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及脑神经

脑及脑神经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位于颅腔内,平均重量约1400g。第三脑室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位于脑桥的脑神经共有4对。中脑腹侧面两侧的明显柱状隆起称为大脑脚。中脑共有两对脑神经附着,动眼神经自大脑脚内侧穿出,滑车神经则自前髓帆系带两侧穿出,是唯一自脑干背侧出脑的脑神经。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是由室管膜上皮及富含血管的软脑膜组成。脑干网状结构是指脑干内神经元细胞体与纤维相互混杂的部分。

第一节 脑及脑神经

脑位于颅腔内,平均重量约1400g。脑组织表面有外向内依次有硬脑膜、蛛网膜及软脑膜所覆盖,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组成,其中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延髓向下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续。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为宽而浅的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向下与脊髓中央管相连,向上经中脑导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第三脑室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在脑桥、延髓之间有脑桥延髓沟。由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与间脑的分界线。室间孔至视交叉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端脑的分界线。

一、脑干

脑干自上而下包括中脑、脑桥、延髓。其上接间脑,下续于延髓,在延髓与脑桥背面借小脑上、中、下脚连接小脑。脑干腹侧面伏于枕骨大孔前方的斜坡上。

(一)延髓

下与脊髓相连,与脊髓无明显边界。延髓呈锥体形,前正中裂两侧为锥体,有锥体交叉,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为橄榄,其内为下橄榄核。上端因中央管扩大而成为第四脑室底下部。延髓背侧每侧有两个明显隆起,称为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延髓通过一对小脑下脚与小脑相连。位于延髓的脑神经共有4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根丝自上而下依次由橄榄后方的沟内出入脑干。舌下神经由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内出入脑干。

(二)脑桥

下与延髓相续,上连中脑。脑桥腹侧面正中线有一纵行浅沟,称为基底沟。基底动脉通行其内。脑桥两侧逐渐形成一对小脑中脚与小脑相联系。脑桥背侧面构成第四脑室底上部。位于脑桥的脑神经共有4对。三叉神经自脑桥与小脑之间出入脑干。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自内向外由延髓脑桥沟出入脑干。

(三)中脑

下连脑桥,上接间脑。中脑腹侧面两侧的明显柱状隆起称为大脑脚。大脑脚之间为脚间窝,窝底有许多穿动脉穿过,称为后穿质。中脑背侧成为顶盖,有上丘、下丘各一对。上丘发出上丘臂连于外侧膝状体,下丘发出下丘臂与内侧膝状体相连。中脑共有两对脑神经附着,动眼神经自大脑脚内侧穿出,滑车神经则自前髓帆系带两侧穿出,是唯一自脑干背侧出脑的脑神经。

(四)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及小脑之间。向下连于脊髓中央管,向上通中脑导水管,向两侧扩展称为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第四脑室底由延髓及脑桥背侧面构成,顶由前髓帆和后髓帆构成,向后上深入小脑。

菱形窝即第四脑室底。脑干的运动性脑神经核团一般位于内侧区,而感觉性核团则位于外侧区。内侧区有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其深面分别为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外侧区的听结节深面含有蜗神经核。

后髓帆是由室管膜上皮、软脑膜和少许白质组成的薄膜,向上入小脑,向下终于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是由室管膜上皮及富含血管的软脑膜组成。其深入脑室内,产生脑脊液。后髓帆上有正中孔和一对侧孔。第四脑室借此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五)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是指脑干内神经元细胞体与纤维相互混杂的部分。它不似灰质、白质那样边界清楚。几乎所有来自外周的传入纤维,都有终支和侧支进入网状结构,而网状结构又直接或间接与中枢神经系保持密切联系,影响中枢神经的各方面活动。网状结构内含有的核团目前还无统一意见,但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核群:

1.中缝及附近的核群

主要为中缝核及附近的旁正中网状核、被盖网状核、被盖背核和被盖腹核等。其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2.内侧核群

位于正中区的两侧,它们接受来自脊髓、脑神经感觉核和大脑皮质的信息,发出上行、下行纤维,广泛地投射至大脑、间脑、小脑、脑干,并有一部分止于脊髓。

3.外侧核群

主要为小细胞网状核,它接受长的感觉纤维束的侧支,并将冲动传给内侧核群。

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1)对躯体运动的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一易化区和一抑制区,易化区和抑制区共同维持机体的肌紧张平衡。

(2)对植物神经核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如心血管的初级中枢位于延髓网状结构内,在失去较高的中枢影响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

(3)对感觉冲动中枢传导的影响。

(4)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的影响:在脑干中有一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RAS)和网状上行抑制系统。中脑和间脑的尾侧区是ARAS的关键部位。如此部位损伤可引起昏睡或昏迷。网状结构的上行影响使皮质维持一定的觉醒程度,而网状结构的活动又受大脑皮质的影响。

二、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脑桥与延髓的背面,借小脑幕与大脑枕叶相隔,借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和小脑下脚与延髓、脑桥和中脑相连。小脑上面平坦,下面中部凹陷称为小脑谷。两侧隆起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细部为小脑蚓,小脑谷两侧的半球状突起称为小脑扁桃体。小脑表面有大量的横行平行窄沟,被分为若干小叶。按照先后的发生顺序可将小脑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古小脑即绒球小结叶,又称前庭小脑,主要接受前庭的纤维,维持身体的平衡。旧小脑即前叶蚓部、蚓锥体和蚓垂,又称脊髓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纤维,控制肌张力和肌协调。新小脑为其余大部,又称脑桥小脑。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的投射,控制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和力量、方向和范围的准确性。

三、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以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分为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丘脑后部。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联合,中间为第三脑室,其通过脑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通过中脑导水管接第四脑室。间脑可分为五部分: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

(一)背侧丘脑

又称丘脑。为一对椭圆形的灰质团块,两侧丘脑之间借丘脑间连合相连。从背侧观察,丘脑前端狭窄隆凸,称为丘脑前结节。丘脑后端粗大,伸向后外方,为丘脑枕。

(二)后丘脑

恰在枕的下方。由两个小丘状的内、外侧膝状体组成。外侧膝状体表面呈椭圆形,连接视束,内侧膝状体连接下丘脑。

(三)上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包括丘脑髓纹、缰三角、松果体和后联合。

(四)下丘脑

位于下丘脑沟以下。构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和下壁。从脑底面看,下丘脑的前界为视交叉,后界为乳头体的后缘。下丘脑包括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

(五)底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腹侧部和下丘脑外侧之间的一个移行区域。它的背侧为丘脑,内侧为下丘脑。外侧为内囊。

(六)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丘脑下部之间,正中矢状位,呈一狭窄腔隙。前壁为前联合与终板。后壁的上部为缰连台、松果体和后联合,下部为大脑脚的前端。上壁成自第三脑室顶。下壁主要由下丘脑组成。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四、端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及中间连接部分——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两半球间由胼胝体形成巨束纤维联系。大脑半球表面被覆灰质,为大脑灰质。灰质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核。大脑半球内的腔室为侧脑室。半球的前端为额极,后端为枕极,颞叶的前端为颞极。皮质表面布满深浅不等的沟,称大脑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部分称大脑回。

大脑半球分为三面、五叶。表面有许多不等的沟回。需要指出,大脑的分叶为人为区分,各叶之间并非严格分界。三面:宽阔膨隆的外侧面,较平坦的内侧面和凹凸不平的下面。

外侧裂和中央沟最为显著。外侧裂在脑底面以一深裂起于前穿质的外侧斜向后上终于顶叶的缘上回。外侧裂的上方为额、顶二叶,下方为颞叶。外侧裂深部埋藏有三角形的脑岛。额叶、顶叶和颞叶掩盖脑岛的部分,为岛盖。中央沟分隔额叶与顶叶。

(一)大脑半球背外侧面

1.额叶

额叶前至额极,后界以中央沟与枕叶分割,下界以外侧裂与颞叶分割。在中央沟的前方有大致与其平行的中央前沟。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自中央沟水平向前发出额上、下沟。额上沟和额下沟分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外侧裂的前支和升支将额下回分为三部:眶部、三角部和岛盖部。额叶有许多重要的皮质功能区:

(1)第I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与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

(2)第Ⅱ躯体运动区:位于大脑外侧裂对中央前后回处上壁的皮质和邻近岛叶。

(3)补充运动区: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的额内侧面皮质。

(4)Broca氏区:位于额下回后部皮质(44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

(5)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若受损,可引起失写症。

2.顶叶

顶叶前至中央沟,后界为顶枕沟,顶枕沟上端与枕前切迹连线的中点与外侧裂末端的连线为下界。中央沟的后方有与之大致平行的中央后沟,其与中央沟之间为中央后回。顶内沟与半球上缘平行,起自中央沟,延向后方。顶内沟把顶叶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分为缘上回和角回。顶叶的主要功能区:

(1)第I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区)。

(2)第Ⅱ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最下部。

(3)Wernicke:位于顶叶及颞叶,包括角回、缘上回、颞上、中回的后部。为感觉性语言中枢。

3.颞叶

颞叶上界为外侧裂,后方以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与枕叶分界。颞叶的前端称为颞极。颞上沟、颞下沟将颞叶分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颞上回的上面有数个自前外斜向后内的短回,称为颞横回。颞叶的底面,靠外侧的为枕颞外侧回,靠内侧的为枕颞内侧回。颞叶的主要功能区:

(1)听觉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为听觉中枢。

(2)Wernicke区:见顶叶部分。

枕叶在外侧面自顶枕沟上端至枕前切迹连线为前界后方,在内侧面以顶枕沟为界。视觉中枢即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裂两侧的皮质(17区)。

岛叶借岛环状沟与额、顶和颞叶分界,岛中央沟将岛叶分为前后两部,与Rolando氏中央沟平行,前方有三、四个岛短回,后有岛长回。岛叶可能与内脏感觉有关。

(二)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

最显著的结构为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新皮质的胼胝体。由前至后分为胼胝体嘴部、膝部、干部和压部。胼胝体沟环绕于胼胝体外周。扣带沟则平行于胼胝体沟,位于其外周。扣带回位于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自胼胝体中部向上发出的沟为中央旁沟。距状裂自胼胝体后方向枕极上方走行。中央旁小叶为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延伸。顶枕沟与距状裂之间为楔叶。

大脑半球的底面有枕极伸向颞极的脑回,后部为舌叶,前部为海马旁回。海马旁回前端向内侧钩绕为钩。额叶的底面有许多短小的眶沟,分隔为若干眶回。内侧为嗅束,嗅束前端为嗅球,后端为嗅三角。三角后方为前穿质,有许多血管穿行。海马旁回和扣带回围绕胼胝体几近一环。

(三)基底核

基底核又称为基底神经节,为大脑半球内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为纹状体。豆状核分为内侧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在种系发生上苍白球较早,称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屏状核位于岛叶深面,与豆状核之间以外囊分隔。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沟内,与尾状核尾相续。

(四)大脑半球白质

大脑半球白质是由起联系作用的纤维束构成,可分为3种纤维:联络纤维、联合纤维和投射纤维。

1.联络纤维

是连接一侧大脑半球内不同部位皮质的纤维。可分为长、短纤维两种。长纤维位置较深,联合成束。短纤维位置浅,联系邻近的脑回。主要有:

(1)钩束:联系额叶与额叶前部的纤维。

(2)上纵束:联系额、顶、枕、颞叶的纤维。

(3)下纵束:联系枕、颞叶的纤维。

(4)扣带:联系穹隆回各部及该回与邻近额叶的纤维束。

2.联合纤维

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联合和穹隆联合。胼胝体在大脑纵裂底,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穹隆是嗅脑的联合纤维,也是嗅脑的投射纤维。

3.投射纤维

是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纤维。其于皮质下方呈扇形放射,称为辐射冠。向下聚成一宽厚致密的白质层,通过基底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称为内囊。

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在水平切面上呈“<”形,开口向外侧。内囊可分为三部分:①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头部及豆状核之间,有额桥束及丘脑前放射通过。②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内囊后肢可分为3部分: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皮质脊髓束和丘脑上放射通过丘脑豆状核部,视放射和顶枕桥束通过豆状核后部,枕颞桥束和听辐射通过豆状核下部。③内囊膝位于前后肢之间,有皮质核束通过。如果内囊后肢受到损害如内囊出血,可出现三偏综合征: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偏盲。

4.侧脑室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腔内衬以室管膜上皮。分为前角、后角、下角和体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前、后和下角分别伸入额、枕和颞叶。

(五)嗅脑和边缘系统

嗅脑是指大脑半球中接受与整合嗅觉冲动的皮质部分。主要包括嗅球、嗅束、前嗅核、嗅结节、嗅纹、部分杏仁体及梨状区皮质等结构。

边缘叶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膈区和梨状叶等。边缘叶再加上与起功能和联系上较为密切的一些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隔核、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因为边缘系统与内脏联系密切,又称为内脏脑。边缘系统与嗅觉、内脏活动、情绪行为、性活动和记忆等有关。

五、脑神经

脑神经有第I到Ⅻ共12对脑神经。按其顺序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脑神经按组成的纤维成分可分为3类:

(一)感觉神经

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二)运动神经

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三)混合神经

包括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