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Duales System)
“双元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时间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教模式,这种“双元制”职教模式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高质量,以及德国公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该模式在我国十多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对该模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借鉴到一些有益于我国职教改革的基本经验。
具体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德国“双元制”模式有其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想层面
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这是对“双元制”指导思想较为精辟的概括,其表达了“双元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它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一思想层面的两个重点在于“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即“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强调的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其他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在这一思想层面的指导下,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面:机制层面
“双元制”是一种制度,其是国家立法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便进行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更为完善,从而使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而顺利地开展。
第三层面:模式层面
德国“双元制”又是一种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译业和创业的能力。其课程设置、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和评价均要与就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应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从改革实验的角度而言,有以下可借鉴的若干经验:
(一)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为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体现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1.企业需求原则
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
2.相对稳定原则
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
3.广泛适应原则
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
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德国以科学的方法——职业分析为导向,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
职业分析是确认、定义、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相应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通过职业分析,通常将一个或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即德国所称的“培训职业”(Aushildungsberuf)。这样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构成任何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明确地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够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社会职业归类及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职业出现了综合趋势,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相适应。为此,德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对培训职业进行重新界定,1950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职业为776个,到1994年已减少至370个。
(二)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
现代社会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其变化的幅度、速度、能级极大,对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例如,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作的转变,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信息爆炸,知识技能陈旧率加快,要求劳动者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竞争机制要求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等等。可以说,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形成。“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双元制”模式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并且确立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这一结构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并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所有理论课都综合为三门课: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计算,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课程又都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梯的培训,三门专业课始终都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的。
“双元制”模式的实践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特点。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生产实习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因此“双元制”模式实践课程的选择与编排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工件制作来实现的,而每一工件都是该职业中的具体职业活动。这样通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培训过程,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掌握有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
通常而言,课程编制包括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内容编排两个方面,如何“选择”和“编排”这本身就有各种观念和技巧。就双元制课程编制而言,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基础涉及达到一个职业群,通过培训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技能面,这种宽广的知识技能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再就业能力强而转岗快。在课程编排方面,与我国的三段制课程编排不同,德国“双元制”模式是采用综合课程的方法把所有的理论课程综合成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计算三门课,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无必要的重复,而尽可能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因此说,“双元制”课程“编制”无论是课程的内容选择还是课程内容的编排都是以宽广职业基础面为基点的。
(五)课程实施以双元合作为基础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讲校企双方合作对职教来说至关重要,而课程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校企双方合作从实质上讲是以课程上的合作而展开的。而“双元制”课程实施则是真正以双方合作为基础的,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其一,双方合作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加贴切生产实际,以符合企业要求;其二,增强企业对职教的参与意识,视之为己任,并从各方面给职教以帮助;其三,双方合作既保证了企业的需求,又能满足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对“劳资”关系的协调,并有利于促进职教的顺利发展。
(六)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任何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受培训者(Auszubildende)——职业学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双元制”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论教学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等转变。实训教学由传统的四级教学法向项目法、引导性课文法、项目应用法及学习岛等过渡。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获取者,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针对某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和新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制订出若干不同的实施方案,而在这些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中,不仅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而且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均得到了全面的培训和提高。
(七)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考试考核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使考试结果令人信服,也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德国“双元制”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主要是因为其培训质量高,而这一高质量的培训又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为了确保考试的客观性不受培训机构影响的独立性,“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面所组成,其中,雇主和工会代表人数相同并且至少有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这就有利于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企业或职业学校)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双元制”模式考试强调统一规范性,同一职业或不同职业的相同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并按照统一标准评分。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与公正。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得到承认,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