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调整分类和补充病证歌括
《证治准绳》将病证根据主症共分为41类,分类过细已如前述。《审视瑶函》分类最突出的调整有三点:首先是将二级分类标题减少,尤其是将内障眼病的二级分类标题大幅减少,并将倒睫拳毛归入脾病,将兼胎症、为产症统为妊娠,将辘轳转关、双目通睛并为惊搐,将因风、因毒、因他、目为物所伤归为诸因等,从而将全书分类标题总数精简为25类(如将小儿目病各证分别计算,则为31类),使之更为合理,并避免了繁琐;二是分类下的概述文字主要以引述前人有关的病因病机论述为主,不再详细讨论治疗及列方;三是将外障诸证除“风沿”外,全部集中于卷三、卷四之中,与卷五主要讨论内障相区别,但同时书中的外障标题名称又有增加,如将目痛又再分为诸种不同痛证如寒热、头痛、眉骨痛,白痛,将目疮疣分为目疡、目疣,其中多数似无必要,如按头痛的不同部位分别单列病证,与其将分类标题总体精简的风格相左。
书中于每一病证前均冠以长短不一的歌括一首,提示证治和病因病机要点,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掌握,形式又十分灵活。每证的字数、句数长短多少不尽相同,主要视内容而定,不以形式束缚内容,故较为生动,为全书内容增色不少。其作用主要有以下3点。
1.歌括与病证文字内容相得益彰 读者通过阅读歌括的内容,往往可以基本掌握眼病症状及病因病机的主要特点。如白涩症:“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气分伏隐,脾肺湿热。”短短24字,已将此证的主证和病因交代得一清二楚。倒睫拳毛症:“倒睫拳毛症,皆缘酒色沉,风霜皆不避,弦紧外皮松,致令毛倒入,扫翳渐侵瞳,既成难用药,夹敷少安宁,调理如少缺,必定失光明。”全诗寥寥50字,此证的病因、主症、并发症、治疗方法、预后等全部跃然纸上。有时读不读文字内容似已无关紧要,或者白话文只是作为进一步阐述或稍作论证补充。这在此书病证文字内容大多简短的背景下,更凸显出歌括的重要地位,与《证治准绳》中精彩的眼病症状描写内容相得益彰。
2.便于记忆 歌括的特点之一是便于记忆。如皮急紧小证“皮急紧小,膏血损了,筋脉不舒,视瞻亦渺”,仅有四句16字,自然是又好记又好背,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又如色似胭脂症“白珠火滞血难通,色似胭脂染抹红,清肺制金频散血,莫教久滞在轮中”,其症状、病因病机、治法令人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掌握。
3.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单纯的文字描述,总给人平淡的感觉,有时引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歌括通过文字长短和音韵节奏韵律的变化,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觉得别有一番情趣。如冰瑕翳:“冰瑕翳,似水清,瞳神在内见分明。年月虽多当是此,世人尽道一圆星。内有妙,人不晓,尔看好,他看渺,光滑清薄又无多,阳看大兮阴看小。金水滞气最难医,点药整年犹未好,若在风轮不掩瞳,视有光明且休恼。”全首诗文字长短兼用,生动风趣诙谐。书中歌括体裁多种多样,或庄或谐,足见傅氏的文字功力。成为此书的一大亮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