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及其特点
由于所有的脊柱继发肿瘤皆是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新生物转移而来,所以它们均为恶性肿瘤。继肺和肝脏之后,骨骼系统是第三个转移病灶多见部位。多见于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好发部位,约占人体骨转移的70%以上。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有可能转移到脊柱。
脊柱是骨骼系统中最易为转移瘤侵犯的部位,其中70%发生于胸椎,20%位于腰椎,10%发生在颈椎。转移瘤破坏椎体可造成严重疼痛、硬膜外脊髓压迫,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以往脊柱转移瘤多接受放射治疗,但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转移瘤进行脊髓环绕减压、脊柱内固定,术后联合放疗与单独放疗比较,前者显著提高了治疗后能够行走患者的比例,保持了括约肌功能和肌力,延长了生存时间。决定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乳腺癌、前列腺癌、骨髓瘤、甲状腺癌、肾癌预后较好。文献报道,80%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可以从外科治疗中获益。因此,对于预后较好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一、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姑息性治疗,因此治疗主要围绕着减轻疼痛,保护神经功能,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来进行;同时,有少数肿瘤患者可能通过广泛切除而治愈。
(一)脊柱转移瘤评估
Tokuhashi等提出了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评估系统,包括总体健康状况、骨外转移数目、椎体转移数目、主要脏器转移、原发肿瘤类型、脊髓麻痹6个方面共12分;建议>9分者可接受肿瘤切除手术,≤5分者接受姑息性手术。Tomita等对Tokuhashi评分进行了修改,根据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内脏受累情况、骨转移病灶的个数三项预后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图14-4-1)。其中评分为2~3分者预计生存期较长,建议进行广泛或边缘切除以达到长期局部控制;4~5分者进行边缘或病灶内切除,以达到中期局部控制;6~7分者可进行短期姑息性治疗;8~10分者则进行非手术的支持治疗。
目前,Tomita评分系统是评估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较为公认的手段,对脊柱转移瘤病例采取治疗前应根据Tomita评分决定患者是否能从手术中获益,以及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
(二)手术指征
结合多数文献报道及专家共识,在对脊柱转移瘤病例进行Tomita评分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放射不敏感肿瘤引起神经压迫而导致的神经功能进行性减退;②存在或将发生脊柱不稳定;③存在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的顽固性疼痛;④肿瘤经放射治疗后仍进行性增大;⑤需要明确病理诊断;⑥预期寿命大于3~6个月,总体健康状况良好;⑦骨量不足、多发脊髓压迫或生存预期短于3个月的患者。多数不考虑手术治疗。其中神经压迫和脊柱不稳定是相对重要的手术指征,结合Tomita评分后,可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规范治疗起指导作用(图14-4-1)。对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疼痛进行治疗也同样重要,应根据导致疼痛的原因进行适当的治疗(表14-4-1)。
表14-4-1 脊柱转移瘤疼痛分类及治疗策略
图14-4-1 脊柱转移瘤治疗流程
二、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方式
(一)椎板切除指征
对于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同时累及多个椎体的脊柱转移瘤,可以实施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但单纯椎板切除无法充分显露病变,且可能加重脊柱不稳,其疗效不如椎体切除术,术后神经功能缓解率仅约30%。因此,需同时进行经椎弓根内固定,以减少由脊柱不稳定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疼痛的发生率。
(二)椎体切除指征
对外科治疗脊柱肿瘤导致脊髓受压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前路减压的效果较好。其他研究者也同意脊髓受压的部位决定减压的入路。由于脊柱转移瘤主要侵犯椎体,因此对于全身条件好,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单一或相邻2个节段的脊柱转移瘤应进行前方入路的椎体切除。通过充分显露脊柱前侧,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并减压,而后必须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与内固定。肿瘤切除后可采用骨水泥或人工椎体进行椎体重建,以保证前柱的稳定性。术中应用钢板螺钉实施内固定时,仅需固定到切除节段上下相邻的一个椎体即可。
(三)全脊椎切除指征
对于预后良好、Tomita评分≤3分的孤立脊椎转移瘤应按原发肿瘤处理。手术可以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彻底切除肿瘤,先行后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而后进行前路椎体肿瘤切除内固定。根椐手术创伤和出血量的不同,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分期或同期完成。手术还可以采用后路一期全椎体整块切除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肿瘤局部控制。Tomita等自1989年至2003年治疗198例脊柱转移瘤,其中64例进行全椎体整块切除,结果全椎体切除的病例2年生存率为66.6%,5年生存率达到46.6%。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
手术指征包括:①溶骨性病变。②椎体后缘完整。③由于椎体变形引起严重疼痛,但不能耐受全麻手术者。④不存在明确的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均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在90%的病例可明显减轻疼痛,效果可持续1年以上。该类手术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高于骨质疏松或血管瘤病例,主要是骨水泥外漏,但很少造成硬膜受压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