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不同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同一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如神经细胞的耐受性最差,仅为3~5min;而心肌细胞的耐受性就较强,达到15~30min。此外,某些因素可以改变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而影响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1.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况
基础代谢率高或器官功能增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肉活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发热等状态下,可使耗氧量明显增加;受寒、活动剧烈、情绪过于激动等多种因素也可增加机体耗氧量,这些都会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体温下降、低温麻醉等,由于基础代谢率低,耗氧量减少,从而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在临床上常采用低温麻醉进行心脏外科手术,以增强心脏对缺氧的耐受性。
2.年龄
年龄大小与缺氧的耐受性有很大关系。胎儿出生过程中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当高,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胎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大;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活动量少,耗氧量也相应少。老年人对缺氧的耐受性低,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肺泡通气量及气体弥散量减少、动脉氧分压降低以及血管阻力大、血流缓慢、单位时间内组织摄氧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3.机体的代偿能力
呼吸、循环、血液系统对缺氧有代偿作用,能增加组织供氧。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呼吸、循环、血液系统疾病,就会影响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这类患者对缺氧耐受性较差。
4.适应性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使肺通气、心输出量、血红蛋白量增加,骨骼肌、心肌毛细管密度增加,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轻度缺氧的刺激可调动机体的代偿能力,如登山者采取缓慢阶梯式攀登要比快速攀登者适应性更好。又如运动员在高原地区进行低氧训练,其血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组织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故能有效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
知识链接
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滑雪、爬楼梯、登山、慢跑、爬山、快步走、球类运动、游泳等健身运动有利于提高组织、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