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起病缓慢,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好发于50~60岁男性。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炎、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基底核附近肿瘤或服用吩噻嗪类药物(氟桂嗪、氯丙嗪、利血平等),可引起震颤、肌强直等症状,称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 syndrome)。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年龄老化加速:中老年人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D1和D2受体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患病时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已超过80%,生理性老化不可能降到此水平,提示年龄老化加速才会发病。②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分子结构类似的工业毒素和农业毒素与帕金森病发生有关,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是发病的危险因素。③遗传因素:约10%的患者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提示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2.发病机制 正常人纹状体中多巴胺(由黑质生成并输入纹状体)和乙酰胆碱两种神经递质处于动态平衡,前者是抑制性递质,后者是兴奋性递质。当黑质严重破坏、多巴胺生成减少,导致输入纹状体中的多巴胺不足、抑制性作用减弱,乙酰胆碱的兴奋性相对增强,出现帕金森病症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家族中是否有患同种疾病者,询问是否长期接触分子结构类似MPTP的工业毒素和农业毒素;了解有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炎、外伤、肿瘤及服用吩噻嗪类药物等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发因素。
(二)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逐渐扩展到两侧上、下肢,呈现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类似搓丸样动作。震颤在静止状态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加重、运动时减轻、入睡后完全停止,称为静止性震颤。疾病后期,震颤可累及下颌、口唇、面和四肢。70岁以上发病者可无震颤。
2.肌强直 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近端开始,逐渐蔓延至远端、对侧和全身肌肉,屈肌和伸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①“铅管样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出现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②“齿轮样肌强直”:同时合并有震颤时,被动运动关节时有类似转动齿轮的感觉。③言语障碍:表现为吐字不清、语音变低、言语断续,系构音肌强直所致。
3.运动减少 随意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手指很难完成精细动作,不能独立刷牙、剪指甲、系鞋带和穿脱鞋袜。出现:①“写字过小症”:书写困难,字迹不正,字越写越小。②“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表情呆板、瞬目动作减少。
4.姿势步态异常 ①“屈曲体姿”:由于颈肌、躯干肌强直,呈现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前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趾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和膝关节屈曲的特殊姿势。②“慌张步态”:行走时起步困难、迈步后步距小、往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步。
5.其他表现 有流涎、吞咽困难、顽固性便秘、夜间多汗、排尿不畅和直立位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并发肺炎和压疮,晚期可发生痴呆。
6.心理状态 由于动作迟钝、语言断续,影响人际交往,患者常有孤独、自卑、无助、无望等心理问题。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降低。
2.CT检查 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病变。
3.基因检测 可能发现基因突变。
(四)治疗要点
目前无特效疗法,药物治疗仅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以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延长生命。
1.多巴胺替代药物 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左旋多巴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经多巴脱羧酶作用转化成多巴胺,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而发挥治疗作用,应及早使用。常用复方多巴制剂帕金宁(左旋多巴加α-甲基多巴肼)或美多巴(左旋多巴加苄丝肼)或森纳梅脱(左旋多巴加卡比多巴)。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能直接激动纹状体,早期使用可延迟使用左旋多巴及减少左旋多巴用量,中、晚期应用可改善症状和减少多巴胺替代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常用制剂为有溴隐亭、培高利特等。
3.抗胆碱药 协助维持纹状体的递质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常用盐酸苯海索(安坦),或选用苯甲托品、丙环定等。
4.手术疗法 适应于症状限于一侧或一侧较重的病例,年龄在60岁以下,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严重而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采用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后部以控制对侧肢体震颤,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前部可制止对侧肌强直。
5.康复治疗 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进食等训练,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三、主要护理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 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 与构音肌强直有关。
3.自尊紊乱 与自体形象改变和生活依赖他人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困难、摄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致机体消耗量增加有关。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病初,仅有震颤而无运动障碍时,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当出现某些运动功能障碍时,有计划地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日常生活活动尽可能自己完成;晚期患者,常卧床不起,应安置舒适体位,定时协助关节被动运动并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关节,配合按摩肌肉,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2)饮食护理:①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质饮食(蛋白质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疗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各种营养素。②给予易咀嚼、易消化、无刺激的细软食物或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片、蒸蛋等,对出现呛咳的患者,为了预防误吸、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应给予鼻饲,必要时由静脉补充营养。③进食时安置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从小量食物开始,进食时不催促、不打扰,注意合适的食物温度,以防进食时烫伤,使用不易打碎的餐具,不能持筷者改用汤勺。④观察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和体重变化的情况。
2.心理护理 关爱患者,加强沟通,倾听患者的意愿,鼓励患者积极自我评价,尽量维持其原有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培养和寻找新的爱好,提供正面信息,避免批评性意见。安排家人和亲友探视,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接触和交往,创造良好的亲情和人际关系氛围,以获得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3.生活护理 ①床边配备呼叫器,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必要时协助洗漱、进食、沐浴、料理大小便。②指导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不穿系鞋带的鞋,鼓励患者独立更衣、修饰,必要时提供帮助。③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鼓励勤洗澡,有困难时协助其完成,洗澡用具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并提供安全保护措施。④提供高度适中的座厕或便桶,周围设置扶手,手纸放在伸手可及处,鼓励患者尽量独立使用便器;对顽固性便秘患者,提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鼓励多饮水,适量服用蜂蜜,指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按摩腹部,必要时提供缓泻剂(液状石蜡、番泻叶等)或开塞露塞肛、灌肠、人工协助排便等。⑤对排尿困难者,给予腹部热敷、按摩,必要时导尿。
4.用药护理 ①左旋多巴(复方)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不自主运动、体位性低血压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指导在进食时服药或减小剂量,以减轻消化道症状;如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长期服药后出现运动障碍(舞蹈样、手足抽搐样、不自主运动等异动症)或症状波动(如“剂末恶化”即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即每天症状波动于突然多动不安与运动不能之间)时,应报告医生并按医嘱处理。须告知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制剂时,不能服用维生素B6、利血平、氯丙嗪等药物,以免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和导致直立性低血压。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皮肤瘙痒、便秘、幻觉、直立性低血压等副作用。③抗胆碱能药:主要观察有无口干、瞳孔扩大、少汗、便秘、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5.康复护理 ①制定运动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床边体操等,运动时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与最大的活动范围,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min。②功能锻炼环境:地面要平整防滑,地毯无皱褶,环境中无障碍物,并应配备沙发、坐椅、床护栏、手杖、走道扶手等必要的辅助设施。③功能障碍训练:起坐困难的患者,指导反复练习起坐动作;起步困难或步行时突然僵住不能动的患者,指导患者行走时眼睛注视前方,不要注视地面,尽量跨大步,尽量抬脚,双臂尽量摆动,协助患者行走时不要强行拉着患者走;不能行走的患者,每天协助其进行全关节运动及伸展运动,按摩四肢肌肉。④运动锻炼过程中,活动与休息要交替进行。
6.病情观察 重点观察震颤、肌强直及其发展情况,吞咽困难及其程度,每天的进食量及体重变化情况,有无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出现,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五、健康教育
1.指出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服用多巴胺替代药物可缓解症状,必须按医嘱坚持正确用药、终身服药,并定期随访和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
2.指导患者坚持参加适量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和体育锻炼,加强日常生活活动、平衡功能及语言功能等康复训练,活动时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全关节活动,以增强自理能力和预防继发性关节僵硬。
3.注意安全,外出时随身携带有患者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的“安全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