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流调点现场调查工作总结

国家流调点现场调查工作总结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7日分别进入甘谷县安远乡史川王台村、靖远县双龙乡双龙村流调点,开展现场调查工作。各流调队进入现场后立即抓紧时间,严格遵循流调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标准,迅速开展各项调查工作。各流调现场调查结束时,立即组织现场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甘肃省第四次(2000年)国家流调点现场调查工作总结

在甘肃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全国2000年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我省在2000年上半年组织实施了国家流调点的现场调查工作。省结核病流调领导小组及流调办公室经过认真准备,安排布署了这次流调工作,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设备器材到位、宣传动员到位、人员培训到位、流调经费到位,确保了国家流调点现场调查的顺利实施。现场调查自5月18日进入试点,历时一月,经过全体流调工作队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于6月17日先后撤离现场。现将我省国家点流调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全国流调领导小组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于1999年12月成立了甘肃省2000年结核病流调小组、技术指导组和流调办公室。分别负责流调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费落实、人员培训、现场实施、技术监督和日常事务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厅马登科副厅长任组长,防疫监督处芦希恒处长、省结核病防治所李宁武所长任副组长。技术指导由聘请的省内结核病防治专家和有流调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流调办公室工作人员均为结防所专业技术人员。

二、设备器材准备

各类调查表、卡、册,由全国流调办公室统一设计,我省自行印刷。流调所需设备、试剂、药品,包括X线机、冰瓶、PPD针管、针头、棉签、显微镜、痰盒、玻片、培养器皿及培养基、化验及消毒试剂等均有省流调办公室统一采购、调剂和准备,并于4月下旬全部落实到位。流调所需经费(含物资采购、印刷费用和现场调查经费等)除全国流调办给予适量补助外,其余均由省流调办公室统筹解决。

三、制定流调实施计划

为顺利实施并力争高质量按期完成结核病流调任务,根据全国流调计划和实施细则,并结合我省实际,由省流调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制定了《甘肃省200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对组织领导、设备准备、人员培训、流调队组成、经费预算、试点工作和现场调查等,进行了详尽安排和布署。该计划还初步拟定,在完成5个国家流调点调查工作后,为了解和掌握我省结核病流行病学指标,评价V5项目的实施效果,争取在下半年适当时间开展省级流调点的抽样调查。其抽样方法、调查项目和工作程序,均严格执行全国流调实施方案。

四、抽样确定调查点

省流调办公室按国家流调办的预定步骤,分期上报人口资料,由国家流调办按确定的我省调查点数,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定了我省的国家流调点,分别为:渭源县清源镇秦王村(全人口感染率调查点)、静宁县城川乡陈马扬庄村(全人口感染率调查点)、靖远县双龙乡双龙村、积石山县居集乡强滩村、甘谷县安远乡史川王台村。

为了解各流调点自然地理、人口状况、交通及水电、居住和工作用房等情况,省流调办公室于4月下旬对上述5个国家流调点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与当地县、乡(镇)政府、卫生部门以及村、社干部协商安排了工作和进点的有关事宜,宣传了流调工作的重要意义,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五个调查点分别归属五个地、州、市,均在离兰州市周围约二、三百公里左右的干旱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群众生活困难,最近的双龙村调查点离靖远县城达145公里。

五、组建流调专业工作队

省流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同各地有关地、县卫生处(局)、防疫站长、结防科(所)长共同商定,抽调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或有一定流调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三支由省、地,县三级结防专业人员参加的流调专业工作队,每个工作队包括防治医师2名,统计医师1名,放射医师2名,检验技师2名,PPD接种护师(士)2名,后勤管理1名,工作队队长由流调点所在地、州、市结防科(所)长担任,副队长由所在县防疫站站长担任。每支工作队均有2—3名省结防所的工作人员参与实际工作,并负责各流调点的质量监督和资料验收。

六、人员培训

2月召开由全省各地、州、市结防所(科)长及五个流调点所在县防疫站长参加的流调工作研讨会,传达学习了全国流调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布署我省流调实施计划,并对“流调工作手册”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第一次学习培训;

5月15—17日在进入试点前,对抽调的所有流调专业队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统一调查、检查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规范,以确保流调工作质量。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工作程序,拟定各调查点进点后的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

七、开展流调试点调查

为了保证5个国家流调点的工作质量,进一步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根据全国流调办的要求,我省确定积石山县居集乡强滩村调查点为流调试点,先期开展现场调查工作。进入试点的专业队由各流调工作队的正、副队长、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业务技术骨干组成,以取得经验在其它流调点推广,省技术指导组组长、省结防所李宁武所长参加了试点调查工作。工作队于5月18日进点后,在当地政府、州卫生防疫站和村社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全国流调办的要求开展工作。积石山县是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回族自治县,当地群众文化素质差、生活困难、居住环境、生活饮食习惯令工作队员很不适应,大家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把结核病普查作为为当地群众办的好事、实事和卫生扶贫的工作来抓,共用9天时间,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现场试点调查任务。

八、实施现场调查工作

试点工作结束后,两支流调队于5月28日分别进入渭源县清源镇秦王村、静宁县城川乡陈马扬庄村流调点。6月7日分别进入甘谷县安远乡史川王台村、靖远县双龙乡双龙村流调点,开展现场调查工作。

各流调队进入现场后立即抓紧时间,严格遵循流调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标准,迅速开展各项调查工作。在核实人口、填写户卡、落实应检人数、填写胸透单、PPD试验登记表,核实1999年死亡人口后,立即组织群众、儿童进行胸透及结素试验,为保证质量,胸透每个放射医生最多每天不超过300人。胸透异常者和明显可疑症状者晚间进行拍片,并通知留痰进行痰检。确定的病例建立病例卡,开展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各流调点现场调查时间一般为9—10天。调查期间省流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技术指导组长李宁武所长参加了积石山、静宁、甘谷点的调查工作,省流调办公室主任庞丁林同志参加了渭源、靖远点的现场调查工作。各流调现场调查结束时,立即组织现场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至符合要求为止。验收合格后,将全部资料、胸片、痰片等移交省流调办参加现场的工作人员,带回后输入计算机。

在现场调查中,各流调点注重做了以下工作:流调队在进点前均多次与当地政府、卫生局取得联系,向主管县长介绍流调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在他们的支持下与乡政府,村、社干部协商座谈,组织动员和研究工作日程,落实工作用房、水电及吃住问题。进点前3天,县防疫站领导与先期进点的工作队员一起,再次进点落实流调队食宿等问题,与村社干部座谈落实抽样人口数和外出人数,尽快通知在县城打工人员和学生按时返回,利用学生向各家各户发送《防治结核病造福千万家》宣传单,制作悬挂醒目横幅,利用广播喇叭宣传结核病普查的重要意义以及群众应该接受那些检查,以取得群众的主动配合。严密的组织动员工作是搞好流调的关键,进点后,工作队员同村社干部一起分片包干、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组织群众按时接受检查,并根据每天的统计结果,督促动员未来的群众接受检查,对结素试验的结果复验,除集中检查外,均深入到农民家中观察记录,及时处理有严重反应的人员。正确真实地核对人口特别是核实外出打工的人数,落实抽样人口数、应检人口数是做好调查工作的基础。资料统计人员每天必须对当天参加胸透、结素试验、观察结果、拍片、痰检、以痰代透的人数在晚间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工作进程,指导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确保达到95%受检率。询问症状仔细,避免可疑症状掌握太松或太紧,胸透时要核实受检人,胸透有异常的人员由专人送到防治医师处,填写化验单接受痰检,工作队员即有明确分工密切协作。进点后专人安装调试X线机,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合乎要求,用流调专用胶片试拍片,掌握最佳曝光条件,检验新配制的显影、定影液是否合乎要求,因此,5个流调点现场工作中30MAX线机均未因发生任何问题而影响整个流调进程。省所参比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参加了全部流调点的痰检工作,保证了痰检质量,痰结核菌培养均用省所制备的培养基在现场或当地防疫站接种后置培养箱培养。肺结核病例的确诊,由流调队专业人员集体讨论定诊后送交省流调技术指导组复验定诊,现场定诊的病人一律纳入ⅡⅤ项目,给予免费抗结核治疗和监督管理,对PPD试验强阳性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给予预防性治疗。流调点现场经费足额提前到位,保证了现场调查工作顺利运转,省流调办公室根据我省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并提前足额下拨到各流调点所在地区或县结核病控制项目专户,明确规定必须全部用于流调现场,并接受省流调办的财务监督检查,从经费使用情况看,上述经费切实保证了现场调查的各种费用开支,各流调点将节余的资金增加流调人员的生活补助。

流调现场经费预算:

流调队住宿费:20元×11人×10天=2200元

流调队餐补费:30元×11人×10天=3300元

流调队员补助:20元×11人×10天=2200元

村社干部补助:10元×11人×10天=1100元

汽油费、租车费:1000元

其它:1000元

合计:10800元

另外给流调试点增拨1300元,给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增拨1000元,本次流调5个调查点共拨付现场经费56800元。

九、流调点现场调查结束后,省流调办公室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组织技术指导和省结防所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流调细则对全部胸片、痰片和所有卡片、资料进行复核验收及初步统计分析,对各流调点初步定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再次集体讨论、读片定诊。并派员参加西北大区验收。

十、现场调查结果

表1 甘肃省五个国家流调点现场调查结果

img298

注:暂住人口54人检查结果未统计在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