麻醉,将特制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盘,再沿穿刺针引入间盘切割器,将切割器接上负压吸引器进行切吸,整个手术时间20~40分钟。其机理是将髓核摘除行椎间盘机械性减压,大多数患者手术一结束,症状就可减轻或消失,尤其是在症状重的患者中更是如此。
PLD和胶原酶溶解髓核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基本相同:①持续性下腰脊痛、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且至少行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者。②神经系统损伤,如感觉异常、反射异常、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肢温低、一侧或两侧下肢活动受限。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均经CT或MR明确诊断,且临床症状与CT或MR表现一致。禁忌证:①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腿疼痛。②椎间盘突出游离至椎管内。③CT发现突出的间盘完全钙化、骨化或后缘有游离骨片,严重的骨性椎管狭窄。④有严重心、脑、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倾向。⑤有精神异常患者。
随着切割器械不断改进和PLD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优点会被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但由于有上述禁忌证存在,PLD并不能完全取代外科手术,而只是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之间增加了一个危险性较小,损伤小,疗效高的第三种选择。因此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应采用三步法。即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牵引、或口服消炎止痛中西药治疗,如无效则采用第二步治疗,即PLD,对不适合PLD或PLD治疗无效者,则可选用第三步治疗,即外科手术治疗。对首选外科治疗无效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亦可再选用PLD治疗。因此有时两者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