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双下肢晚间酸胀
方某某,男,52岁,2005年9月14日初诊。双下肢晚间酸胀1年,每晚睡后两下肢,从股至足,酸胀不适,需下床慢步行走,酸胀减轻,每晚反复多次,时轻时重。伴头昏,颈项酸胀,腰脊酸痛,下肢怕冷,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迟。体检:双下肢不肿不红,活动自如,无静脉曲张,皮肤稍有冷感,血压140/80mmHg,血常规、尿常规、血沉、尿酸、ASO、肝肾功能均正常。患者素体阳虚,寒湿阻滞下肢,筋脉气血运行不畅,则下肢酸胀不适,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拟用:熟地20g,附片、白术、甘草、川芎、淫羊藿、独活、鹿角(先煎)各10g,白芍40g,黄芪30g,细辛3g,丹参15g,日1剂,连服6天。外用樟树叶、生姜、葱、艾叶煎汤先熏后洗,日1~2次。复诊诸症明显减轻,夜不再下床行走,肢体转温,宗前方续服6剂,告愈。2006年10月15日追访,后一直未再复作。
【按】《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篇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且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寒湿为阴邪,夜为阴,同气相求,故病甚于夜;静为阴,动为阳,下床活动,求助于阳,故有所缓解。治宜补肾助阳,温散寒湿,活络通经。方中鹿角、淫羊藿壮肾阳以强筋骨;熟地、白芍滋阴血,益精填髓;附片、细辛、独活性味辛热,温经散寒;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丹参、川芎行气活血。辅以樟、姜、葱、艾熏洗,以助活血温通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