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原发性肝癌的手纹特征
原发性肝癌是从肝细胞本身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所发生的癌肿,是在我国常见的一种癌肿,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及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30~50岁为最多。
一、病 因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化学物质、营养不良、寄生虫等因素有关。临床上50%~80%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肝硬化时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纤维化后,肝细胞为了机能代偿而呈现再生状态,如果再生过程不能被生理机能控制,细胞的过度增生将演变成为癌细胞。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研究表明,在食用含黄曲霉毒素较多的发霉谷物的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较高。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和偶氮苯类能引起肝癌。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可能为肝癌的形成提供条件。感染中华分枝睾吸虫病的人,可使胆管上皮细胞增生,逐渐发展成胆管细胞癌。
二、病 理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变化根据大体形态可分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结节型最常见,肿大的肝脏内含有许多不规则且大小不等的癌结节,其直径一般在l~6厘米,癌结节与正常肝组织界限清晰;巨块型的特点是肝脏极度肿大,癌肿形成巨大肿块,肿块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见于肝右叶;弥漫型最少见,肝脏体积正常或缩小,癌肿呈弥漫性小结节状,并有结缔组织广泛增生,形态与肝硬化相似。根据显微镜观察,原发性肝癌的细胞分型可分为三类即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癌。原发性肝癌发生转移最早和最常见的方式为肝内血行转移,其次为经淋巴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此外,也可直接浸润膈及胸腔,或癌细胞脱落植入腹腔等,还可通过血及淋巴转移至肺、骨骼、脑及肾上腺等处。
三、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出现肝区疼痛、发热、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肝区疼痛是主要的症状,疼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数呈持续性的钝痛和胀痛,也可呈短暂的针刺样痛感或剧痛,肝区疼痛可随呼吸、咳嗽、活动等因素加重。突发性右上腹部剧痛并伴有休克,多因癌肿破裂或血管被侵蚀损坏引起腹腔出血所致。发热多数呈持续性低热,无畏寒、寒战,少数病人可有不规则高热。肝脏肿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黄疸一般属轻度或中度,随着病情的发展黄疸可逐渐加深。产生黄疸的原因有是癌组织侵及肝内主要胆管或癌肿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压迫肝外胆管,另外,肝组织被破坏产生肝细胞性黄疸也是重要原因。原发性肝癌的腹水进展较快,多属血性或为草黄色,部分呈胆汁色。腹水形成的原因包括肝癌多数伴有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癌组织压迫门静脉、门静脉血栓或瘤栓形成等因素,肝表面的癌肿结节破裂,或癌肿转移至腹膜,则常出现血性腹水。原发性肝癌常伴有消瘦、恶心、呕吐、鼻衄、牙齿出血、皮肤淤斑等,严重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化验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是当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特异的方法。甲胎蛋白是人类胎儿时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当成人肝细胞恶变后又可重新合成这一蛋白,但由于在孕妇、新生儿及睾丸或卵巢的生殖腺肿瘤也可出现,所以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相对特异的指标。超声检查可见原发性肝癌结节表面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结节,癌结节内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超声还可显示肝静脉、门静脉、胆道系统内癌栓及附近淋巴结转移情况。
四、手纹特征
大鱼际曲线可出现断裂或岛形纹。小鱼际斜线呈蛇形、波纹形改变或与大鱼际曲线相交。近侧横曲线与大鱼际曲线夹角区域出现松弛、凹陷、色泽晦暗或青褐色凸起的斑点,斑点界限模糊不清、暗淡无光,此区还可出现米字纹、岛形纹或杂乱纹理。双手大鱼际区和小鱼际区可出现粉红色斑点和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浅红色即肝掌的表现。部分病人指端斗形纹出现率增加,也可出现掌纹嵴线离解现象(嵴线离解是嵴线发育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嵴线断裂成短的、弯曲的小片段,以杂乱的无序的形式取代正常的纹理)。a-b嵴线数增加,大鱼际区和小鱼际区真实花纹出现率增加(图7-20)。
图7-20 肝癌手纹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