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由于创新探索性实验是以“课题”为基础,以科学研究的思想为指导的学生实验,并不能在短期内完成,经常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实验,因而不能以“课时”的形式加以规范和要求。鉴于此,以“课题”为主要形式开展的学生创新性探索实验主要适用于长学制学生。此外,在科研道德、学术水平、科研工作者(学生)素质等方面亦有较高要求。
一、科研道德
道德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随着不同行业的特点,产生服从社会整体道德要求的行业道德。科研道德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纯洁的科研动机、高尚的目标,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为科技事业的献身精神。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他人的科学劳动成果,不抄袭、不剽窃。对有用的文献资料、对任何为研究工作提供过帮助的人都应该在论文发表时以作者、致谢或文献引用的形式加以体现。
(2)协作精神。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往往需要多人,甚至是多家单位协同完成,因此每一个参与同一项研究的科研人员都要具有强烈的协作精神,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彼此互通信息,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3)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在科学研究中不能够为了名利而弄虚作假。在合作项目中要依据项目主持单位或科研人员的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
(4)遵守相关研究工作的规章制度,遵守科研纪律。不能利用协作单位或协作人的科研成果搞单项研究。
二、学术水平
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水平是决定科研工作进程、科研成果质量与数量的关键。学术水平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勤奋好学:任何一个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都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需要探索者付出汗水、鲜血乃至生命。
(2)创新精神: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生命力,缺乏创新就不是科学研究。突然的灵感、对事物的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是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但是灵感、直觉或顿悟不能凭空产生,只能来自于对相关领域知识的不断学习、总结和挖掘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生物医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就要做到是某一领域、某一方向中首创的研究。
(3)活跃、严谨的科研思维:活跃、严谨的科研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前提。思维的活跃性体现在发散、跳跃式思维等形式,必须不断地拓宽自身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渊”而“博”。思维的严谨性是指在科学问题的提炼、假说的提出和科研设计等过程中要做到有坚实的科学事实和理论依据、问题证明过程的严密性。
三、科研工作者(学生)素质
良好的素质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包括德、才、识、学等几个方面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
(1)德:包括科研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道德。科学道德已在前面阐述。思想道德是要求科研工作者要有纯洁的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才:指科研工作者具备的才干、才能和能力。包括发现才能、创新才能和良好的科研管理才能。发现才能体现在对问题的敏感性、对事物的观察力等方面;创新才能体现在辨别真伪、联想、抽象概括等能力;科研管理能力体现在对实验工作的统筹安排(时间、经费)和组织能力(人员安排)等方面。
(3)识:指科研工作者的胆识。包括识别能力、判断能力、预见能力。胆识的大小决定着科研意识的强弱,也是创新选题的重要前提。
(4)学:指科研工作者学习的能力、方式等。学是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这就要做到“学什么?”、“怎样学?”。在知识的海洋里如何找到合适的知识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为“万事通、万事精”,因此要充分把握自己的研究领域,从海量的信息库中选取相关联的知识加以学习。另外在怎样学的问题上要做到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善其用。
(5)身体素质: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旺盛的精力。科学研究是一项“苦差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
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是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必备条件和保障。因此在开展以“课题”为基础的学生创新探索性实验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