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抑郁症及护理

老年抑郁症及护理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疾患。老年抑郁的病因尚不明确。老年抑郁症的自杀危险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得多。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甚至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因此,老年抑郁症的治疗较青年人复杂得多。

一、老年抑郁症及护理

(一)老年抑郁的症状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疾患。老年期(或老年)抑郁症泛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广义的老年抑郁即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老年期出现的各种抑郁。狭义的老年抑郁指6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基础,临床上以焦虑症状为突出特点,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且不能归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高发年龄大部分在50~60岁,80岁以后少见。一般来说老年期抑郁症发病期比青壮年要长,间歇期较短,有的呈迁延病程,多数患者疗效不满意,预后较差。

老年抑郁的病因尚不明确。心理社会因素、生化代谢异常、大脑组织结构改变、遗传因素等可能在本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引起老人抑郁的原因,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老化过程中的变化的共同作用构成易感因素。认为老年人遭受各种各样心理、生理和社会的应激事件的发生较多,及老年人生活的艰辛、孤独等,老年人对缓冲精神压力和精神创伤的能力下降是一个重要的促发因素。

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是渐进而隐伏的,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消沉为典型症状。

1.情感障碍 主要为情绪低落。轻者表现抑郁悲观,成天唉声叹气,缺乏愉快感,丧失了既往对生活的乐趣,不愿意参加正常社交、娱乐,甚至闭门不出;重者忧郁沮丧、消极厌世、觉得活着无意义;或自责、自罪,常出现自杀、自伤的企图和行为,且其抑郁心境呈现晨重夜轻的波动性变化,清晨低落情绪和症状最重,至下午或黄昏时则有所减轻。

2.思维活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反应迟钝,回答问题语速缓慢,内容简单,数问一答,思考问题困难和主动性言语减少,痛苦的联想增多,记忆力明显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常出现自责自罪和厌世及疑病。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关系、疑病、被害、贫穷等妄想。

3.意志行为障碍 主要为意志活动减退。轻者依赖性强,遇事犹豫不决,稍重时活动减少,不愿社交,严重者可处于无欲状态,终日卧床不起,日常生活均不能自理,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不语不动、不吃不喝,达到木僵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患者主动性活动和语言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及平素感兴趣的活动。

4.精神活动障碍 出现比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症状,类似痴呆的表现,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如80%的患者记忆力显著减退,存在比较明显的认知障碍,其计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缺乏积极性及主动性。严重时可不语不动,可能出现连日期、家人的姓名也回答不出的类似痴呆的表现。

5.躯体症状 老年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特别突出,这与其年龄较大,更多关注躯体健康有关,躯体不适以消化道症状最多见,如食欲缺乏、口干、便秘、上腹胀满等。多数有睡眠障碍。上述症状常导致患者长期到医院反复就诊。如躯体症状突出,完全掩盖了患者的抑郁情绪,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对这些症状会作出疑病性解释,认为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疾病。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往往无任何异常,或即使有异常但不能解释患者的症状。但这又会加重患者的疑虑,认为自己可能患了什么不治之症,加重其抑郁情绪。据估计,约1/3的老年人以躯体不适和疑病为抑郁的首发症状。

6.自杀观念和行为 重度老年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活动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老年抑郁症的自杀危险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得多。常自觉极度忧伤、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内心十分痛苦,往往产生强烈的自杀企图和行为。据报道,老年人群中约55%是在抑郁发病时自杀的,老年患者一旦决心自杀,往往比年轻人更坚决,行为也更隐蔽,应引起高度重视,予以特别注意与防范。

抑郁症治疗以药物为主,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及其他抗抑郁药物。由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特点,老年人的用药量以普通剂量的1/3~1/2为宜,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中度抑郁可采用睡眠剥夺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和护理。有严重的抑郁自杀倾向、自伤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电休克治疗。

(二)护理评估

1.既往史 了解老年人有无各种急、慢性疾病,如脑血管系统疾病、心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家族中有无抑郁症患者。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兴趣减退,缺乏愉快感,精力减退及疲乏感,自我评价低,联想困难,精神运动性迟滞,消极念头,睡眠障碍,食欲减低,体重下降,性欲减退,内疚自责,对前途丧失信心,躯体症状等。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自杀倾向,是否存在妄想、激越等现象。

2.用药史 了解老年人是否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舍平、胍乙啶、甲基多巴、普萘洛尔、类固醇及某些抗肿瘤药物,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可能诱发抑郁症状,患者掌握药物治疗的效果。

3.辅助检查 首先排除明显的躯体疾病,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程度临床多采用抑郁量表(详见第三章老年人健康评估)。

4.心理社会功能 了解老年人患病前人格特征、有无遭受某种心理社会应激事件、老年人应对挫折与压力的心理行为方式及效果、社会支持系统等。重点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疾病对患者家庭的影响。

(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个人应对无效 与情绪抑郁、消极悲观、精力不足、疑病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 与抑郁导致的睡眠障碍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抑郁导致食欲缺乏有关。

4.情境性自尊低下 与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生活无价值感有关。

5.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与极度的忧郁、悲观、无助、绝望、自责、自罪等有关。

6.生活自理缺陷 与意志活动减退、无力照顾自己有关。

(四)护理目标

1.患者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症状和情绪得到改善或缓解。

2.患者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睡眠充足。

3.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无食欲缺乏。

4.患者能够正确评价自我,重新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5.患者未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

6.患者能够主动地参与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改善,生活有规律。

(五)护理措施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甚至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因此,老年抑郁症的治疗较青年人复杂得多。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的综合治疗模式能有效地减轻抑郁症状,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

(1)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倾听老年人诉说内心的感受,允许其有充足的反应和思考的时间,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的语言。在语言交流的同时,应重视抚摸、静静陪伴等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2)阻断负性思考,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导致抑郁的不良生活事件,努力为其创造社会交往的机会,鼓励老年人参加集体活动,在与他人和病友的接触中互相关怀,建立友谊,协助改善以往消极被动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

(3)善于观察 从老年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矛盾、冲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如选看一些电视风光片、音乐片、喜剧片,有条件的可参加一些老年社会活动或旅游等。

2.日常生活护理

(1)改善睡眠状态 护理人员要指导老年人合理安排活动与睡眠时间,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天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同时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2)加强营养 抑郁常导致老年人食欲缺乏,加之老年患者体质较差,睡眠不好,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保证合理膳食及营养的摄入很重要。既要注意营养成分的摄取,又要保持食物的清淡。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淀粉食物。

(3)协助自理 老年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人员应督促、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自理,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重度抑郁、木僵、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要悉心照料,做好老年人的清洁卫生工作。

3.安全护理

(1)提供安全的环境,防止发生意外 病房设施要加强安全检查,做好药品及危险物品的保管。一切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索、药物和有毒物品等均不能带入病房,杜绝不安全因素。医生、护士、家属要注意防止患者发生意外。

(2)加强巡视,预防自杀 严重抑郁的老年患者,易出现自杀观念与行为,而且常计划周密,行动隐蔽,不易被人发现。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老年人有无自杀先兆症状。对于有强烈自杀企图者,要全天专人看护,必要时给予约束。凌晨是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的最危险时期,应加强巡视。严防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发生。

4.注意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 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格掌握使用抗抑郁症的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等的不良反应明显,老年人应慎重使用。四环类抗抑郁药剂量大易诱发癫痫发作。此外用药时要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警惕药物中毒。在用药的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药物,避免患者一次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药物中毒,这是患者常选用的一种自杀方式。

(六)护理评价

1.患者是否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使抑郁症状和情绪得到改善或消失。

2.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睡眠是否充足。

3.患者营养状况是否良好,无食欲缺乏。

4.患者是否能够正确评价自我,重新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5.患者有无发生自杀、自伤等意外行为。

6.患者能否主动地参与日常活动,生活是否有规律。

(七)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疾病的性质及正确对待的方法,说明长期巩固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2.指导家属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减少老年人孤独与社会隔绝感。作为子女,要尽力营造家庭和谐气氛,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支持,要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多和父母聊天,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用感,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尊重老年人,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3.鼓励老年人要多学新知识,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同时,还要学会倾诉,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要向子女或朋友诉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