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跨越发展(1994—2000)
1994年至2000年,是医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医疗卫生行业效益普遍下降;医院又面临门诊全面迁移重建,这给医院的整体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然而,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一工作总目标,探索城市大医院质量效益运行机制的改革;着重优化职工队伍素质,实行规范化和目标责任制管理,走优质、高效、低耗的持续改革的发展路子;坚持科技兴院和文化强院,全面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翻开了医院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1994年5月,医院领导班子换届,黄洁夫任医院院长,容中生、廖振尔、詹文华任副院长,刘亚雄调任医院党委书记。1995年2月,医院升格为副厅级建制,设立了四处两室的副处级组织架构;同年6月,医院党委纪委换届,黄洁夫兼任党委书记,刘亚雄任常务副书记并主持党委工作,廖振尔任党委副书记。1996年3月,郑克立任副院长,黄洁夫不再兼任党委书记,钟梓才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7月,郑克立任常务副院长,汪建平任副院长。1997年5月,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黄洁夫连任院长,詹文华任常务副院长、胡品津任副院长。1998年3月,常务副院长詹文华主持医院工作;4月,经公开招聘,谭敏被聘为副院长;5月,学校纪委书记樊筑生调任我院党委书记。1999年6月,陈规划任副院长。
这一时期,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改革。建立了院长、书记会议决议制度,该制度延续至今;探索“一院两制”的医疗服务经营制度,改革特种医疗中心的管理体制,引入公司管理经营机制;在车管科、膳食科等部门试行承包制,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子;成立了改革调研小组及经济管理小组,制定新的酬金分配制度,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积极性;狠抓科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成立审计科,规范院内经济管理制度;建立离任审计制度。1998年6月28日,门急诊大楼破土动工。9月医院被授予“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称号。
1999年10月,医院受中山医科大学委托,打破条块分割,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整合地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接管黄埔区人民医院,首开当时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先河。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开展定岗定员定编工作,试行干部公开招聘。1995年医院推出重奖科研成果获得者的措施,激发了全院医务人员攀登科学高峰的积极性;1996年医院作为中山医科大学职称晋升的试点单位,推行新的评审制度,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破格晋升。此外,还对学科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探索学科群建设的可行性,分别在心血管医学部和医学影像医学部进行试点;1999年,医院首次以“打擂台”的形式,公开选拔出5个院级重点学科,医院给予专项投入,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000年6月,医院行政班子换届,詹文华任院长;7月,学校党委副书记陈伟林调任医院党委书记。医院中层干部随之换届调整,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9月,医院在南海隆重召开了医院工作会议,新一届领导班子首次提出了任期四大目标,即创建国内一流医院;黄埔医院三甲达标;基本完成医院环境改造和临床教学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