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千年前的农耕山村

六千年前的农耕山村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为止在该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是从地处越城岭腹地资江源头地区的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5000年的炭化稻米。这些遗迹、遗物和炭化稻米共同证明,晓锦遗址是南岭山地最早的史前农耕村落遗址。
六千年前的农耕山村_资源县晓锦遗址_人文桂林

中国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现有证据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穴居人就开始了野生稻的栽培驯化。大约到9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湖南洞庭湖平原地区已普遍种植水稻。但是,毗邻洞庭湖地区的南岭山地及其以南的广西和广东地区,禾稻的种植却远远落后于湖南地区。迄今为止在该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是从地处越城岭腹地资江源头地区的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5000年的炭化稻米。由此证明,两广地区的稻作农业是由湖南传入的,属于洞庭湖水系的资江是洞庭湖地区稻作农业传入岭南的重要通道。

后龙山远眺晓锦遗址

炭化稻米

晓锦遗址位于资源县延东乡晓锦村后龙山上,为一处山坡遗址,海拔580米,1997年被发现,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资源县文物管理所4次发掘,揭露面积600多平方米,发现大量史前遗物和遗迹。遗址年代判断为距今6500~3000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在距今6500~6000年的第一期地层中发现了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在距今6000~4000年的第二期地层中发现了炭化的稻米实物,在距今4000~3000年的第三期地层中发现了更多的炭化稻米。由此可见,史前晓锦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已经长期连续种植禾稻,稻米是他们重要的粮食。

此外,在晓锦遗址还发现居住遗迹、柱洞、灰坑、土台、堆烧窑址和墓葬,有临时窝棚和依山势而建的干栏式住房遗迹。出土的遗物陶器类主要有釜、罐、盘、盆、器座、擂钵、器盖、纺轮等,石器类主要有斧、锛、凿、镞、矛、刀、砺石、锤、尖状器、刮削器、钺、钻、臼、砍砸器等。这些遗迹、遗物和炭化稻米共同证明,晓锦遗址是南岭山地最早的史前农耕村落遗址。

房屋遗址

玉质石锛

穿孔石斧

三菱形石镞

柳叶形石镞

穿孔石矛

乳突形陶纺轮

算珠形陶纺轮

扁圆形陶纺轮

卷沿

圈足碗

陶器座

史前晓锦人不仅成为南岭山地及其以南地区第一批稻作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首开先河、勇于拥抱先进生产力的“吃螃蟹者”,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成功地在高海拔山区种植禾稻的人们!此后,他们的禾稻种植技术经过无数代人的发展与传承,形成了符合南岭山地地理条件的稻作文化,更演化出独特的高山山地稻作技术——梯田。

梯田在桂北山区随处可见,均为依山势修建成不规则的狭长形,逐级而上,层层叠叠,有如登山之梯,故称梯田。桂北梯田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的龙脊梯田最为著名。龙脊梯田包括大寨红瑶梯田、平安壮族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等。龙脊梯田的创造者为以稻作闻名的壮族和瑶族,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其梯田随山势而蜿蜒,海拔在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每年只能种植一季,所种稻米以粳稻为主。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 韦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