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文献的阅读

医学文献的阅读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工作者对医学文献阅读属有意识(定向)阅读,也称为专业阅读。依据医学工作者的工作性质,阅读医学文献的目的如下。阅读医学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的阅读程序。正文是文献的叙述重点,所占篇幅较多,阅读用时最长。2.医学文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下面仅就医学文献的阅读提出几种方法,供读者在阅读时参考使用。

一、医学文献的阅读

(一)阅读及其目的

1.阅读及其作用 所谓阅读,是指读者在通过感官作用于读物的基础上,获取读物内容的智力活动。阅读这一概念表述了读者对读物“阅”与“读”的结合,获取知识或信息与阅读有关,这就是阅读的结果。阅读的结果包括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阅读实质上是其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少其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为阅读。阅读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看书。

阅读的作用是从其结果上体现出来的。阅读可以学习前人的经验,通过分析、理解、消化、归纳、记忆等过程,把这些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总之,阅读就是把客观的经验转化为读者的主观认知,是人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2.阅读的分类 依据不同目的、心理、场合、时间和方式,阅读可以分为无意识(非定向)阅读和有意识(定向)阅读。医学工作者对医学文献阅读属有意识(定向)阅读,也称为专业阅读。按目的不同,阅读还可以分为即用型和积累型。即用型阅读是读者以阅读结果立即用于工作实践为目的,读者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某种文献,阅读指向性窄,阅读时间较短。积累型阅读是读者以阅读结果作为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读者阅读指向相对较宽,阅读时间较长。按阅读方式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等。精读是为了对文献内容充分的理解,因此,对文献仔细阅读,逐章逐段乃至逐句逐字深入钻研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医学文献采用这种方式较多。泛读也叫略读,是一种概括地为掌握文献内容而阅读文献大意的方式。泛读可以作为精读的基础,可以增加阅读量,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览文献内容,获得对文献的总体认识,便于今后需要时查找,所以泛读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总之,读者可以根据阅读目的和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提高阅读效率。

3.阅读的目的 为了加强阅读的针对性,提高阅读效率,首先应该明确阅读目的,即在阅读时想获得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不同阅读动机,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才能激励阅读行为,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依据医学工作者的工作性质,阅读医学文献的目的如下。

(1)为了解决临床中的某个疑难问题。这类阅读目的指向性很强,要求尽快获得阅读结果,属于即用型。

(2)为了论证某个科研课题或者解决科研和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医学工作者在进行某项科研中,常需要构思和设计课题,论证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课题中遇到的疑问和难点。这类阅读目的指向性也较强,也属于即用型。

(3)为了系统地获得和丰富某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事临床、医务管理,还是从事科研、教学等医学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补充、更新知识。这类阅读指向性不强,阅读时间较长,属积累型阅读。

(4)为了某些特殊目的,比如从事文献管理和编辑的人员研究文献资料;学术考评人员阅读待晋升者提供的文献资料等。

(二)阅读效率和策略

1.阅读效率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其实质是过程和结果的综合。如果将阅读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研究,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读者、读物、时间和环境。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用感官接触读物,随之进行思维、理解、记忆等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读者是通过阅读这样的生理和心理(统称为精力)付出以后,获得了知识和信息这一结果,即系统输入的是读物、读者的精力和时间,输出的是读者获取的知识和信息。

阅读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阅读量来表示。阅读量可以用印刷符号的个数来表示,但这种表示缺乏对阅读本质的揭示。一方面,阅读不仅需要时间,同时也需要精力,即时间、心理、生理的消耗;另一方面,阅读结果仅用印刷符号来表示,没有真正地反映出阅读的宗旨。阅读效率也可以用单位时间耗费的精力与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量来表示(称综合效率)。用较少时间,花较少精力,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阅读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2.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策划和谋略。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读者应该根据阅读目的、文献性质、数量和环境条件等,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先读主题内容相同的中文文献,后读外文文献。这样有助于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一些专有名词和习惯用语,同时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2)先读文摘后读原文。根据文摘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索取原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3)先粗读,后精读。这是阅读文献内容最关键的策略。如果是一本书,应该先读内容提要、前言,再浏览目次表,若发现确实有值得仔细阅读的章节,再进一步精读。如果是一篇论文,应该先读标题、目次、文摘,浏览图表,若发现有阅读原文的必要,再精读原文。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为目的的阅读,更应该注意把粗读和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粗读的目的,是在一定的专业知识范围内增加知识的广度,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以此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而精读更重要,博是精的基础,精是治学的方向。

(4)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课题的内容。

(5)先读现刊文献,后读过刊文献,有助于了解科学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

(三)医学文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指能够保证阅读过程顺利进行,实现阅读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它体现于阅读过程中,是实现阅读结果的办法。阅读方法是阅读策略的延伸和具体化,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1.阅读医学文献的一般程序 医学文献作为科技和专业读物,有其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要求。阅读医学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的阅读程序。

(1)阅读题目选择切合需要的文献。这一工作往往在文献检索时已经完成。

(2)阅读提要简要了解全文内容。如果认为没有必要继续阅读,就可以结束阅读。

(3)阅读前言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及所叙及问题的意义。如果读者认为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且有深入细致掌握全文的必要,可以阅读正文。如果读者认为只需要知道该文的论点即可,就直接阅读结论,而后结束阅读。

(4)阅读结论掌握文献主要论点和结论。如果这些内容与自己掌握的内容无很大差别,就可以不阅读全文,结束阅读。如果对某一个论点的正确性有疑问,对某一论据有兴趣,某些论述和分析方法、某些信息和数据确实有参考价值,应酌情阅读全文和部分正文。

(5)阅读正文。正文是文献的叙述重点,所占篇幅较多,阅读用时最长。阅读正文可以掌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熟悉作者的经验和作者的实验数据等。

所以,阅读文献没有固定模式,读者可以根据阅读目的和策略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组合程序。在一次阅读结束后,读者还可以做一些分析、整理、归纳工作。必要时,还可以依据某一程序重复阅读一遍或多遍。

2.医学文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是对多种读物的阅读,包括阅读策略、程序、方式和方法,实质是读书方法论。后者是指对某一读物的具体阅读方法。下面仅就医学文献的阅读提出几种方法,供读者在阅读时参考使用。

(1)三步阅读法 其基本过程如下:①概括地了解文献的内容。这一步可以采取略读、跳读、浏览和短程序(题目—提要—前言—结论)等阅读方式进行,目的是掌握全文的内容概要,找出重点;②重点内容深入钻研,做到真正理解文献的内容。这一步应该采用精读的方法;③在理解全文重要内容之后,再将各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做到“应当记忆的记忆下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三步阅读法的实质是“综合—分析—再综合”的过程。

(2)五步阅读法 即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这五个词代表阅读全过程。这种方法适合医学文献和专题报告的阅读,因为这些文献篇幅相对较长,信息量大,重点内容多,问题阐述较分散,给理解、记忆掌握文献内容带来不便。所以采用五步阅读法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①概览:概览的目的是了解文献重点、难点,为正式阅读打下基础。在这一步骤中,浏览文献的前言、提要、序、目次、标题、图表、参考文献、出版情况(出版年代、再版年代、印数、字数等),这样有助于了解文献的全貌。必要时,也可以迅速地浏览一下全文,以便对全文(书)有个总的印象;②提问:在概览的基础上,就文中的难点、疑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和心中的答案进行比较,获得补充和校正,提高阅读的兴趣。阅读本身就有解惑的功能,即便对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也可以通过阅读去探索答疑;③阅读:五步阅读法实际上就是一种阅读方法。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带着问题深入地阅读正文。要搞清每个概念、术语的确切含义;搞清每组实验的设计方法、条件、数据分析结果和说明的问题;④复述: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即在脑子中把阅读的主要内容按一定脉络梳理一下,检查阅读效果,也是一种记忆的手断;⑤复习: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阅读成果,增加记忆。复习必须要及时,读书之后应该适当小结,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3)快速阅读法 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获取文献内容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增大精力投入强度,获得较大的阅读效果。所以,不能单纯理解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它也区别于通常意义的泛读、浏览和跳读。快速阅读是在当今信息、知识更新周期快的形势下的一次阅读革命,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在医学文献阅读中,快速阅读方法主要适用于:①在阅读策略中提出的“主辅”类型阅读,比如“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等。对于那些辅助文献,如果采用泛读、跳读,可能会把有意义的内容漏掉,也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②医务工作者为了掌握科技动态,了解科技前沿学科和科技的发展方向,应当经常阅读新书、新刊。在时间少、文献多、浏览又不能满足对某些文献了解程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③在积累型阅读中,为了获得广博的知识,对某些类型的文献内容,并不要求读者全部记住,只需要知道这些内容,在哪类文献中有记载,也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总之,快速阅读法的使用愈来愈广泛。作为医学工作者应该尽快掌握这种阅读法。

(4)框架式阅读法 是将有关知识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归纳成一个框架,以便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找到合适的对应内容,从而增加理解力,便于记忆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以备考为目的的阅读,因为在阅读之前,读者对该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进行主题分析和规律总结。构思恰当的阅读框架,也适合积累型阅读。因为归纳框架,填充内容,更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也便于理解和记忆。所谓“框架”,就是从不同角度对文献的主题分析和结构归纳。如何预制“框架”是框架阅读法的核心。阅读医学文献时,经常使用的框架有:主题展开法、主题深入法和主题结构法。

主题展开法,是文献中以主题为线索,纵向展开。比如,首先依主题分析作者论述的观点,一篇论文一般只有一两个主要观点,最多不会超出三个,因为论点过多,会使重点不突出,论述不容易透彻。在论点后依论据展开,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某个公认的定律;某一级行政法规和标准;②作者客观论证的自身试验结果;③社会调查、病例分析、舆论举证或者使用报告等。

主题深入法,是依据文献主题采用层层质疑的方式展开。通过阅读,读者很快了解全部内容。主题结构法,是依据主题事物论述结构展开。比如,事物定义、归类、属性、体系、组成、构造、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作用、时间、地点、条件等,以上各条都可以做框架标准,读者可以依据文章结构合理选用。

预制阅读框架,应该具有有关知识体系的基本知识,框架的细部才能设计得更合理,读者也可以通过目录确定框架。医学文献结构体系较为简单,往往通过题目和目录就能反映出文章的框架。

(5)创造性阅读法 即读者在阅读理解原文的同时,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化和再创造,是一种高级阅读行为。创造性阅读法,不拘泥于原文,读者超越文献本身,融入个人的创造性理解,而不是作者怎么写,读者怎么读。另外,医学文献由于受作者认识水平、时间、条件等因素限制,难免有认识肤浅甚至不当和错误之处,读者也有必要采取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谬误的阅读态度。创造性阅读法适用于以科研、教学和临床为目的的即用型阅读,也适用于以评审为目的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可分为:比较法、推测法、质疑法和反馈法。

1)比较法 是把文献内容与读者脑子内存信息和其他同类文献加以比较。首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助于正确地鉴别、验证和判断文献内容的真伪,提高读者理解知识、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有助于读者对文献内容作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发现最佳途径,提高创造能力。再次,有助于读者正确地掌握书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深入理解文献内容。最后,还有利于读者提高这类文献的写作能力。

医学文献的比较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纵向比较,将前人的论述和今人的论述比较,通过溯本求源,了解和分析知识的继承、演变和发展过程;②横向比较,将同种文献比较,通过差异比较,有助于读者熟悉个性,把握个性,发现规律。也有助于鉴别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以便确定最优方案和技术;③动态比较,将文献所述事物置于运动状态下比较,进行必要的综合、穿插、归纳。防止知识理解的机械化、片面化和绝对化,有助于创造和发明。

2)推测法 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在某个地方,有意识停顿下来,以已经阅读的内容为基础,设想以后的内容,再与文献中后面的内容对比,检验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这种方法,是把逻辑思维引入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方法:首先,有利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当自己的推测和实际结论相一致时,后面的内容可以采用速读、略读和跳读形式;第三,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创造力,也可通过推测的不同结果,构思出一种新见解、新方案。

3)质疑法 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内容的设疑、解疑完成对文献理解的阅读方法,其方法的实质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是什么。质疑法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开发思路,促进发明和创造。质疑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从文献结构入手,进行思考和质疑:①材料是否真实,选材是否集中;②主题是否明确,表意是否明显;③结构是否清晰,系统性如何;④观点是否正确,与主题关系是否密切,能否充分说明主题;⑤叙事是否有序,论理是否有力;⑥界线是否明确,数据是否准确;⑦格式是否规范,使用是否恰当;⑧风格是否庄重,质量是否有保证。

其二,从逻辑思维基本方法入手,进行思考和质疑:①文章叙述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不合理倒叙;②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假设等是否恰当、准确;③方法、手段、技术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④分析、综合、结论是否清晰、缜密、正确而又不出现前后矛盾。

其三,从辨伪入手,进行思考和质疑,辨伪也是质疑的一个重要方面。①学术观点、论点是否为伪科学;②论据、数据、分析报告是否真实可信,有无资料出处;③文中涉及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细节有无与自己掌握的事实有出入;④作者身份是否有误,文章有无抄袭之嫌。

质疑阅读法,不但要注意提问题,还要注意释疑和存疑。释疑可以从本文中查找答案,也可以从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另外资料释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阅读的较高境界。无法立即释疑的问题,可以存疑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解决。

4)反馈法 是在文献阅读后,把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即阅读结果)返回对同一文献的再阅读之前,以指导和影响再阅读过程的阅读方法。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文献内容深奥,或者作者表述不得当等原因,读者在阅读文献之后,尚不能理解文献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有时不得不对文献全文或部分内容进行重复阅读,这叫简单重复阅读。反馈法不是简单的重复阅读,它是读者把一次阅读结果用来指导和影响重复阅读。用分析、比较、推测、质疑、验证等方法进行再阅读。以便使读者对文献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再创造,提高阅读效果。反馈阅读法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法,但是它与比较法、推测法和质疑法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在阅读后的创造,后者是在阅读过程中的创造,它不要求复读,而是边读边创造。

反馈阅读法分为正反馈法和负反馈法 ①正反馈法是读者以创造为主要目的,阅读结果对再阅读过程起发散和激活作用。再阅读时,读者把对文献的认识和理解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论述的论点和论据、方法和逻辑,进行充分的思考与分析。可以采用诸如否定法等方法,进行全方位思维、搜索和漫游。读者对这一阅读结果的认识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出现对有关问题去请教别人,或者查阅其他文献,亲自做一做实验的欲望。正反馈阅读主要适用于以科研为目的的医学文献阅读;②负反馈法是读者以理解和认识为主要目的,阅读结果对再阅读过程起收敛和聚合作用。再阅读时,读者把对文献的认识和理解,与重新阅读的认识进行比较、认证和综合,使认识更一致,更深刻,并使读者的认识越来越稳定,相信和接受文献的结果,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负反馈阅读主要适用于积累性阅读和医学实践的其他阅读。

阅读方法还远不止这些。阅读方法不仅可以选择,还可以组合,更可以创造。组合和创造,是把各种阅读方法通过叠加等方式组合运用,创造出一种更新更优的阅读方法。

3.医学文献阅读要领 医学文献与一般新闻和文学作品不一样,从内容上,它强调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从写法上,多是以概念方式来反映客观知识的属性,具有抽象性;从语言上,以陈述句为主,语言简练、朴实易懂;从文体上,一般兼有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点。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学科方向上,读懂一般医学文献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尚需掌握一定的阅读要领。

(1)理解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切忌死记硬背。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读懂定义 定义是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这种方法说明概念,必须从本质和特征两个方面加以理解。比如查体诊断,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借助简单器械对患者检查结果做出的临床判断。其本质是临床判断,特征是医师用感官和简单器械进行的诊断。

2)解释 这是对概念的状况、性质、特征、成因作简要概括的解说,一般比较灵活、自然,不一定完整。如查体诊断是物理诊断;感官是手、眼、耳、鼻等。

3)比较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联系或相同点的事物做比较,在比较中说明概念的性质或特点,特别注重共同点和差异点。

4)数字说明 有些用数字说明的概念,只需掌握其数字的范围、多少,理解其大致趋势即可。

5)举例说明 对于很难理解的概念,有的文献用举例来说明,这是把抽象的概念加以形象化解释。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对于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不仅要了解其内容,还要知道它的用途和作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重视图表和数据 医学文献中图表、数据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很多人在阅读文献时,只注重文字,而对图表和数据则一带而过。这些图表和数据,对于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作用,阅读时要充分重视。

对于图表要注重来源,是实验的,还是统计的;注意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是否相差太远,有无过时;注意单位,坐标之间单位是否有可比性,是否为国家统一使用单位;注意意图和效果,作者引入此图表想要说明什么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数据要注意其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其出处,是实验得来的,还是统计出来的。对于文章中特别关键的数据,作者应该有所注释,没有注释的数据读者应该慎重使用;数据的类型是相对数据、绝对数据,是概率,是分布,还是约数。单位和时间都应该看清楚。

(3)辨析实验报告和病例 在医学文献中,实验报告和病例分析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对理论阐述的必要补充,是医学成果和规律在实验室和医疗实践中的佐证,是最主要的科学判断之一。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阅读实验报告应该注意如下几点:①实验设计是否严密。比如样本是否有代表性;实验单位是否合适;测量指标是否有意义;比较组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②实验观察方法是否精确、完善;③实验条件是否严格控制;④观察记录是否客观;⑤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能否重复得出、重复实验次数是否合理。

病例分析应该注意如下几点:①病例主体是否与所述结论一致;②病例环境条件、时间、药物等客观因素是否与结论一致;③临床结果是否准确、可信;有无其他形式(如X光片、化验单、患者自述等)的旁证。

综上所述,医学文献阅读效果,除了与读者自身素养(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文献质量、阅读方法有关外,还应该注意掌握阅读要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