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肥大细胞膜上表达有FcεRⅠ,可与IgE的Fc段以高亲和力结合,当IgE的Fab段结合特异性过敏原后,导致Fc受体的交联,细胞中嗜碱性颗粒脱出,并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过敏反应。
实验49 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
【目的】
了解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检测病人过敏原的基本方法。
【原理】
肥大细胞膜上表达有FcεRⅠ,可与IgE的Fc段以高亲和力结合,当IgE的Fab段结合特异性过敏原后,导致Fc受体的交联,细胞中嗜碱性颗粒脱出,并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过敏反应。
【材料】
1.健康大白鼠,体重200g左右。
2. pH7.2 Hanks液。
3.诊断用过敏原。
4.玻片、中性红染液、显微镜等。
【方法】
1.大白鼠肥大细胞的制备:大白鼠腹腔注射pH7.2的Hanks液15~20ml,轻揉腹部1min,于腹部做一小切口,吸出腹腔液体,细胞经洗涤并离心后,悬浮于1m l含大白鼠自身血清的Hanks液中,经过形态学鉴定(完整肥大细胞占70%以上)后冰浴保存备用。
2.取上述细胞悬液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待检病人血清1滴,混匀后放37℃5min,使血清中IgE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
3.取出玻片,加入相应抗原1滴,混匀后放37℃5~10min,盖上涂有中性红染液的盖片,高倍镜观察。
【结果】
肥大细胞肿胀,边缘不整齐,颗粒逸出,细胞破裂或内有空泡。
【思考题】
1.肥大细胞有什么特点?
2.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有什么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