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高速数据处理、数据输入和输出,是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可靠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经历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发展阶段,图书馆在网上进行全球性、整体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阶段,以及数字化图书馆阶段。图书馆应用计算机主要是在进行书目数据自动化和图书馆事务处理2个方面。我国各图书馆所采用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来源有自行研制、购买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成型产品和引进国外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大体相同。

四、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1.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自动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利用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采购、编目、流通阅览、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等)实行程序控制下的自动管理,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加速文献流通速度,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图书馆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学科范围很广的综合性技术。

(1)自动处理数据。对采购、分编、流通、检索、行政事务等数据进行统计,可根据不同需求打印出统计报告。

(2)输入、输出的标准化。实现高速数据处理、数据输入和输出,是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可靠保证。因此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各种格式都以标准化为依据,便于数据应用和资源共享。

(3)业务管理自动化。通过自动控制,将采购、分编、流通、检索服务等环节所涉及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利用,减少了图书馆中的一些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4)文献信息数字化。文献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而是包括光盘出版物、网络信息等各种数字化文献信息。

(5)文献信息传播网络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通过网络,使连接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联机终端用户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不论何时都可以得到网络中的资源,充分利用人类的文明资源。

2.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

图书馆自动化经历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发展阶段,图书馆在网上进行全球性、整体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阶段,以及数字化图书馆阶段。

在1985年前后,从CD-ROM光盘和局域网开始在图书馆得到应用起,图书馆在网上进行全球性、整体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阶段。人们开始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甚至家中远程访问图书馆的机读目录、单位局域网上的光盘数据库和大型文摘社及检索系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世界的迅速普及,将图书馆网上电子信息服务推向了全球性服务的新阶段。人们对信息数字化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如因特网上的许多高级浏览服务器,已可以提供文本、图形、声音、运动图像和多媒体资料查询。

数字化图书馆组织数字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图书馆的各类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图书馆用户获得的不仅仅是本地图书馆的信息,还包括网上虚拟链接的数字图书馆。

3.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图书馆应用计算机主要是在进行书目数据自动化和图书馆事务处理2个方面。对图书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一般可将图书馆工作这个大系统划分为几个基本子系统:文献采购管理子系统、文献编目子系统、流通管理子系统、联机书目检索子系统、连续出版物管理子系统、参考咨询子系统等。建立能完成这些子系统功能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的主要部分。

我国各图书馆所采用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来源有自行研制、购买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成型产品和引进国外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大体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