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
虽然休克的病因和始动环节不同,但微循环障碍依然认为是休克发生的共同环节。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共同组成(图10-2)。
图10-2 正常微循环的结构图
尽管休克的发生原因不同,但在多数休克的发展过程中,微循环呈规律性变化。以典型的失血性休克为例,按微循环的改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期。
一、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休克Ⅰ期)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又称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
(一)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的主要变化(图10-3)如下。
图10-3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示意图
(1)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等微血管收缩。
(2)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3)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变化特点:微循环缺血缺氧,血液灌流量减少,呈“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状态。
(二)微循环的变化的发生机制
微循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以及缩血管物质的增多所致。当失血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大量释放入血,可为正常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使含α受体丰富的皮肤、内脏和肾小血管强烈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增加,微循环的灌流量急剧减少。而β受体受刺激则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绕过真毛细血管网直接进入微静脉,使微循环的灌流量减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等体液因子增多,也促使全身小血管(心、脑除外)强烈收缩。
(三)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在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一方面引起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等器官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另一方面对于保证重要器官——心、脑血管的血液供应却具有一定的代偿意义。
1.回心血量增加
(1)“自身输血”: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皮肤及肝、脾等容量血管中的微小血管收缩,可短暂、快速地增加回心血量,这种代偿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这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2)“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补充了血容量,这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2.血液重新分布
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血管的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血管口径无明显改变,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量正常或增加,保证了心、脑的血液供应。
3.维持动脉血压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可使外周阻力增高,在回心血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加的共同作用下,减少血压的下降程度,使血压维持正常甚至轻微升高,以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
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主要表现在保证心、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图10-4)。
图10-4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四)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心率加快、血压可正常、脉压减少等。由于脑血液灌流量仍可正常,一般患者神志清楚,但因中枢兴奋性升高可有烦躁不安(图10-5)。
图10-5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此期是休克的可逆期,也是临床上实施抢救的最好时期,若能及时消除病因,补充足够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则休克能很快逆转;否则,休克可进入微循环淤血缺氧期。
二、微循环淤血缺氧期(休克Ⅱ期)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又称休克期、休克进展期或休克失代偿期。
(一)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的主要变化(图10-6)如下。
图10-6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示意图
(1)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等前阻力血管舒张,微静脉等后阻力血管收缩。
(2)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
(3)血流速度显著减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液黏度增加,微循环出现淤血,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为严重。
变化特点:微循环淤血、缺氧,呈“灌多于流”状态,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
(二)微循环变化的发生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更加兴奋,其他缩血管物质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微循环变化的发生机制如下。
1.酸中毒
休克早期微循环持续缺血、缺氧,无氧酵解作用增强,产生乳酸等酸性产物堆积而引起酸中毒。在酸性环境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性产物的耐受性较差,对儿茶酚胺的缩血管反应性降低,前阻力血管表现为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管容量大大增加;而微静脉对酸性产物的耐受性较强,在儿茶酚胺的作用下继续收缩。因此微循环呈现“灌多于流”,淤血、缺氧的状态。
2.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持续的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以及无氧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激肽、腺苷等物质增多,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3.血液流变学改变
因微循环淤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生成增多,使血液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液黏度增加。这些因素进一步引起血流缓慢,加重血液淤滞。
4.内毒素等的作用
内毒素等可诱导一氧化碳生成增多,引起血管舒张,导致持续性低血压。
综上所述,微循环淤血的根本原因是缺氧和酸中毒,而两者又可互为因果,使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反应低下,丧失参与重要生命器官血流调节的能力,机体由代偿逐渐向失代偿发展。
(三)微循环改变的失代偿对机体的影响
1.回心血量急剧减少
(1)“自身输血”停止:进入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等前阻力血管扩张,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微静脉等后阻力血管收缩,大量的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内,不仅“自身输血”停止,而且血管容量明显增加,回心血量减少。
(2)“自身输液”停止:进入微循环淤血缺氧期,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不仅“自身输液”停止,而且组织液生成增多,血液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
2.血压进行性下降
由于血管床大量开放,血管容量增加,回心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最终使心、脑血管的血流量严重减少(图10-7)。
图10-7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失代偿对机体的影响
(四)临床表现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因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进行性下降,引起脑缺血,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因皮肤淤血出现发绀、花斑现象;血压明显下降、脉压缩小、脉搏细速、心率加快;少尿或无尿(图10-8)。
图10-8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主要临床表现
此期休克仍然处于“可逆性”阶段,只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采取补充足够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纠正酸中毒等措施,患者仍可康复;否则,病情进一步恶化进入微循环衰竭期。
三、微循环衰竭期(休克Ⅲ期)
微循环衰竭期(microcirculatory failure stage)又称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DIC期。
此期是休克发展的晚期,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并可发生DIC,故也称DIC期。
(一)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的主要变化(图10-9)如下。
图10-9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的变化示意图
(1)微血管麻痹、扩张。
(2)真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
(3)微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
变化特点:微循环呈“不灌不流”状态,出现DIC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
(二)微循环变化的发生机制
1.微循环衰竭
在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的作用下,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失去反应,导致血管平滑肌麻痹,微血管扩张,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微循环“不灌不流”,处于衰竭状态。
2.合并DIC
(1)由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度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DIC的发生。
(2)缺氧、酸中毒和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3)烧伤、创伤性休克可由于组织大量破坏,导致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此外内毒素可促使中性粒细胞合成、释放组织因子,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4)血液灌流量减少,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感染性休克时,内毒素还可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致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的能力下降,从而促使DIC发生。
休克一旦发生DIC,微循环障碍将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大量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DIC的出血使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凝血与纤溶过程的产物,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将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微血栓使心等重要器官发生梗死,出现心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以上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微循环障碍进一步恶化(图10-10),因此微循环衰竭期治疗极其困难。
图10-10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变化的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循环衰竭
血压进行性下降,升压药难以恢复;脉搏快且细弱,中心静脉压低,静脉塌陷。
2.重要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表现
微循环广泛微血栓形成,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导致细胞受损甚至细胞死亡。重要器官如心、脑、肺、肾等脏器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
应当指出,并非所有休克患者都一定发生DIC,也不是所有的休克必须从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开始,至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再至微循环衰竭期。如失血性休克、失液性休克,常从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开始,逐步发展,若抢救及时,患者可转危为安,并不发生DIC;过敏性休克,常从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开始;而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可直接进入微循环衰竭期,发生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