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十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护理综合实训
[实训目的]
1.能对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进行全面护理评估。
2.能列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
3.能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4.能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实训内容]
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点]
1.病因:主要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
2.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皮肤、面色苍黄,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毛发稀疏细黄,易疲乏无力,多呈虚胖;②骨髓外造血、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表现同缺铁性贫血;③神经精神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能及动作发育落后,严重者出现肢体、头部、躯干或全身震颤,甚至抽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等。
3.辅助检查:①血常规:红细胞数下降较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呈大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常减少;②骨髓象:增生活跃,以原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出现巨幼变,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③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维生素B12<100ng/L,叶酸<3μg/L。
4.主要护理诊断: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②活动无耐力;③有受伤的危险。
5.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①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②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蛋、绿色蔬菜等;③肢体震颤、抽搐者给予镇静剂,防止受伤。
[实训方式]
通过教学案例,在校内儿科模拟病房进行仿真实训,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派2位同学扮演患儿家长,其余同学扮演护士,小儿模型扮演患儿。
[实训流程]
教学案例:患儿张××,男,1岁,因面色苍黄2个月、肢体颤抖1w就诊。门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60g/L,RBC1.5×1012/L,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血清铁及叶酸正常,血清维生素B12降低。门诊以“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收入院。
(一)模拟情景设置1
假如你是主班护士,你将如何在护士站模拟接诊患儿?
1.给患儿安排床位,填写护士站病员卡、床头卡等相关信息。
2.将一份完整住院病历夹入患儿病历夹内,并填写好相关信息。
3.对患儿家长给予入院告知,进行相关宣教工作。如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等。
4.与家长签署入院告知书。
(二)模拟情景设置2
假如你是责任护士,你将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评估
包括:①出生史:患儿是否早产、双胎、多胎等;②喂养史:生后采取何种喂养方式,有无添加辅食;③有无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肝脏疾病、严重感染等疾病。
2.临床症状评估
询问患儿皮肤苍黄及黏膜苍白开始的时间、部位、程度、进展情况,有无烦躁不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口腔炎等表现,有无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肢体震颤、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
3.护理体检评估
测量患儿生命体征、体重,判断有无呼吸、心率增快等;检查皮肤苍黄及黏膜苍白部位、程度;检查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有无心脏扩大等。
4.辅助检查评估
询问外院或门诊有无做血常规、血清叶酸、血清维生素B12等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三)模拟情景设置3
请你根据护理评估获得的相关资料,书写一份护理病历。
患儿张××,男,1岁,因面色苍黄2个月、肢体颤抖1w入院。
患儿系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2个月前开始家长发现患儿活动少,不哭不笑,面色蜡黄,表情呆滞,气促,活动后加剧,近1w来出现手及下肢颤抖。患儿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均较差,大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T36.5℃,P120次/min,R32次/min,体重8.3kg。神志清楚,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苍黄,口唇、甲床及睑结膜苍白,心肺(-),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踝阵挛(+)。
辅助检查:门诊血常规示Hb60g/L,RBC1.5×1012/L,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血清铁及叶酸正常,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入院诊断: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护理诊断: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②活动无耐力;③有受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①补充维生素B12;②添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禽蛋等;③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④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防止受伤。
护士签名:×××
时间:×年×月×日
(四)模拟情景设置4
假如你是责任护士,你将如何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和活动指导?
1.饮食指导
告知患儿家长应添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禽蛋等。
2.活动指导
患儿Hb60g/L,RBC1.5×1012/L,为重度贫血,告知家长患儿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五)模拟情景设置5
入院当天下午2时,患儿突然出现全身震颤,面色发绀。假如你是值班护士,你将如何处理?
1.立即报告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
3.上、下牙之间垫缠有纱布的压舌板,以防咬伤唇舌。
4.遵医嘱立即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
(六)模拟情景设置6
住院1w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家长要求出院。假如你是责任护士,你将如何对患儿进行出院指导?
1.指导家长办理出院手续,告知家长请主管医生书写疾病证明和出院小结。
2.嘱咐家长患儿出院后继续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
3.指导家长为患儿添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禽蛋等。
4.指导家长对患儿耐心教养,做被动体操,逐渐训练坐、立、行等运动功能,促进动作和智能发育。
实训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 )。
A.铁剂缺乏 B.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 C.VitC缺乏
D.VitD缺乏 E.蛋白质缺乏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特异的临床表现是( )。
A.异食癖 B.肝肿大 C.脾肿大
D.面色苍黄 E.神经精神症状
3.治疗有神经精神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首选( )。
A.铁剂 B.VitB12 C.叶酸
D.VitC E.输血
4.单纯Vit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不宜加用叶酸治疗,其原因是( )。
A.加重神经精神症状 B.引起心功能不全 C.影响铁剂吸收
D.影响患儿食欲 E.影响VitB12吸收
(二)A2型题
5.8个月小儿,因面黄就诊,自幼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初步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下哪项处理最重要( )。
A.增加辅助食品 B.口服铁剂 C.使用维生素B12及叶酸
D.口服维生素C E.输血
6.某10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1个月来出现面色苍黄,反应迟钝,嗜睡,并伴有手足震颤和肝、脾、淋巴结肿大。该患儿应首先考虑( )。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三)A3型题
(7~9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1岁,系母乳喂养,未加辅食。约2个月前家长发现患儿少动、少哭、少笑,面色苍黄,表情呆滞,手及下肢颤抖。辅助检查:血常规示RBC1.8×1012/L,Hb65g/L;血清铁、叶酸正常,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7.该患儿最可能患( )。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8.对该患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补充VitD B.补充VitB12 C.补充叶酸
D.口服铁剂 E.补充VitC
9.预防该疾病应强调( )。
A.预防感染 B.多晒太阳 C.加强锻炼
D.促进食欲 E.按时添加辅食
二、判断题
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以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为特点。( )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叶酸治疗时应加服维生素C,以促进叶酸利用。( )
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一般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
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5.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 )
三、病案分析题
患儿,男,11个月,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kg,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1个月来面色苍黄,表情呆滞,少哭、少笑、少动,全身可见不自主颤动。查体:精神反应差,肝脾轻度肿大,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门诊血常规:Hb85g/L,RBC1.8×1012/L,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试分析:
1.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主要因缺乏哪种营养物质引起?
2.该病有何临床特点?
3.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应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