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精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生精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4-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不育组中4740个生精细胞分类,精原细胞7.0%,初级精母细胞9.2%,次级精母细胞9.7%,精子细胞74%,不育组中,精原细胞显著高于生育组。异常生精细胞主要见于凋亡生精细胞和胀亡生精细胞。

五、生精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进行精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时,一定要进行生精细胞分类,鉴别形态特征,判定出是正常还是异常,如果是异常再判定出是存在异常、比率异常和形态异常等三种类型,进而衡量精液质量与临床应用。

1. 生精细胞存在异常 在正常成人,生育和不育男性的精液中均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生精细胞或精子。椐曹兴午调查,生育组与不育组精液中,均可看到有四种生精细胞,生育组检出3 ~ 4种生精细胞者为86.0 %;不育组检出3 ~ 4种生精细胞者为90.1 %,略高于生育组。如果在精液中无精子,又找不到生精细胞,就属于生精细胞存在异常。其中原因之一是原发性生精障碍或因某种因素影响到睾丸的生殖功能,致使曲细精管不再产生生精细胞,这类患者睾丸常又小又软,一般小于8ml,FSH和LH升高。另一原因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输精管道阻塞,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不能排出体外。这一类患者常表现为睾丸大小和硬度正常,而附睾过度充盈、肿大,FSH和LH正常。

2. 生精细胞比例异常 是精液中存在的四种生精细胞的分类比例失常,其中某一种或两种生精细胞的比例,超出了生育组的比例范围。最常见的是精母细胞发生成熟障碍,尤以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终末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的粗线期后期,常常是向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时期,所表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比例增加。其次是精原细胞发生障碍,精液中精原细胞比例增加,这与曲细精管发生障碍有关。再次是精子细胞发生障碍,显示精子细胞的比例升高或降低和精子生成减少,此种现象常伴随精母细胞成熟障碍而来,表现在精子细胞发生障碍,导致精子数量降低以及泳动速度缓慢等现象出现。

曹兴午对生育组1914个生精细胞分类,精原细胞1.9%,初级精母细胞9.3%,次级精母细胞7.5%,精子细胞81.1%。对不育组中4740个生精细胞分类,精原细胞7.0%,初级精母细胞9.2%,次级精母细胞9.7%,精子细胞74%,不育组中,精原细胞显著高于生育组。

3. 生精细胞形态异常 此类情况常发生在少精子症患者,各种生精细胞可以不断生成,有时排出量也会很大,多在精母细胞阶段发生多种多样变化,尤以胞核的变化最为明显,导致畸形精子增多或无精子生成。异常生精细胞主要见于凋亡生精细胞和胀亡生精细胞。

(1)凋亡生精细胞主要表现有:① 细胞核变化:细胞核变化是凋亡生精细胞最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核边聚、核碎裂、核纤维丝断裂、核突出发芽、起泡形成凋亡小体,在凋亡早期还可见到核膜膨起等变化。② 细胞质变化:生精细胞凋亡时胞质发芽、起泡形成凋亡小体,另外,还常见到胞质浓缩深染。③ 凋亡小体形成:凋亡小体可由细胞核形成,也可由细胞质和胞膜形成,在细胞核或细胞质膜上发芽、起泡,并常在芽生和泡状物的颈部出现凋亡切迹。④ 复合凋亡体和自噬凋亡体的形成。

(2)胀亡生精细胞主要表现有:细胞增大、肿胀;细胞核肿胀,后期核溶解;细胞核及细胞质空泡化;细胞膜早期起泡,随之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膜完整性破坏、胞膜崩解。

在正常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激素水平在变化,精液中可以见到衰老的生精细胞;在慢性肾衰、酒精性肝病病人,精液中可出现形态异常的生精细胞;一些细胞毒类药物,尤其是抗肿瘤药物,对男性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影响最明显,如环磷酰胺,不仅对分化的细胞,而且对生精干细胞均有损伤。放射线、微波、激光、温度等也会影响生精细胞形态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