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对哮喘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哮喘是如何认识的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哮喘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方剂,如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确定的治疗哮喘作用。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哮喘病位在肺,哮喘发作时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发肃降功能,呼吸不利,发为哮喘;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可导致痰饮的产生,成为哮喘发作的根源。

76.中医对哮喘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哮喘的病因和症状描述。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哮喘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方剂,如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确定的治疗哮喘作用。中医认为哮喘发病是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产生痰饮、瘀血,内伏于肺,成为哮喘发作的根源,当受到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的侵袭,或饮食不节,食用虾蟹等海鲜,或情志失调,五志过激,或过于劳累,均可诱发哮喘。其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痰饮和发生哮喘的根源。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哮喘病位在肺,哮喘发作时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发肃降功能,呼吸不利,发为哮喘;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可导致痰饮的产生,成为哮喘发作的根源。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血生化不足可使肺气虚弱,呼吸功能受到影响;脾主人体水液运输和变化,其功能正常,水液可化为气血津液,功能失常则成为痰饮,是哮喘痰饮产生的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源,肾功能不足则五脏功能均受到影响,肺的通调水道功能、脾的运化水湿功能皆不足而易于产生痰饮;肾主纳气,是肺呼吸功能正常的保证,肾不纳气是哮喘病后期的严重临床表现之一;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依靠肾阳的蒸化、汽化功能,肾气化功能不足也是痰饮产生的根源。一般来说,在哮喘发病的早期,多属寒、痰等邪实,后期则多属肺脾肾虚损;发作期多实证,缓解期多虚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