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健康标准
关于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多种不同的观点。目前被普遍承认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具备以下7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智力主要包括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5种能力,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老年人如果能适应生活,具有一般的生活能力,思路清晰,即智力正常。
(二)健康的情绪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老年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的人,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三)人际关系和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在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四)协调的心理
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即为心理协调。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尽管动作迟缓,但并不慌乱,做事头尾相顾,讲话条理清楚,处理问题恰当。
(五)能动地适应环境
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一个与社会能够保持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认识的老年人,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
(六)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意志坚强、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坚强和健康的重要标记。心理健康的老年人能自觉地确定行动目标,具有按此目标行动的决心和毅力,自制力好,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能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七)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同龄多数人相近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这就意味着其心理发育有问题,且欠缺自我调节的能力。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健康水平。
概括起来,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可归纳为: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能应对紧张压力;适应环境,能参与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和谐,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过着高质量的生活。
总之,老年人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判断一个老年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应视其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公正、客观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