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嘈杂证

治疗嘈杂证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嘈杂,是指病人自觉剑突下饥嘈不适,时作时止,莫可名状。临床拟用加味左金丸随证加减,效果常佳。病案举例:张某某,女,72岁,2007年12月2日初诊。曾就医多处,疗效不显,症状时轻时重。证属脾胃不健,肝木克土,寒热夹杂,升降失司之嘈杂证。二诊:2007年12月30日,诸症明显好转,宗前方随证加减,继服用10剂。随访至2008年6月,未再复作。

五、加味左金丸(自拟)治疗嘈杂证

嘈杂,是指病人自觉剑突下饥嘈不适,时作时止,莫可名状。诚如张景岳所云:“其为病也,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中懊!,莫可名状,或时作时止,或食已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其病机多为肝气不舒,气郁化火,犯胃伤络;抑或因内伤饮食,过食辛辣;或脾虚失运,痰湿内停;或气血亏虚,胃失濡养。病人就诊时,常诉“心烦”、“心慌”,“心悬悬似饥状”如不细心诊察,往往漏诊、误诊,医者慎之。临床拟用加味左金丸随证加减,效果常佳。

基础方:黄连、柴胡、砂仁、陈皮、红豆蔻、甘草各10g,蒲公英30g,吴茱萸3g,煅瓦楞子25g。方中黄连苦寒,凉肝火,清胃热,伍以辛热吴萸,辛开苦降,解肝郁,泄胆热,和胃气,止吐酸;蒲公英性味苦寒,清热和胃;甘草、砂仁行气调中;柴胡、陈皮疏肝理气;瓦楞子、红豆蔻和胃制酸。偏寒者加丁香、白豆蔻、干姜;热甚者加白花蛇舌草、黄芩;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胃阴不足,口干舌红者加石斛、麦冬、沙参、生地;呃气频频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如湿痰气滞,纳呆食少,舌苔白腻者加厚朴、苍术、谷麦芽、神曲、鸡内金、藿香;若泛吐酸水甚者加乌贼骨、浙贝母、炙刺猬皮。

病案举例:张某某,女,72岁,2007年12月2日初诊。自诉“心烦”,甚则“心烦欲死”,1年有余,曾就诊多所医院,经医技检查,B超提示:胆囊炎;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左室肥厚劳损;电子胃镜检查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曾就医多处,疗效不显,症状时轻时重。刻诊:剑突下处,烦而难受,时有火辣感,呃气频频,日作数次,晚间尤甚,伴烦躁易怒,肢软乏力,纳呆食少,睡差多梦,大便日1~2次,溏而不爽,尿黄,口干,舌红、苔微黄,脉弦。证属脾胃不健,肝木克土,寒热夹杂,升降失司之嘈杂证。拟用:黄连、砂仁、柴胡、厚朴、党参、法半夏各10g,吴茱萸3g,乌贼骨、沙参各15g,麦芽20g,蒲公英20g,6剂,日1剂。

二诊:2007年12月30日,诸症明显好转,宗前方随证加减,继服用10剂。并嘱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过咸过甜、浓茶、烟酒及酸性食物。随访至2008年6月,未再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