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 小儿喂养技术
一、母乳喂养技术
[实训目的]
1.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母乳喂养,使乳腺管通畅,可以避免乳房胀痛及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3.通过母乳喂养,满足婴儿能量和营养需求,增强婴儿免疫力,增进母婴感情,促使母亲产后恢复。
[实训内容]
坐位母乳喂养和侧卧位母乳喂养。
[相关知识点]
1.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
2.母乳喂养优点:①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②增强婴儿免疫力;③增进母婴感情;④温度适宜、不易污染、方便经济;⑤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和健康。
3.生后开奶时间最迟不超过半小时,婴儿满月前遵循“按需哺乳”;每次哺乳时间约为15~20min,以吃饱为宜。
4.哺乳时母亲一般采取坐位,应每次先吸空一侧,然后再吸另一侧,以保证乳腺排空。哺乳完毕应将婴儿竖抱片刻,用手掌轻拍背部,使吞下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造成窒息。
5.乳汁淤积致乳房硬块有胀痛时,应进行湿热敷,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患乳腺炎时应暂停患侧哺乳;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重症心肾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等疾病时,应停止哺乳。
6.婴儿一般于10~12个月完全断乳,最迟不宜超过18个月。
[实训用物]
脸盆,温水,柔软毛巾,干净尿布等。
[实训流程]
[操作评价标准]
图1-6 坐位哺乳
图1-7 侧卧位哺乳
[实训指导]
1.孕妇在妊娠后期应经常用湿毛巾擦洗乳头,使乳头能耐受吸吮,不易发生裂伤,如有裂伤暂停直接哺乳,可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消毒后喂给婴儿,并用鱼肝油涂擦乳头,防止感染。
2.哺乳期母亲应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并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多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汤菜,有利于乳汁分泌。
3.产后开奶时间最迟不超过半小时,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婴儿满月前遵循“按需哺乳”;每次哺乳时间约为15~20min,以吃饱为宜。
4.哺乳时应每次先吸空一侧,然后再吸另一侧,以保证乳腺排空,有利于乳汁分泌。
5.哺乳时能听到婴儿吞咽声,哺喂后婴儿能安静入睡,体重增长速度正常,表示奶量充足;哺乳前乳房无满胀感,哺乳后婴儿睡眠时间短,常哭闹,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表示奶量不足。
6.哺乳完毕应将婴儿竖抱片刻,用手掌轻拍背部,使吞下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乳造成窒息。
7.乳汁淤积致乳房硬块有胀痛时,应进行湿热敷,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患乳腺炎时应暂停患侧哺乳。
8.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重症心肾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等疾病时,应停止哺乳。
二、人工喂养技术
[实训目的]
1.掌握人工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人工喂养,供给婴儿足够的能量及液体,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实训内容]
奶粉喂养技术,包括调奶、热奶、喂奶。
[相关知识点]
1.适应证: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心肾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癫痫等疾病时采用。
2.鲜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为人工喂养时首选。但与母乳相比,有一定的缺点,可通过加水或米汤稀释、加5%~8%的糖、煮沸进行矫正。
3.婴儿每日所需能量为110kcal/kg(460kJ/kg),需水量为150ml/kg,100ml鲜牛乳含能量约65kcal(270kJ),100ml8%糖牛乳含能量约100kcal(418kJ)。
4.8%糖牛乳配制:每日需8%糖牛乳110ml/kg(鲜牛乳110ml/kg+糖8.8g/kg),除牛乳外需加水40ml/kg。
5.羊乳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少,长期喂养易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全脂奶粉按容量比1∶4(1匙奶粉加4匙水)或按重量比1∶8(1g奶粉加8g水),即配成全奶。
[实训用物]
奶粉、小磅秤、1000ml无菌玻璃量杯、无菌奶粉量杯、无菌装奶量杯、无菌大汤匙、无菌镊子、无菌奶瓶(含奶嘴、奶嘴盖)、冰箱、调奶单、标记条、干净小毛巾、干净抹布、干净尿布。
[实训流程]
[操作评价标准]
图1-8 奶瓶喂奶
图1-9 拍背驱气
[实训指导]
1.护士应遵医嘱给予婴儿不同品种和浓度的配方奶或牛奶,并根据各奶粉品牌规定的浓度冲泡。
2.保持调奶室清洁,调奶过程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奶具,喂奶完毕,将奶具高压蒸汽灭菌。
3.应选用合适的奶嘴,奶嘴的软硬度与奶嘴孔的大小适宜,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时奶液呈滴状连续滴出为宜。
4.喂奶前应将奶液滴于手腕掌侧皮肤上测试奶液的温度。
5.哺喂时将奶瓶斜置,使奶液充满奶瓶的前半部,哺喂完毕竖抱婴儿并轻拍后背,促使吞咽的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乳造成窒息。
6.调好的牛奶应于24h内饮用完毕,若未用完则必须丢弃。
7.若为暖箱内的婴儿喂奶,应以左手虎口支持婴儿头颈部,右手拿奶瓶给予喂哺。
三、小儿鼻饲技术
[实训目的]
1.掌握小儿鼻饲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鼻饲,对经口进食困难或不能经口进食患儿从胃管供给流质食物,以保证患儿能量、营养和液体的需要,促使早日康复。
[实训内容]
小儿鼻饲技术操作,包括插管、鼻饲、拔管等。
[相关知识点]
1.适应证:①吸吮及吞咽困难的早产儿;②反复呕吐、食管反流患儿;③昏迷患儿;④口腔疾病患儿;⑤破伤风患儿等。
2.禁忌证:呼吸困难者禁用。
3.插管长度:患儿发际至剑突或由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新生儿约8~10cm,1岁约10~12cm,5岁约16cm,学龄儿童约20~25cm。
4.判断胃管在胃内方法:①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少量空气,将听诊器放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泡逸出。
[实训用物]
治疗碗、压舌板、镊子、小儿胃管、注射器、纱布、胶布、棉签、石蜡油、治疗盘、弯盘、治疗巾、听诊器、鼻饲液(36~38℃)、温开水(36~38℃)、水杯、调节夹、卫生纸。
[实训流程]
[操作评价标准]
图1-10 测量插管长度
图1-11 判断胃管在胃内方法
[实训指导]
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过程中患儿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并给予相应处理,待症状缓解、休息片刻后重插。
3.插管过程中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应暂停片刻,清除呕吐物,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当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4.鼻饲前应判断胃管确实在胃内及胃管是否通畅。
5.鼻饲时患儿应取坐位或仰卧头侧位,以防呕吐引起呛咳、窒息。
6.鼻饲液及温开水的温度应适宜(36~38℃),不可过冷或过热。
7.鼻饲中患儿出现呕吐,应立即停止注入。
8.如需鼻饲给药时,药物必须研碎,用温开水溶解调匀后注入。
9.鼻饲前后均应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实训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母乳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因为( )。
A.母乳中含有分泌型IgA B.母乳中含乳铁蛋白少
C.母乳中无巨噬细胞 D.母乳不易污染
E.以上均不对
2.有关母乳喂养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正常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哺乳
B.每次哺乳约15~20min,以吃饱为宜
C.满月前可按需哺乳
D.哺乳前应换尿布,拭净乳头
E.应两侧乳房各喂一半量
3.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比例为( )。
A.1∶1∶1 B.1∶2∶3 C.1∶2∶4 D.1∶3∶6 E.2∶3∶4
4.母乳喂养的优点不包括( )。
A.增强婴儿免疫力 B.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
C.钙磷比例适宜,为1.2∶1 D.方便、经济、温度适宜
E.有利母亲产后康复,减少乳腺癌发病率
5.体重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 )。
A.250ml B.300ml C.350ml D.450ml E.550ml
6.将100ml全脂奶粉配成全乳,应加水( )。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7.100ml8%糖牛乳所含热量约为( )。
A.50kcal B.55kcal C.60kcal D.65kcal E.100kcal
8.下列哪种最适合婴儿喂养( )。
A.母乳 B.牛乳 C.羊乳 D.豆奶 E.全脂奶粉
9.下列哪项属于小儿鼻饲禁忌证( )。
A.吞咽困难患儿 B.呼吸困难患儿 C.昏迷患儿
D.口腔疾病患儿 E.破伤风患儿
10.小儿鼻饲时应采取何种体位( )。
A.仰卧头侧位 B.膝胸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站立位 E.俯卧位
(二)A3型题
(11~12题共用题干)
李某,男,2个月,采用母乳喂养。
11.母亲喂乳时最佳体位是( )。
A.平卧位 B.坐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立位
12.喂乳结束后,竖抱婴儿、轻拍其背部的目的是( )。
A.促进消化和吸收 B.增强食欲
C.避免哭闹 D.促进乳汁分泌
E.防止溢乳
二、判断题
1.哺乳时应每次先吸空一侧,然后再吸另一侧,以保证乳腺排空。( )
2.母亲患乳腺炎时可以继续哺乳。( )
3.小儿一般于2~2.5岁完全断乳。( )
4.全脂奶粉是最常用的代乳品,为人工喂养时首选。( )
5.全脂奶粉配全奶,奶粉与水按重量比为1∶4、按容量比为1∶8。( )
6.羊乳中叶酸和VitB12含量少,长期喂养易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7.在鼻饲插管过程中,患儿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示误入气管。( )
8.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有气泡逸出,证明胃管在胃内。( )
三、简答题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2.如何判断胃管在胃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