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压疮的护理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或皮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一般表现为局部症状,但严重压疮伴继发感染致严重败血症也可产生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压疮最早称为褥疮,现更倾向于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迫性溃疡”。老年人压疮的特点为:①比较隐蔽:由于感觉减退、反应迟钝、痴呆等原因,常不能早期发现老年人压疮。②易继发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老年人压疮局部及其周围组织易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并发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③全身反应不明显:因感觉迟钝、身体虚弱及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使继发全身感染时,中毒表现也常不典型、不明显,易贻误治疗时机。④愈合困难:由于营养不良、皮肤老化、组织修复能力差、合并慢性病等原因,一旦发生压疮,很难愈合。
长期卧床或局部肢体活动不便的老年病人,压疮发生率日益增加。据北京市10个城区的医院、养老机构、社区2895名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压疮的发生率为3.25%。在美国,有近100万的压疮病人,其中71%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Barbenal等人发现压疮病人的平均年龄为76.4岁,老年人一旦发生压疮,其死亡率将提高40%;如果压疮迁延不愈,死亡率更将提高60%。已成为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压疮还使得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一)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造成老年人压疮的原因众多,常见以下几类原因。
(1)力学因素 包括压力(主要是持续性垂直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详见《基础护理学》相关章节)。
(2)理化环境因素 潮湿的皮肤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还可使皮肤浸润、变软,易因摩擦而破损。造成潮湿的情况有出汗、伤口引流液外渗、大小便失禁等。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氧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3)生理及病理因素
1)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皮肤老化、变薄,弹性变差,干燥粗糙,血运减少。其皮肤的结构及功能改变,排泄功能、调节体温功能降低,对冷、热、痛感觉迟钝,这些易使老年人发生压疮。
2)病理性因素 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骨折和风湿性疾病等的老年人,可增加发生压疮的危险;全身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水肿的老年人,皮肤较薄,抵抗力弱,受压后皮肤易破损而发生压疮。
(4)其他
1)麻醉药物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推动正常的血液循环。由于麻醉药物影响,病人反应迟钝或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形成压疮。
2)吸烟 据文献报道,吸烟者患压疮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果吸烟者停止吸烟,其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且吸烟的不良作用可部分地被逆转。
2.健康史 了解老年人的既往史及现病史;平时的饮食营养状况、活动情况及精神状态;姿势、体位及其更换体位的频率和方法;居室的温度、湿度;衣物、床被的面料和质地,皮肤、床铺的清洁、平整和干燥程度;护理用具的完好程度;家属及照顾者的支持照顾情况等。
询问有无皮肤受损及其特点,如出现的时间、部位,病灶数目,创面大小,外观性状,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色、质、量和气味,有无气味、寒战、疼痛、皮下出血点、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3.身体评估 压疮一般表现为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出现并发症主要为感染,表现为发热、寒战、食欲缺乏、意识障碍、皮肤和黏膜淤点等全身反应。压疮的临床分期与好发部位,详见《基础护理学》。
4.辅助检查 根据压疮的不同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检查,如可疑合并感染时,可行创面分泌物和血液细菌学检查。
5.心理-社会评估
(1)心理状况 压疮引起的疼痛及其不洁创面可影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起居规律;若压疮主要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压力造成,压疮本身又加强了其卧床行为,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压疮可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出现心理、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如抑郁、焦虑、抱怨、悲观、绝望、对人缺乏信任感、不愿与人交往、对治疗失去信心、加强病人角色的被动性等。
(2)社会状况 压疮给老年人造成的身心创伤,可加重其卧床行为,造成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能力的下降,需要家庭、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财力进行照顾,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二)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营养不良、愈合困难有关。
2.感染 与局部组织破损坏死、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三)护理目标
老年人及其照顾者掌握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未发生压疮。或发生压疮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并发症及心理问题,压疮创面愈合。
(四)护理措施
绝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在于消除危险因素,减少局部压力和湿度,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老年人一旦发生压疮,应立即治疗,原则上以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主要包括解除压迫、局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全身营养支持。
1.祛除危险因素 如解除局部压迫、积极治疗原发病。
2.改善全身营养,促进压疮愈合 良好的营养是压疮愈合的重要条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须加支持疗法,如补液、静脉高营养等,以增加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对于多脏器衰竭、低蛋白血症的住院老人,应遵医生叮嘱给予白蛋白静脉补充。
3.压疮创面的处理及分期护理 详见《基础护理学》。
4.积极防治并发症 压疮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并发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及时、正确处理创面,全面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加强外源性感染的预防,严密观察压疮局部,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警惕有无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遵医嘱给予敏感抗生素。
(五)护理评价
老年人及其照顾者掌握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未发生压疮。或发生压疮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并发症及心理问题,压疮创面愈合。
(六)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宣教内容包括: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压疮形成的因素,预防压疮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