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应对
案例引导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被毁,灾难给灾区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无法估量。
问题:地震灾难对汶川、北川人民的心身健康有哪些影响?
一、应激的概念
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1936)首先提出“应激”这一概念。“应激”一词源自英文stress,意为“紧迫、逆境反应、紧张、压力、应力”。Selye认为,所谓应激是指动物在外界和内在环境中,一些具有损伤性的生物、物理、化学以及特种心理上的强烈刺激作用于机体后,随即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或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
二、应激过程
应激过程包括应激源输入、应激中介、应激反应、应激后果四个过程。应激过程模式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心理应激过程模式图
(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能引发应激反应的刺激或环境要求。生活中有大量的应激源,但只有能引起人们紧张感的客观刺激或外界动力的被视为应激源。应激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外部物质环境
外部物质环境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有寒冷、酷热等。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
2.个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感觉剥夺、营养缺乏、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
大量事实说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具有应激性。尤其亲人的离丧常常是更加引人注意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产生明显躯体症状。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1.认知评价过程
应激中介是个体从自我的角度对应激源进行认知和评价的过程,即认知评价,它是心理应激的中间环节,也是其重要环节。对同一个应激源可因个体对其认知评价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
认知评价过程分为两个方面: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如果个体在初级评价中感到刺激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则不发生应激反应。一旦得知与自己有利害关系,个体立即会对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的能力作出估计,这就是次级评价。如果评价个体有能力应对,则应激反应程度低,如果评价为个体没有能力控制,则应激反应强烈。
2.认知评价的影响因素
由于认知评价是认知加工过程,个体的认知及应对能力不同,会对同一应激源作出不同评价。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应激源、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及自我调节机制。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对应激源作出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是随着生物进化而产生的一种保护应激的心理反应。常见以下几种反应。
1.情绪反应
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相同事件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不同,情绪反应也不同,常见的情绪反应有恐惧、焦虑、抑郁。
2.行为反应
当应激引起的唤醒超过调适水平,躯体协调行为技能及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损害,更有甚者,为回避应激源而逃离现场、辞退职务,甚至厌世自杀。另一方面,机体为缓冲应激对个体自身的影响,摆脱心身紧张状态而采取应对行为策略,以顺应环境的变化。常见的行为反应有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3.生理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以及最终影响心身健康的中介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时,应激信息进入大脑,经认知评价后由下丘脑进行处理。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导致中枢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心理、躯体及内脏功能改变,导致非特异系统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营养功能则降低。
(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当应激源作用强烈或持久时,冲动传递到下丘脑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经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抑制分解蛋白质和脂肪,升高血糖,增加游离脂肪酸,为机体应对应激提供必要的能量。
(3)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但是,长期较强烈的应激会损害下丘脑,造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使内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降低淋巴细胞的数量和作用,导致机体缺乏对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
总之,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中介,心理应激因素引起生理反应,并由此诱发身体器官的病理变化而导致心身疾病。应激反应生理变化如图3-2所示。
图3-2 应激反应生理变化模式图
4.应激的结果
应激的结果可以是适应良好,也可以是适应不良。适度的应激能促进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躯体的健康及人格的成熟。长期的超强度的应激则使人心理难以适应,甚至导致心身疾病、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三、心理应激与护理工作
任何疾病都是一种应激源,都可能引起病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改变。病人住院后,生活环境及个人角色的改变(从正常人转变为病人),又给病人增添了新的应激因素,可能诱发新的疾病,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对病人不仅要重视治疗,重视护理,亦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
(一)病人心理应激反应表现机制
病人产生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力,也能够引起病人对疾病的重视,有助于病人积极配合诊断和治疗,但是病人应激反应过强,易发生心理失衡。一方面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甚至不配合诊疗和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使病人生理或病理改变,降低免疫能力,加重病情。
(二)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的处理
帮助病人将心理应激反应调到适宜状态,是医护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医护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病人提供帮助。
1.改变认知水平
通常情况下,心理的失衡,总是以对现实的歪曲理解为基础,往往从一个片面的或极端的角度来推断现实事物。医护人员应让病人知道有关病情及检查治疗方案,使病人形成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知,减轻其焦虑、恐惧,以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病人住院后,或多或少都会精神紧张,尤其是针对自己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听医生和护理工作者的,病人感到自己对各种事情失去控制,于是激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觉得自己情况很糟,活不下去了。这样长期下去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应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转移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的心理焦虑及紧张情绪,使病人在精神压力不大或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完成治疗。
3.提供社会支持系统
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在生活上关心病人,给予适当的照顾,对于病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使病人密切配合治疗。
4.对症状的处理
对于应激反应过强、焦虑、紧张、恐惧的病人,应给予心理放松护理,必要时用镇定镇痛剂等对症处理。对因疼痛而心理应激反应过强的病人,可给予镇痛剂,还应转移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降低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对于表现为意志消沉抑郁的病人,应给予适量抗抑郁剂,并给予精神激励措施,使病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医护人员要主动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过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