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减退(hypomnesia)
记忆减退是指识记和再认、回忆发生困难,识记内容不能有效保持或保持容量明显减少的记忆失调。
识记困难表现为难以迅速地、清晰地进行识别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再认、回忆困难表现为不能顺利地、准确地确认识记过的内容或不能主动地再次在头脑中呈现出识记过的内容:识记内容不能有效保持或保持容量明显减少则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难以牢固地保留在大脑之中或保留在大脑之中的识记内容有相当数量呈模糊状态。
记忆减退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在某一阶段的时间内表现出来,具有明显的自我感觉,仿佛记忆凝固了。例如在复习功课时,既看不进书,也记不住书本的内容,倘若尝试回忆复习的材料,头脑中也显得模糊一片。尽管记忆减退也有一定的弥散性,有时会感到在记忆减退的阶段内记什么都困难,但记忆减退还是突出表现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或自己过于在意、过于敏感、过于担忧的活动上。例如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和复习,对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主要是工作安排和质量要求等,因而记忆减退仍然具有相当的情景性。在其他活动中的记忆减退表现,只是这种仍然具有明显情景性的记忆减退的迁延而已。一旦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减退现象得以控制,其他活动中的记忆减退现象也必然会得到改善。
记忆减退与识记障碍、回忆障碍等记忆障碍不同。记忆减退是暂时性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通常由过于疲劳、体质下降、情绪波动等引起,随着这些原因的消失,记忆很快会恢复正常;记忆障碍则具有相当的持久性、顽固性,通常由意识障碍、精神发展迟缓、脑细胞损伤以及脑炎、精神分裂症、柯萨科夫氏综合征(即遗忘综合征或遗忘——虚构综合征,由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科夫(Korsakoff,S.S.)首先描述)等生理和精神疾病引起。
矫正记忆减退的措施,一是逐步增强体质、放松精神,避免过于疲劳和负性精神刺激,使之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稳定。二是锻炼注意的稳定性,在从事各种活动中逐渐养成凝神贯注的习惯。三是利用思维优势,注重理解性记忆,特别是有意义的记忆材料,一定要做到先理解,后记忆或边理解边记忆,那些没有意义的记忆材料,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人为地赋予其一定的“意义”,然后再借助这种“意义”去进行记忆。例如2=1.41421,就可以把141421这些数字以“意思意思而已”的谐音形成的“意义”,与2联系起来加以记忆,这样记忆就会显得很轻松。四是及时复习,巩固地保持记忆材料。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对记忆材料识记后,一般很快就会遗忘,随后遗忘的速度就会减缓。如果识记后立即通过复习及时巩固,则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五是避免记忆材料的相互干扰。由于前摄抑制(先记忆的材料对后记忆材料的干扰)和倒摄抑制(后记忆的材料对先记忆材料的干扰)的影响,类似或近似的材料在集中时间里一下子记得太多,必定会影响记忆效果。为了避免这种干扰,类似或近似的材料不要集中记忆,而应该分散到不同时间里去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