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痿证(多发性硬化症)

痿证(多发性硬化症)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某某,女,55岁,2007年2月26日初诊。因下肢麻木无力,在某医院住院10天无效,转武汉某医院经CT、磁共振、肌电图、血液等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经专家会诊疑为多发性硬化症。又治疗10天,亦无效,转诊中医。拟用:鹿角胶(烊化)、丹参、牛膝各15g,熟地、鸡血藤、巴戟天、杜仲、当归、白芍各10g,黄芪30g,细辛3g,蜈蚣1条,8剂。三是物理温热作用。

四十一、痿证(多发性硬化症)

冯某某,女,55岁,2007年2月26日初诊。腰以下肢体麻木不仁,软弱无力26天。因下肢麻木无力,在某医院住院10天无效,转武汉某医院经CT、磁共振、肌电图、血液等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经专家会诊疑为多发性硬化症。又治疗10天,亦无效,转诊中医。刻诊:腰以下肢体麻木不仁,脐腹部有如紧束感,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艰难,精神稍差,纳呆食少,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寒湿痹阻经络之痿证,治先以益气活血,温散寒湿为法。

拟用:黄芪、薏苡仁、白芍各30g,茯苓50g,鸡血藤、牛膝各20g,川芎、防己、甘草各10g,丹参、苍术、木瓜各15g,日1剂,8剂。外用樟树叶一把,生姜、艾叶、葱各100g,煎水趁热熏洗患处,以助温通经脉。

二诊:2007年3月12日,麻木症状有所减轻,双下肢怕冷,宗前方去防己加附片10g,细辛3g,生姜5大片温经散寒,继服8剂。

三诊:2007年4月1日,腰膝酸软,膝以下肢体麻木减轻,肌力尚可,行走基本恢复正常,舌苔白中厚稍腻,脉沉细弦。治宜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温通经脉。

拟用:鹿角胶(烊化)、丹参、牛膝各15g,熟地、鸡血藤、巴戟天、杜仲、当归、白芍各10g,黄芪30g,细辛3g,蜈蚣1条,8剂。复诊:现仅双足有胀麻感,精神、饮食、肌力均恢复正常。宗前方加赤芍10g,红参5g以10剂量作小蜜丸,日服2次,每次20g,以巩固疗效。

【按】樟姜葱艾温浴法是早年学医时从民间学得的,药浴中的樟树叶有祛风燥湿,行气除痹之功,葱、姜、艾叶辛温通阳,有散寒止痛之效。药浴是以药物本身之功效,借助沐浴时温热之力,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除痹止痛。

【又按】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药的热力和蒸汽,对病人的皮肤和患处进行熏蒸,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熏蒸疗法的主要作用为:一是药物的渗透作用。中药材经过煎煮后,其有效成分以离子形式溶入液体中,能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是改善局部微循环。人体在熏蒸过程中,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会增快。这就促进了皮肤和肌体的新陈代谢,可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和组织再生。三是物理温热作用。熏蒸可以降低皮肤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可以松解皮肤紧张、肌肉的痉挛和强直,这样可减轻和缓解关节的疼痛。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许多病症,熏蒸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寒性关节疼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等,还有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也不错。再就是,熏蒸对慢性腰腿痛、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效果也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