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致敏原刺激的动物机体可产生IgE类抗体,此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同一致敏原第二次刺激机体后,可立刻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具有药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如组织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等,导致过敏性休克。
实验45 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in guinea pigs)
【目的】
了解并掌握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原理。
【原理】
经致敏原刺激的动物机体可产生IgE类抗体,此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同一致敏原第二次刺激机体后,可立刻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具有药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如组织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等,导致过敏性休克。
【材料】
1.豚鼠、正常马血清、鸡蛋清。
2.无菌注射器、针头、解剖用具。
【方法】
1.取3只豚鼠,以甲、乙、丙编号,其中甲、乙两只经腹腔或皮下注射1∶10马血清0.1ml。丙注射0.1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2.经14~21d,甲豚鼠心脏注射鸡蛋清1~2m l,乙、丙两只豚鼠经心脏注入马血清1~2ml。
【结果】
1.注射后密切观察动物状态,如注射抗原后数分钟动物出现不安,用前爪搔鼻、咳嗽、打喷嚏、耸毛、痉挛、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站立不稳,最后窒息而死于过敏性休克(轻型者可逐渐恢复而不死亡,此时动物处于脱敏状态,在一定时间内注射同种过敏原,则不出现过敏症状)。
2.将死亡豚鼠解剖,可见肺气肿,豚鼠肠蠕动正常,颜色正常。
3.甲、丙豚鼠均不出现过敏症状。
【注意事项】
心脏注射必须准确,有回血后再注入过敏原。
【思考题】
1.可用几种方法制备动物速发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
2.用青霉素时为何要做皮试?脱敏的机理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