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康复医学科的病房部分搬至我院永和分院,病床扩大到40张,另建了康复治疗区,成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永和分中心。同年在长宁区天山中医院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长宁康复分中心,病床27张。承担了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的“康复医学”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每年68学时,实行双语教学。目前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国家级“康复医学新技术”学习班已举办32期,国家级“急性脑血管

康复医学科

一、发展历程

1955~1956年北京医学院根据卫生部指示,设立“体育医师督导与医疗体育进修班”,聘请苏联专家教学,范振华医师参加此学习班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建立“医学体育教研组”,任副主任。

1960年在我院建立体疗室,范振华任主任。

10年动乱期间,我院体疗室并入骨科,范振华任骨科副主任,直到动乱结束,才从骨科分出,独立为体疗室。

1984年运动医学科合并了理疗室和推拿室,正式建立了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联合后,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扩大为体疗、理疗与推拿3个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康复医学科之一,范振华教授任主任,许胜文教授任副主任。

1994年胡永善任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同时兼运动医学研究室副主任。

1997年胡永善参加上海医科大学高级访问团,派往美国西南部8所大学附属医院考察,学习美国现代康复医学。

1998年在我院零号楼建立起康复医学科病房,有12张病床,胡永善教授任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科主任,吴毅教授任副主任。

1999年我院正式成立康复医学科,胡永善任主任、教研组主任,吴毅任副主任。

1999年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系结成友好关系,邀请该大学7名康复医学专家到我院访问讲学。聘请Jaffe教授为中心顾问。

2003年康复医学科的病房部分搬至我院永和分院,病床扩大到40张,另建了康复治疗区,成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永和分中心。

2004年在杨浦老年医院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杨浦分中心,病床34张。同年在长宁区天山中医院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长宁康复分中心,病床27张。

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大学神经康复中心,胡永善任中心主任,吴毅等人任副主任。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康复医学中心结成友好关系,系主任Weber和Turk教授受聘为复旦大学神经康复中心客座教授。

2006年胡永善任科主任,吴毅教授、朱玉连副主任技师被任命为副主任。

二、医疗工作

以团结协作的康复医疗团队为基础,开展病房内早期康复治疗,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协作,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开展项目以现代康复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娱乐治疗(RT)、心理治疗、支具矫形器、假肢等,以及中国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中药熏蒸疗法等,还拥有现代化的高压氧舱治疗。

科室有如下特色。

1.四肢骨关节损伤后康复 运用运动疗法、传统医学、理疗及现代矫形肢具相结合,形成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关节活动度障碍、骨关节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特色疗法。由范振华教授在国际上首创和设计制备方盘关节量角器及功能治疗系列产品牵引器械,利用该项运动疗法已治疗各种活动障碍病人数千人次,获得满意效果。这方面的研究曾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2次。1994年通过专家组成果鉴定为“国际首创”。目前已引进世界先进的骨关节炎支具、其他支具及假肢。1999年,范振华教授主编、胡永善教授副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骨科康复专著《骨科康复学》。

2.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 1996年参与国家“九五”重大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意外后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1998年承担了上海市重点医学课题“急性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康复治疗”的研究,在此基础上,2001年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重大项目“急性脑血管疾病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及后续课题,已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脑血管意外偏瘫的规范治疗方案和实用技术,研究成果被卫生部列为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中的推广项目,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3.颅脑外伤后的康复治疗 已有2名教授在美国学习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技术,已成功康复治疗了多名严重颅脑外伤或脑部术后长期昏迷的病人,如东方航空公司的李小姐、大连的国防部爱兵英模朱春权和哈尔滨的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何小波等。同时在康复治疗颅脑外伤引起的昏迷、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及步态困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等速技术 在国内率先开展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和训练技术系列研究,对改善各类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恢复骨关节疾病的肢体功能有明显疗效。这方面的研究通过1995年上海市市级鉴定,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科研工作

科研涉及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周围神经伤病、骨关节伤病等多个临床领域,共获科研基金约人民币900多万元(2001~2006年),其中国家攻关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卫生部基金课题3项、上海市科研基金课题1项、国际合作课题5项。由胡永善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疾病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是国内首次由康复科主持的国家级攻关课题,获得了“十五”攻关后续资助(共200万元)。由胡永善教授主持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基金资助的重大课题“发展上海康复医学中心”获得科研经费75万美元。由吴毅教授主持的“糖尿病康复治疗机制研究”获得4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近5年来在医学期刊发表科研和临床论文约60多篇。曾前后获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医科大学科技奖2项,上海闸北区科技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论文奖4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1项、专利申请1项。近5年科内发表论文118篇。

四、教育工作

2002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了康复与运动医学系,胡永善教授担任系主任。承担了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的“康复医学”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每年68学时,实行双语教学。目前学科有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批准成立康复医学与理疗专业硕士点,2004年成立康复医学与理疗专业博士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康复医学博士点之一,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另有15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在读。胡永善教授已主编专业医学各类教材6本,其中卫生部教材3本。胡永善教授曾被评为200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教师。

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和治疗师约50多人的进修学习,同时也接受上海体育学院康复保健专业、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专业、上海市欧华学院康复专业的实习生、苏州卫生学校、金华医学院、南通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的实习生进行实习。本院康复科是上海市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康复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和考试基地,同时又是上海市残联康复训练与服务资源中心的挂靠单位。胡永善是人事部康复医学专业试题组专家。目前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国家级“康复医学新技术”学习班已举办32期,国家级“急性脑血管病后三级康复技术推广”学习班4期。

该科非常重视学科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内有5名医师在美进修学习半年,另有数名治疗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澳门等地进修学习。

五、历任主任

范振华教授(任期1955~1994年)

男,1929年。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为上海医科大学及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两门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及专业队伍建设的主要负责人,曾任上海市第一医学院医学体育教研室副主任、华山医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及主任、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研究室主任、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主任,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设计了一系列功能锻炼的方法、功能锻炼器械及功能检查器械,通过学校鉴定并投产。主编的专业书籍有《简明医疗体育手册》、《实用康复医学》和《骨科康复医学》等。曾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名誉理事,中国运动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上海医学会理事及运动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及运动疗法学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及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历年来被聘为《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理疗杂志》、《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上海医学》、《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疗养与康复》及《颈腰痛杂志》编委。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胡永善教授(任期1994年至今)

男,1948年生。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1998年任康复医学科主任。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系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运动疗法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运动疗法上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胡永善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和在研课题14项,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重点课题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课题等。2000年主持上海市卫生局重点课题中分课题“中风后早期康复的研究”,1998年参与申报并主持“发展复旦大学康复医学中心”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75万美元,2001~2005年主持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病后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获人民币200万元资助。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2项等。主编医学教材6本,主编医学专著3本。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在读博士后1名。主持2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