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护理工作者的角色心理
一、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角色
护理工作者角色是指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护理工作者是医疗卫生系统中受过护理专业教育,掌握护理理论、技能和病房管理知识,并具有卫生保健、预防工作能力的人员。个体一旦按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行为,就进入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角色,护理工作者职业角色可概括如下。
(一)照顾者
在临床工作中,照顾病人,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是护理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二)管理者
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有管理的职责。护理领导者管理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组织护理工作的实施,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普通护理工作者管理病人和病区环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三)教育者
护理工作者在许多场合行使教育者的职能。在医院,他们要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知识,同时有带教护生的任务;在社区,他们要向居民宣传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在护理学校,他们要向护理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病人权益的保护者
护理工作者有责任帮助病人理解来自各种途径的健康信息,补充必要信息,帮助病人作出正确的选择。保护病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害。
(五)协调者和合作者
护理工作者与护理对象、家庭和其他健康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和支持,更好地满足护理对象的需要。
(六)示范者
护理工作者应在预防保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示范作用。如不吸烟,讲究卫生,加强体育锻炼等。
(七)咨询者
护理工作者有责任为护理对象提供健康信息,给予预防保健等专业指导。
(八)研究者
开展护理研究,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以及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领域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完善护理理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九)改革者和创业者
护理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护理的服务方式,扩大护理工作范围和职责,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护理工作者职业角色化过程
(一)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期待
从心理学角度讲,角色期待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历史条件下,对人们内在的素质之外行为的主观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护理工作者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一样都有社会期待,而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期待主要来自于工作中的合作伙伴——医生及护理服务的对象病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者角色的期待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1.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期待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者个体的角色要求会越来越高。护理工作者不仅要负责治疗操作,而且要宣传健康及防病治病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努力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期待,被病人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1)对护理工作者思想品质的期待。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是倡导爱心、奉献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除了要有专门的医学、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并和病人充分合作,才能使病人把护理工作者当成朋友、当成亲人,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病人期待护理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专业,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随时为病人着想,对病人体贴入微、服务周到,当病人需要时,能随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2)对护理工作者职业形象的期待。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形象美是形式和意向的有机结合所呈现出来的美。病人期待身边的工作人员衣着颜色、样式大方、简洁,给人以舒适、稳重的感觉和美的享受。期待护理工作者语言谨慎、讲文明懂礼貌、文雅有度、举止端庄大方、经常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3)对护理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期待。随着现代化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治疗仪器的使用,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和身心健康质量大大提高了。如果设备虽然先进,但操作不熟练,条件虽然优越但不能科学、有效地运用,都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病人期待护理工作者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临床应对能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做到博学多闻,工作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去探求最佳治疗护理方法。
(4)对护理工作者心理品质的期待。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品质包含职业道德、善良、爱心和同情心。一个没有同情心的护理工作者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一个没有爱心的护理工作者,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发生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病人期待护理工作者心胸开朗豁达,富有感染力,善于观察病情,有同情心,自强、自尊、自爱,性情沉稳,思维敏捷,干练果断,不把工作及个人生活上的不愉快发泄到病人身上。
2.医生对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期待
医疗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治疗疾病整个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二者是建立在一种“并列—互补”的新型医护关系下的合作伙伴。因此,医生对护理工作者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以满足病人恢复健康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1)对护理工作者思想品质的期待。在工作中护理工作者与医生接触最密切,护理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医生的工作、心态以至于行为,尤其是护理工作者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会给医生的诊疗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医生期待护理工作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护理专业,有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尊重、爱护病人,能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无论贫富贵贱,均一视同仁;对工作精益求精,极端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观向上,开朗,能给医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2)对护理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期待。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是评价护理工作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护理工作者具备了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与医生合作,只有护理工作者具有了高超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在为病人提供各项技术操作时实现舒适、安全、有效。因此,医生期待护理工作者有扎实、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有能力对病人的治疗提出合理化建议。
(3)对护理工作者人文科学知识的期待。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在医院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还需要将护理服务扩展到社区和社会,为健康的人群提供保健。因此,医生期望护理工作者除了具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外,还要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如美学、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评估、分析和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最大程度的健康。
(4)对护理工作者沟通技巧的期待。护理工作者是医疗保健机构中的重要成员,在进行护理服务时,既需要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专业性人际关系,也需要与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其他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因此,医生期望护理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解决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预测及不可预测的问题,尤其是能与医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病人面前尊重医生的工作,注重树立和维护医生的形象与威信,为医生的诊疗活动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5)对护理管理能力的期待。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以使护理子系统得到最佳运转,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任务的完成。护理管理保证病房井然有序、整洁安静,各种设备、物质保持在随时备用和性能良好的状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病人心身在最佳状态接受准确、及时而连续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医生期望护理工作者要敢于和善于管理,能够充分地发挥病区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作用,以保证医疗护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护理工作者的角色学习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角色权利和义务。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就是护理工作者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1.护理工作者角色的权利
(1)有要求护理工作同一性的权利。护理工作的同一性是指工作的对象都是饱受疾病痛苦的病人,病人由于忍受病痛而常常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他们希望患病期间获得最好的治疗、最好的护理,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又由于病人的知识差别,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活动、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提出的要求也不同。这就是要求护理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在差异中求同一,选择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护理方案。拒绝病人不合理要求。要求同行合作,共同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护理需求。
(2)有要求病人配合操作和维护自身职业形象的权利。病人和医护人员本身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疾病的康复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共同参与,病人配合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治疗效果。护理工作者有要求病人配合护理操作的权利。同时护理工作者在其工作过程中,也有维护自己职业的权利。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外表、思想语言、行为、知识等,不仅对病人的身体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对护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拒绝执行不合理治疗措施的权利。护理工作不再从属于医疗工作。护理作为恢复病人健康的手段与医生的治疗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为病人康复共同合作的过程。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对病人的康复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对于医生的用药,要做到认真核对,对于不合理用药,有权提出质疑,对于危害病人的行为有权拒绝执行操作。
(4)有享受继续教育和科研的权利。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护理工作者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护理工作者有要求继续教育和科研的权利,以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使其终身接受继续教育。
2.护理工作者角色的义务
护理工作者的义务是其对病人、集体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是病人、集体和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活动中行为的基本要求。护理工作者角色的义务包括以下方面。
(1)忠于护理事业,为病人提供最佳护理的义务。护理工作者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忠于这个职业,忠于病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病人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护理工作者,那么护理工作者就要热爱护理工作,忠诚地对待病人,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不论病人身份、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经济能力等,护理工作者均应全心全意为其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2)维护病人权益的义务。护理工作者是病人的天使,被赋予了温柔、善良的职业形象。因此,在护理活动中应当将病人的病情、护理措施等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并注意谈话的技巧性、病情介绍的真实性、用药治疗的合理性,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而当出现有损病人利益的行为时,护理工作者应挺身而出,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尊重病人和为其保密的义务。护理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既要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观察病人的心身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做到正规、严谨、轻柔、熟练,又要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病人的个人信仰、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严格执行医疗性保护制度,保护病人的隐私和秘密。
(4)提高业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义务。作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因此护理工作者有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义务。同时,护理工作者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参与国家和社会公益救助活动并服从调遣的义务。
(三)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认知
自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护理工作者除了承担执行医嘱、照顾病人的职责以外,还负担着多种任务。
1.照顾与关怀的任务
无论社会、医学、护理发展到哪一个阶段,照顾都将是护理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护理工作者应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术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为人性、科学的照顾。正是这一点,护理工作者才被认为是天使,护理工作才被看做是崇高的职业。现代护理,提倡高质量的同时,以“关怀”为核心,提供心理支持与关怀,通过态度和言行来表达对病人的关心。在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同时,满足其心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恢复健康,返回社会。
2.执行与监督的任务
医生的治疗计划中有很多是通过护理工作者的协作配合完成的。为了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的同时,应监督治疗措施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沟通与保护的任务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工作者与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以及其他从事健康保健工作的人员紧密合作,并有效地协调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工作,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和病人,在照顾、安慰、指导、决策等方面,进行沟通。沟通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护理的效果,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医疗秩序和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4.决策与管理的任务
护理工作者在实施任何护理行为前,如对病人进行评估,作出诊断,评价护理效果等,均需运用决策技能,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最适合病人的护理计划。做决策的形式包括由护理工作者独立完成、与其他护理工作者共同完成、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完成。医疗、护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每一个护理工作者的管理与协调。如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人力、物质资源,满足病人的需要。此外为服务对象安排病房、制订护理计划、组织诊疗和实施护理措施等,均需要运用管理知识。
5.咨询指导的任务
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重视促进健康和维持健康的信息,特别是病人,更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疾病、治疗、预后的信息。由此,在护理领域中,又增设了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学科,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对病人的躯体疾病提供治疗性服务,告诉病人有关疾病、治疗、预后的情况,还要进行有关健康和疾病知识的咨询与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和应对心理应激或社会问题,提供心理关怀服务。
6.教育与学习的任务
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承担着教育的任务。一方面,护理工作者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健康的概念、疾病发展情况,病人的自理活动等,传授疾病的预后和康复等知识;另一方面,护理工作者之间要相互学习,并向下一级护理工作者传授自己实践中的经验。同时,参与临床带教,帮助实习护生、新护理工作者尽快进入护理角色,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巩固和提高护理的专业地位。因此,护理工作者要不断接受在职训练和继续教育,增进对护理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习的重点主要是临床职业技能,同时学习各种理论作为发展技能的基础,如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班、学术活动等,以达到知识全面化。
7.研究与改革的任务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工作,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伦理等各领域的问题是护理工作者的任务。护理研究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是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护理工作者可以帮助专门的研究人员收集资料,以完成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实践中通过应用来检验护理研究成果,以推动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护理工作者的角色失调
护理工作者角色会随着疾病的进程不断变换,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却又常常被人误解的工作。21世纪,人们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在这种种的压力下,护理工作者往往心身俱疲引发角色失调,而护理工作者是医院这一社会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护理工作者角色的失调必然影响整体护理质量,进而影响医院的声誉。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由于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个角色又承担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履行角色行为时,角色与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之间常发生冲突,并引起角色紧张。如一位护理工作者正在病房参与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突然接到孩子生病的消息,要她迅速回家。此时,抢救病人是她护理工作者角色赋予的职责,而立即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是她做母亲不可推卸的另一角色责任。
2.角色缺如
角色缺如是指护理工作者不能进入角色去对待病人和工作。可发生在病人不配合、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或发生在病人因角色转变不当而出现异常行为表现时。有时也发生在护理工作者个人心身健康状态欠佳等情况下。例如一位刚住院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当他对护理工作者述说夜间因疼痛及对疾病的恐惧,难以入睡时,病人的本意是希望得到护理工作者的同情和心理支持,但护理工作者却说:“得病哪能不痛苦,癌症是世界性疑难杂症,害怕也没有用,谁也没办法。”这位护理工作者在此时就没有表现出与其角色相适应的行为。
3.角色减退
角色减退是指护理工作者已经进入角色,由于强烈的感情需要,或因环境、家庭、工作等因素,或由于正常社会角色的责任、义务的吸引,护理工作者角色行为减退。此时,护理工作者可表现出对护理对象或护理工作漠不关心或不重视,从而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甚至影响病人的康复。例如,一位护理工作者因为和家人发生矛盾,而情绪低落,工作不能集中精力,在监护病人病情时,没有发现心率的变化,致使该病人的生命出现危机。这就是家庭角色冲击了护理工作者的角色,造成该护理工作者角色减退的表现。
4.角色强化
角色强化是由于长期从事护理病人的工作,有的护理工作者会不自觉出现一种定势心理。视自己为“母亲”或“照顾者”,把护理对象视为“弱者”和“被照顾者”。例如,对于慢性病病人,护理工作者本应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护理与自护。而有的护理工作者则认为病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把自己当成是护理活动的决定者、主宰者,认为病人要完全听从护理工作者的安排和护理,被动服从,这是角色行为增强的一种表现。
三、影响护理工作者角色的因素
(一)护理工作者的人格因素
有时,护理工作者会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人格色彩进入护理工作,人格差异会使他们处事、对待病人的态度方法不同,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如一个人格内向的护理工作者,在病人面前表现得寡言少语,外表冷淡,对病人的反应不明显,这样病人就可能会认为该护理工作者对其不关心不重视,使病人质疑护理工作者,从而影响护患关系及正常的护理工作。
(二)护理工作者的个人工作经历
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经历对其角色适应也会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刚参加工作的护理工作者,由于刚跨出校门,期望值较高,有较强的成就感,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能力,一旦遭受挫折后,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护理工作者角色的扮演;相反,一个有较多工作经历、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者面对应激则会显得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三)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专门人才的特色教育。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态度的教育,而职业态度的教育,则是护理工作者角色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具有积极的职业态度,护理工作者才能在职业角色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若职业教育不良,则会影响护理工作者职业角色的发展。
(四)社会支持不足
当今的护理工作者,尤其是接受了高等护理教育的护理工作者,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有着充分认可。然而,现实中人们受传统习俗、社会偏见的影响,对护理工作者角色的社会职能作出较低评价,这就可能对护理工作者角色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目前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而已,而实际工作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工作者,却对自己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目标,他们由衷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来自于社会低期望值的各种议论,会使一些护理工作者产生消极情绪,而产生角色失调。
护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是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后勤人员等,由于经验上、认识上的差别,有时会有矛盾产生,尤其是当护理工作者遭到误解,甚至受到人身攻击时,很容易产生委屈、压抑等心理问题。此时如得不到同事、亲人、朋友的宽慰、理解和支持,就会引发护理工作者角色行为的失调。
四、护理工作者的角色适应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学会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适应护理对象、适应护理环境、适应护理工作的强负荷等。
(一)适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加强护理工作者职业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培养,是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适应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培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专业课学习中加强对护理发展史的学习,学习护理前辈的创业精神,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2)进行岗前心理教育,实施心理引导,树立做好护理工作的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
(3)激发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潜能,通过成功的护理个案总结,让护理工作者认识到其工作的价值,塑造良好的职业心态。
(4)结合当期市场经济的形式进行教育,以适当的职业危机感刺激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进取意识。
(二)适应护理对象
护理工作者为护理对象所提供的专业性帮助,有助于护理对象的康复,但如果稍有不慎也会给护理对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快适应护理对象,确保护理质量。
(1)了解护理对象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访谈或测试了解护理对象的特点,以便采取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
(2)了解护理对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与社会的需要。
(3)提高护理观察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4)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与护理对象及家属的交流合作。态度要真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三)适应护理环境
不同病区以及病种的工作负荷不同,护理工作者紧张的程度也不同。护理工作者应学习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1.危重病区
在心血管病房、急诊室和监护病房工作的护理工作者,除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本领外,还要掌握应激的自身心理调节。既能“急中生智”,应对紧张局面,又能在事后及时放松,与环境保持一致。
2.慢性病区
在慢性病区如消化病房、呼吸病房、小儿科、中医病房等,由于病程长、相互接触时间多,护理工作者应平和、温良,以能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
3.传染病区
在传染病房,护理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传染病的消毒护理知识,切实做好隔离防护,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恐惧心理。
(四)适应护理工作的强负荷
护理工作负荷轻重,往往由护理工作者的数量、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工作病区的性质决定。因此,护理工作负荷的适应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干预。
(1)医院应合理增加护理工作者编制,合理调配人员,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
(2)管理中应切实重视护理工作,努力改善工作,改进护理装备,为护理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将护理工作摆到与医疗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3)在健康服务中,加快培育和拓展护理市场,使护理工作成为真正的终身职业。
(4)护理工作者应做好职业心理调节,学会有计划工作,巧妙交替脑力和体力劳动,尽可能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