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起源组织之间的差异称为肿瘤异型性(atypia)。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瘤细胞成熟的程度(分化程度)。在肿瘤学中,分化是指肿瘤组织(细胞)与其起源组织(细胞)的相似程度。异型性是显微镜下判断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良性肿瘤异型性小,分化程度高(成熟),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异型性大,分化程度低(不成熟),与正常组织差异大。
间变(anaplasia)性肿瘤是指缺乏明确的分化且异型性显著的肿瘤,在HE染色下往往难于确定其来源。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肿瘤。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任何组织都由特定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数量、排列方式、极向、层次组合而成。肿瘤的组织结构不同于起源组织的构筑规则即认为具有异型性。良、恶性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较小,与起源组织十分相似,因此诊断良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如纤维瘤,瘤细胞与正常的纤维细胞非常相似,但瘤细胞失去正常的排列方式而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恶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大,如腺癌形成的腺体形态不规则,上皮层次增多,极向紊乱,甚至腺腔消失呈实心条索状(图4-13),比较容易识别。
图4-13 结肠腺癌
HE染色 ×100癌细胞形成不规则腺样结构,排列紊乱,已浸润至黏膜下层;图右边为正常黏膜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
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指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不一致。多数情况下,瘤细胞比正常的细胞大,但大小不一,有时出现瘤巨细胞(图4-14)。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呈小圆、小梭形。
图4-14 示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
2.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指核的形态、大小、染色不一致。瘤细胞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失调(正常为1∶4~6;恶性肿瘤细胞可达1∶1),核增大而胞浆很少时称裸核状。核染色质常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多聚积在核膜下,使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可增多。核分裂象增多,常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对诊断恶性肿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肿瘤细胞胞浆的改变 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呈嗜碱性;瘤细胞胞浆内可根据细胞来源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构及代谢产物,如黏液、脂质、角质、糖原、色素等,可据此判断其组织起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