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苏改革(—)

复苏改革(—)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根据党中央的精神,认真进行拨乱反正,总结“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该届领导班子是1980年4月,医院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后的首任,肩负恢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重任。在医院恢复元气后,该任领导班子开始了改革的探索。这些举措,使医院在“百废待兴”环境下迈出了探索改革的一步。

第五章 复苏改革(1978—1993)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过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的讨论,国人从“文革”时期的思想束缚之下解放出来,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战线开始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医院根据党中央的精神,认真进行拨乱反正,总结“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从1980年到1993年,我院历经四届领导班子。每届领导班子都能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加强改革,兢兢业业,带领医院在整顿恢复秩序的基础上,摸索改革,充分利用地处于广东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地区以及与海外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进行医院改革的探索,坚持以内涵改造为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开创医院发展的一个新的局面。

1980年9月—1984年8月,李士梅任院长班子时期。1980年9月,李士梅接替冯焰,任医院院长,马一青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方大维、董淑清任副院长,1983年12月,朱家恺任副院长。该届领导班子是1980年4月,医院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后的首任,肩负恢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重任。在任期内,较好地稳定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发展局面,修订了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设立了奖金分配制度,实行经济核算;部分临床科室开始二级学科的专业化分化;使医疗、教学和科研恢复了常态,医院走过了艰难的恢复期,各项工作得到稳定和发展。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李士梅院长以超前的眼光,向政府贷款购买血透机,建立了广东省首家血透中心,成为医疗领域里“贷款经营”的先行者。

1984年8月—1987年8月,张秀俊任院长班子时期。1984年8月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张秀俊任医院院长,郑克立、章天予任副院长;9月,张坪华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1986年4月,医院党委纪委换届,张坪华任党委书记,孔秋英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在医院恢复元气后,该任领导班子开始了改革的探索。其一,1985年2月,医院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同年4月,建立教代会制度,这两项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其二,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使之更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其三,全面实行定额指标管理制度,改革奖金分配制度;其四,加强对外交流,与澳门镜湖医院结成姐妹医院,为医院构建了对外交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五,修建了专科楼、综合楼,改善了医疗用房条件;其六,兴建职工宿舍,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等等。这些举措,使医院在“百废待兴”环境下迈出了探索改革的一步。

1987年8月—1993年8月,肖官惠连任院长时期。1987年8月,医院领导班子换届,肖官惠任医院院长,郑克立、章天予、卢光宇、林文栋任副院长;1989年3月,李国楠从学校调入医院拟任党委书记;6月医院党委纪委换届,李国楠任党委书记,孔秋英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容中生任党委副书记。1990年10月,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肖官惠连任院长,卢光宇、林文栋、容中生、黄洁夫任副院长;1992年7月,医院党委纪委换届,李国楠连任党委书记,容中生、詹世光任党委副书记,孔秋英任纪委书记。

1987年至1994年是医院继续改革探索的时期。1988年医院开始对价格成本、核算方式、科室管理责任制、人事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尝试通过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三位一体,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年,肾内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3年肾脏病实验室被批准为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这标志着医院的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医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医院开始探索经营制度改革,1992年开展特种医疗服务;医院班子积极争取社会捐款,改善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就医条件。经过不懈的努力,得到邱德根、曾宪梓、何善衡等港澳知名人士的慷慨支持,邱德根楼、曾宪梓医学影像大楼和何善衡住院大楼得以先后竣工或奠基,改善了医疗用房条件;兴建多栋职工集体宿舍和住房,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成立了职业道德建设办公室。

从1991年开始,医院开展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并于1993年11月顺利通过评审,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这一时期,医院加强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有效地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