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风湿热的手纹特征
风湿热是一种急性结缔组织疾病,常累及关节和心脏。本病在我国属于多发病,东北、华北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并与潮湿有关。初次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一、病 因
风湿热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密切关系,这是由于风湿病的流行季节及分布地区与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的流行和分布有关。风湿热发病前,病人常有急性咽喉炎或扁桃腺炎,风湿热病人的咽部可培养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可查出抗溶血性链球菌的各种抗体,但本病并不发生在链球菌感染的同时,而是在感染两周后发病,所以人们认为风湿热是人体对链球菌感染所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病 理
风湿热是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心脏瓣膜、关节、血管及浆膜等处的改变最为明显。按其病变发生过程可分为渗出期、增殖期和硬化期。渗出期出现胶原组织分裂、肿胀,形成玻璃样和纤维样变性,经过l~2个月后,进入增殖期。增殖期可出现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体,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经过3~4个月后,进入硬化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或形成瘢痕组织。风湿病常累及心脏,表现为全心炎,在心肌中形成“风湿小体”。心内膜炎时,心瓣膜肿胀、增厚,瓣膜炎症反复发作,招致瓣叶交界处粘连,瓣膜增厚、硬化,造成瓣膜口的狭窄或闭锁不全,最后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三、临床表现
发病前2周可有急性咽喉炎或扁桃体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关节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皮肤环形红斑、舞蹈病等。发热多为不规则低热或中度发热,呈弛张热或持续性低热,常伴有多汗、乏力、苍白、食欲不振等。关节炎表现为游走性、多发性,常侵犯膝、踝、肩、肘、髋等大关节,呈对称性,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及运动障碍,炎症消退后不遗留关节畸形和功能改变。心肌炎常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尖搏动弥散,心脏听诊时出现第一心音减弱、钟摆律、奔马律,由于左心室扩张,在心尖部可听到轻度收缩期杂音及柔和的舒张期杂音。心电图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过早搏动、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等。心内膜炎时心脏听诊可有轻的柔和的杂音。环形红斑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呈红色环形,大小不等,中心肤色正常,持续时间较短,时隐时现。舞蹈病表现为激动不安与不自主的、不协调的、无目的运动。
四、手纹特征
主要表现为近侧横曲线出现十字纹、井字纹,也可出现干扰线,甚至断裂。远侧横曲线浅淡,或呈波浪形。中指下部色泽晦暗、纹理杂乱,当心脏发炎时,此部位色泽偏红,有红白相间的斑点,斑点有略微凸起的感觉。中指丘平坦、凹陷、色泽暗红或苍白伴有杂乱纹理。掌部atd角有增大趋势,掌部a-b嵴线数减少(图7-9)。
图7-9 风湿热手纹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