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动脉起源左室肺动脉起源右室

主动脉起源左室肺动脉起源右室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维超声心动图也称扇形扫描超声,是其他类型超声心动图的图像基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切面是通过将探头放置于胸部的几个不同部位获得,相当于对心脏进行几个不同方位的“切割”。左室长轴切面常作为标准切面进行M型超声扫描,测定心脏和大血管的内径,以此为标准判断心腔和大血管正常与否。正常情况下此切面显示一圆形心尖部左室腔,心腔较小。该切面是观察左肺动脉发育状况以及有无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切面。

第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也称扇形扫描超声,是其他类型超声心动图的图像基础。M型超声、脉冲和连续式多普勒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要建立在清晰的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之上。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切面是通过将探头放置于胸部的几个不同部位获得,相当于对心脏进行几个不同方位的“切割”。即纵切、横切、水平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长轴切面、短轴切面、心尖切面。现将常用的基本切面介绍如下:

一、左室长轴切面

该切面是将探头置于胸骨旁第3、4肋间,探头方向与右肩到左肋角连线平行。图像显示结构有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左房、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图像特点:

1.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相延续,后壁与二尖瓣前叶相延续。

2.主动脉随着心动周期变化,收缩期向前运动,舒张期向后运动。所示主动脉瓣叶回声纤细。靠主动脉前壁的半月瓣为右冠瓣,靠主动脉后壁的半月瓣为无冠瓣。正常瓣叶开放几乎贴近主动脉壁,舒张期瓣叶对合严密。

3.室间隔膜向下延续为肌部室间隔。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逆向运动。

4.左室后壁运动与室间隔相对应,活动幅度略大于室间隔,厚度与室间隔对称。

5.二尖瓣前后叶回声纤细,形态柔软。前瓣较后瓣长,活动度也较大。收缩时前后瓣叶瓣尖对合。舒张期向两侧开放,呈镜向运动。

6.此切面所示右室流出道、右室、左房、左室和主动脉的内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左室长轴切面常作为标准切面进行M型超声扫描,测定心脏和大血管的内径,以此为标准判断心腔和大血管正常与否。

二、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旁第2、3肋间,在探查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顺钟向旋转90°。该切面显示结构为主动脉根部横断面、主动脉瓣三个瓣叶、右心房、三尖瓣、右室、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左心房和房间隔。

图像特点:

1.主动脉根部显示出三个冠状窦,右冠窦位于图像的前方,无冠窦位于后方,左冠窦位于左侧。右冠状动脉由右冠窦右侧发,左冠状动脉由左冠窦发出,走行于房肺沟。

2.主动脉瓣三个瓣收缩期开放类似三角状,舒张期关闭呈“Y”字形。

3.右室流出道位于主动脉的前方。主动脉瓣短轴切面稍下方可以显示室上嵴,通过此切面可以将室间隔缺损分为室上嵴上型和室上嵴下型。

4.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左侧呈长轴切面,半环绕主动脉,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这种正常位置关系,是判断大动脉是否转位的基础。

5.三尖瓣隔叶位于主动脉短轴的“9点”处。

6.肺动脉瓣在此切面显示右瓣和前瓣。右瓣附着肺动脉根部内侧与主动脉左冠瓣相邻。前瓣位于肺动脉根部外侧,相当于游离壁。肺动脉瓣回声纤细,开放自如,几乎贴近肺动脉壁,关闭时对合点居中。

7.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和左房前后直径比例成人约为1∶1∶1。

三、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

在上述切面基础上将探头稍向下倾斜即可获得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显示结构有二尖瓣前后瓣叶、左室流出道、右心室、室间隔、左室前壁、外侧壁和后壁。

图像特点:

1.二尖瓣叶回声纤细,前后叶舒张期开放近似圆形,收缩期关闭,前后叶对合,呈一向下弯曲的弧线。此切面最易于对二尖瓣形态、活动及面积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价。

2.室壁运动状态整体协调,收缩期向心运动,舒张期离心运动。室间隔亦弯向右室,右室腔呈月牙状位于室间隔右侧。此切面是分析室壁运动的重要切面。

四、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继续向左下倾斜。可以显示左心室腔、左心室的前壁、外侧壁、后壁、下壁和室间隔以及右心室腔,同时显示左心室腔内两组乳头肌。

正常时,左室前外侧乳头肌位于短轴切面的“3点”处,后内侧乳头肌位于“8点”处。此切面可观察乳头肌位置是否正常以及舒缩状态。观察左室壁运动协调性,即收缩期均匀地向心运动,舒张期均匀地离心运动,是分析室壁运动的重要切面。

五、心尖水平短轴切面

在上述切面基础上继续将探头向左下倾斜。

正常情况下此切面显示一圆形心尖部左室腔,心腔较小。室壁在收缩期明显变厚,心腔更小,舒张期心肌变薄,心腔相对增大。心肌梗塞后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时,心尖水平左室可明显扩大,运动消失。

六、心尖四腔心切面

将探头水平置于心尖部,声束向上向右方向水平扫描,可获得心尖四腔心切面。该切面显示结构有左心室、二尖瓣前后叶、左心房、右心房、三尖瓣前叶和隔叶、右心室、房间隔和肺静脉。

图像特点:

1.心尖位于扇形扫描图的近场,左右心房位于远场。

2.左房通过二尖瓣与左心室连接,左房的外侧壁和顶部分别可见呈八字形的左、右肺静脉入口,左房内侧壁为房间隔。

3.二尖瓣前叶附着于室间隔十字交叉部,形态较长,后叶附着于左房室环处,形态较短。收缩期关闭,两瓣叶瓣尖对合朝向左室腔。

4.左室壁显示室间隔、心尖部和外侧壁。左室腔形态似圆锥状。心室壁运动协调。

5.右房通过三尖瓣与右心室连接。三尖瓣隔叶附着室间隔十字交叉部,但位置略低于二尖瓣前叶的附着点。三尖瓣前叶位于右房室环处。收缩期瓣叶关闭,瓣尖对合点朝向右室侧。

6.右室横径在正常人小于左室横径。右室近心尖部可见调节束回声,是识别右室的重要标志。右室壁显示有右室游离壁,右室心尖部。

7.房间隔回声连续。此切面易表现假性回声缺失。

七、心尖左心两腔切面

探头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90°,可获心尖左心两腔心切面。此切面显示左室流出道、左房、二尖瓣、左室、左室前壁和下、后壁。有时可显示出主动脉根部。

此切面主要观察左室流出道、左室流入道以及左室前壁、下、后壁运动状态。

八、右心两腔心切面

探头位于胸骨左缘3或4肋间,在探查左室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向右侧倾斜。右心两腔心切面显示结构有右房、三尖瓣前叶、三尖瓣后叶、右室。有时可显示出下腔静脉在右房的入口、右室流出道近端等结构。

此切面主要观察右心腔变化,三尖瓣叶形态、位置的改变。

九、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

在深查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左上倾斜可显示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此切面主要结构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左瓣和前瓣、肺动脉主干以及室间隔、左室腔等。

十、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探头放置于剑突下,声束水平指向左上方,可以获得此切面。显示结构为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室间隔、房间隔、右室下壁(后壁)。在心脏图像的右上方还可见肝实质回声。

该切面由于声束角度与房间隔走行近似垂直,房间隔显露较完整,很少出现假性回声中断,是判定房间隔缺损的重要切面。

十一、剑突下下腔静脉纵轴切面

探头呈纵切位置于剑突下向右上倾斜可获此切面。该切面可显示下腔静脉肝段、肝静脉、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

此切面主要观察下腔静脉扩张、下腔静脉狭窄、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关系等。

十二、剑突下主动脉短轴切面

在探查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上倾斜。此切面主要显示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和右肺动脉。有时还可显示上腔静脉在右心房的开口。

观察重点:主动脉与肺动脉的位置关系,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干分支发育情况,上腔静脉入口情况。

十三、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右肺动脉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上窝,声速方向朝向左颈部。该切面显示结构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头臂动脉在主动脉弓的开口,由右向左分别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右下方见肺动脉的圆形横切断面。此切面重点观察主动脉弓形态、位置是否异常,主动脉弓各部的内径是否扩张或狭窄、右肺动脉的位置及内径。

十四、胸骨上窝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切面

在上述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左下倾斜可获此切面。主要显示肺动脉分叉部及左肺动脉分支。该切面是观察左肺动脉发育状况以及有无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切面。

十五、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右肺动脉长轴切面

在探查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逆时针旋转90°,使声束方向指向右颈部。此切面显示结构为主动脉弓、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右上肺动脉和右下肺动脉。右肺动脉下方为左心房。在主动脉弓横断面的右侧可显示上腔静脉。

该切面重点观察:肺动脉的病理改变,主动脉弓位置关系,上腔静脉内径、走行以及有无异位连接等。该切面还通常用于观察永存左上腔静脉是否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