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习题
内容涉及细菌的分布、消毒与灭菌
一、选择题
1.土壤中细菌等微生物数量多的原因是( )。
A.营养丰富 B.水分充足 C.pH值适宜
D.气体环境适宜 E.以上均是
2.正常菌群在人体分布的部位是( )。
A.脑组织 B.胃 C.血液
D.心E.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3.内源性感染的主要来源是( )。
A.患者 B.医务人员 C.诊疗器械
D.手术室空气E.正常菌群
4.灭菌的概念是( )。
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方法
D.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5.临床上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
A.干烤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 C.煮沸法
D.间歇蒸汽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6.含糖类、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灭菌宜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法 B.流通蒸汽消毒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干烤灭菌法
7.消毒体温表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70%~75%乙醇浸泡
D.巴氏消毒法 E.紫外线照射
8.患者排泄物消毒宜采用的方法是( )。
A.氯气 B.70%~75%乙醇 C.2%~4%龙胆紫
D.生石灰 E.0.5%~1%碘伏
9.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 )。
A.干扰DNA复制 B.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 C.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
D.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E.干扰细菌的酶系统
10.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 )。
A.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B.杀死细菌芽孢 C.破坏菌体DNA结构
D.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 E.使菌体酶活性丧失
11.使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免疫力低下 B.寄居部位改变 C.机体外伤
D.饮食不洁 E.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12.不属于中效消毒剂杀灭的对象是( )。
A.细菌的繁殖体 B.结核分枝杆菌 C.芽孢
D.亲脂性病毒 E.亲水性病毒
二、判断题
1.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 )
2.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是有菌的,下呼吸道是无菌的。 ( )
3.人的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均有微生物存在。 ( )
4.人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对人都是有害的。 ( )
5.正常菌群有时亦可称条件致病菌,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也可致病。 ( )
三、填空题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2.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温度是_____℃,维持_____min,可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3.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_____m,照射时间为_____min。
4.巴氏消毒法常用于_____和_____的消毒。
5.环境中有机物对细菌有_____作用,且能与消毒剂结合,_____消毒效果。
6.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有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正常菌群 2.消毒 3.灭菌 4.菌群失调
五、问答题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及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E 3.E 4.A 5.E 6.C 7.C 8.D 9.A 10.B 11.D 12.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
1.干热灭菌湿热灭菌2.121.315~303.260~1204.牛奶酒类5.保护降低6.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
四、名词解释
1.正常菌群: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群体,通常情况下对机体无害。
2.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方法。
4.菌群失调: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
五、问答题
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
病理意义:(1)成为条件致病菌;(2)菌群失调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