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习目标
掌握:脱水的概念,各种类型脱水的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水中毒的概念;水肿的概念及其发病机制;高、低钾血症的概念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反常性碱性尿、反常性酸性尿的概念及其形成机制。
熟悉:正常人体液容量、分布及细胞内、细胞外液主要电解质分布特点;ADH和醛固酮对体液渗透压、体液容量和电解质的调节机制;各种类型脱水、水中毒、水肿和钾代谢紊乱的常见原因。
了解:防治各种类型脱水;高、低钾血症的病理生理基础。
案例引导
病例1
患儿,男性,15个月,因腹泻、呕吐3d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3~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 000mL,尿量减少。
体格检查 精神萎靡,T(肛)37.7℃(正常36.5~37.7℃),P 150次/min,速弱,R 55次/min,浅快,BP 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 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问题: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病例2
患者,女性,劳累后心悸、气短7年,下肢水肿4d。患者于7年前开始出现每当过劳或登楼时即有心悸、气短等症状,休息后可减轻。当时曾在顺义某医院透视发现“心脏扩大”,因症状并不严重故未治疗。近两年来自觉腹部逐渐胀大,但无下肢水肿。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又受风寒,咳嗽、咽痛、痰中带血、心悸、气短,不能平卧。近日来下肢出现水肿,尿少色深,食欲下降,有恶心感。
问题:患者出现水肿的特点和主要形成机制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