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胃 痛(充血性胃炎/局部萎缩)
刘某某,女,45岁,1992年2月29日初诊。患者近年来胃脘部胀塞不适,隐隐作痛,尤以晚饭后胀痛加重,呃气稍舒,如呕吐部分食物则痛减,为减轻症状,患者常以指探吐助呕,所吐之物常有馊味。伴头昏,肢软乏力,心烦易怒。月经退后,量少色淡,夹少许瘀块,经期腰腹胀痛。舌淡苔白稍厚,脉弦细。曾就诊于多所医院,疗效不甚显著。武汉某医院胃镜报告:胃体黏膜红白相间,垂直部花斑样改变,分泌物清稀;胃角形态正常;胃窦黏膜红白相间,部分黏膜花斑样改变。提示:充血性胃炎/局部性萎缩;肝功能正常;血压100/60mmHg。证属脾胃虚寒、气滞血瘀之胃痛,治宜益气温中,行气化瘀。
方用:桂枝、广木香、党参、吴萸、法半夏、厚朴、莪术、玄胡各10g,白豆蔻5g,干姜8g,丹参15g,枯矾3g。5剂,日1剂,水煎两次服。
二诊:1992年3月7日。胃痛止,晚饭后胃脘胀塞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6剂,精神转佳,饮食增多。为巩固疗效,方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佛手、莪术、蒲公英做丸,调服2个月。1993年8月24日追访,一切尚好。
附录:枯矾,味酸涩性寒,有和胃降逆,清化湿热,利胆止痛之效,尤其止痛效力最为突出,适当配伍,可治呕吐、泄泻、胃痛、腹痛、胁痛等症。对现代医学的胆囊炎、胆石症、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效。应用时的关键是患者舌苔呈厚腻状,无论是白腻或黄腻,用之往往获效。要注意的是,该药一定要煅烧至黄色为度,用量以1~3g为宜。
(原载于《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