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式
心理异常(mental deviation)是指个体某个时段或长期因各种因素导致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式是以各种心理学派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心理异常致病原因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心理异常的主要病因模式有五种。
一、生物学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与躯体疾病一样,也有生物学上的原因。例如,英国精神病学家莫德斯莱(Maudsley,H.)不仅认为各种精神疾病都有生物学的病因,而且还把这些精神疾病与各种躯体疾病,如贫血、中毒和感染等联系起来;德国精神病学家维尔尼克(Wernicke)和克莱斯特(Kleist)甚至认为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临床似乎也支持了这种观点,例如在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脑中就发现了梅毒螺旋体,脑动脉硬化同样能导致老年期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心理异常等。
近年来,由于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磁共振成像(MRI)、单个光子断层摄影(SPT)以及自发脑电与诱发脑电域像图(BEAM)等先进诊断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不仅有助于心理异常患者是否具有特异“生物学标志”和“生物学病因”,尤其是器质性病因的探索,而且也极大地带动了精神药物的研制和发展,为对心理异常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了条件。
但是,如果着眼点仅限于此,心理异常的生物学模式,也有可能与早年占优势地位的纯生物学医学模式一样,陷入绝对化的境地。
二、心理动力学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意识与潜意识,即意识与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本能、欲望等矛盾冲突的结果,即本能、欲望等在意识中,或者说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实现和满足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模式由奥地利维也纳神经内科医生弗洛伊德(Freud,S.)首创。他将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当前能注意到的心理活动,即意识里的心理活动是能被人感知到的,称之为意识活动。意识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只有合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领域。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不能被注意到的心理活动,又称无意识。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信息和经验都保存在意识中,于是,那些为自己理智所不容的,即与现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所不容的欲望、需求、观念、态度便被排挤到潜意识中。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原动力。由于潜意识活动遵循“享乐原则”,因而其活动内容要进入意识,势必会受到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的检验而遭到拒绝,但如不闯入意识领域,它就得不到满足,所以只能通过乔装打扮、变相出现而获得间接满足,例如口误、笔误等,而心理异常也是这种间接满足的表现形式。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是指当前难以注意到,但一经被人提醒或自己努力集中注意、努力进行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前意识的作用是保持对欲望、需求、观念和态度的控制,因为潜意识里的内容如要进入意识,首先要进入前意识,这样就能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心理动力学模式非常强调心理因素在个体和环境相互关系中的动力作用,但这种模式似有主观臆断和仅靠逻辑推理就断然得出结论之嫌,因而虽至今仍有学术上的影响,却由于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予以证实而日趋淡然。
三、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不良学习”(faulty learning)的结果。“不良学习”能导致异常行为,所有的异常行为除了由生理所决定的以外,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即“学习”的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而这种学得的异常行为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即“学习”而予以“否定”,即所谓“矫正”。行为是心理的反映,只有行为才是可以测量记录的,引起行为反应的刺激也是可以观察描述的,而所谓潜意识甚至意识,都很难予以客观定量。
行为模式是根据美国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Watson,J.B.)的理论而形成的。华生曾经让一幼儿每当伸手玩弄他所喜爱的小白鼠时,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棍以发出强噪音,使之惊吓。这样结合数次后,每当小白鼠一出现,幼儿就会惊吓、哭闹,之后甚至接近白色有毛的动物也觉得恐惧。华生认为人的一些心理病态体症就是通过建立类似的条件反射即“学习”过程而在行为上固定下来的。
行为模式反对主观推测性解释,而主张通过外部观察来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所获得的资料显然是较为可靠的,但排斥人的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也有明显偏颇。
四、社会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在心理异常致病原因中的作用。认为重大的生活变动、造成拥挤与紧张的都市化以及失业等导致的生活贫困、人口众多形成的住房紧张等都是造成心理疾患的重要社会因素。
社会模式由美国精神病先驱者之一迈耶尔(Meyer,A.)倡导。早在本世纪初,他从瑞士移居美国后就曾对病人进行“生活史表”研究,把重大的生活变动与心理疾病的症状联系起来。
社会学模式不仅认为心理异常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且认为社会本身也会对心理异常的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显然,这是极有价值的。其局限在于有时也会模糊心理异常的判别界限,如同性恋,因社会背景不同,美国将其作为心理异常处理,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坚持认为属于犯法行为。
五、整体模式
整体模式强调在分析心理异常的病因时,要全面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心理异常患者同任何正常人一样,都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特性,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当然,心理异常的种类繁多,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心理异常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或相等,用单一的绝对模式去解释未必合适,但也不能否定某种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即使是由某种因素直接导致心理异常,也很难完全排除其他因素在这种心理异常发病过程中“助纣为虐”的作用。
整体模式目前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的学者所认可和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